御侨宫廷泡脚,解读古人泡脚治脚气的历史渊源


古人泡脚治脚气的典故

晋人嵇康在其《养生论》中:春天里,每天晚上睡觉前,用热水加上一撮盐,将膝盖至足底好好泡洗,可行气血通经脉,祛除风邪湿毒和“脚气”。

嵇康所指的“脚气”是脚病的笼统说法,有别于现代人脚气病,它特指因风毒湿邪致经络血脉瘀滞引起的腿脚软弱无力、酸痛甚至肿胀、麻木等病症。而现代的脚气病指的是足趾间以及足底部干痒,皮肤粗糙脱屑和皲裂,甚至是有的还出现小水疱,瘙痒甚至发展成糜烂、流脓等症状,古代称为脚气疮或脚癣。

虽然古代“脚气”的概念和现代所指的病症不一样,但在湿邪加剧、霉菌活跃的春日,多泡泡脚,不失为简单实用的健身护脚妙法。而在泡脚时加些盐可平衡外浸液与体内液的渗透压,并能起到消炎杀菌之效果,对于预防脚病确有帮助。


null


中药泡脚方:

配方:需要干姜、附子各20克,川椒、艾叶各30克,伸筋草、透骨草各15克,桂枝、桑枝各10克。

用法:将药用纱布包好,放水里煮开后将药包取出,将汤水倒入一个稍深的浴盆中,晾到40℃~50℃时即可泡脚。每天泡1~2次,每次20~40分钟即可。


null


泡脚时间也要掌握最好在15分钟或者半个小时内,泡完脚后对脚部进行适当的按摩,更能增加血液流通赶走疲劳。但需注意的是:要适量加盐多则伤肾。




null


上文就是关于脚气的介绍了。中医提示,古人治疗脚气的方法虽然好,却不是人人都适用。如果你想摆摊脚气困扰,还是应该根据自己具体的脚气问题,来制定合适的调理方案,这样才能尽快摆脱脚气烦恼。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