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楣,即门框上端的横木,具有支撑门户的作用,其上可以承载门匾。由于门楣在古代建筑中处于非常醒目的位置,所以历来的建筑师们都非常重视对它的艺术装饰,以加强建筑的感染力。久而久之,门楣艺术就成了反映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地域文化形态的生动体现。
古代传统建筑的装饰艺术
门有无数,门楣却无雷同,每座院落的门楣都有自己的风格,体现出主人的地位、品位和喜好,以及院落的功能。
对于门楣的材质,多选用楠木、红木、花梨、黄杨、银杏以及松木、杉木等高贵木材,这些木材坚硬而细腻,易于雕刻装饰,也有的门楣木雕不上漆,仅涂以桐油,一则是怕油漆掩去木雕细部,二则为炫耀材质的高贵,充分展示木材本色柔和以及年轮木纹的自然美。质朴凝重,美轮美奂的门楣艺术在艺人的手中散发出了夺目的光彩。
门楣的图案可分为几何纹、祥禽瑞兽纹、植物纹、器物法宝纹、吉语文字纹、风景纹,以及由数种图案组成的综合形图案。这些纹样造型生动、质朴,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赞颂,被人们认为具有辟邪防灾、逢凶化吉的神通,具有吉祥寓意。
门楣的装饰题材受制于建筑的使用和等级要求,与建筑的装饰有相似的题材和结构原则,他们共同反映了历史上某个时期在题材与结构上的审美时尚。由于建筑装饰的恒久与庄重,因而门楣的装饰也更具有时代普遍的审美特征。明清两代,建筑装饰空前繁密纤巧,在民间门楣图饰达到了“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境地。
门楣装饰风格古朴、细腻、精致,装饰性极强,在构图上,强调对称、均衡,有开有合,有凸有凹,错落有序;在效果上,有虚有实,有动有静;在方法上,重归纳概括,将自然形态人文感情规律化、图案化、符号化;在手法上,采用夸张变形多种方法融会贯通,且以象征和寓意来表现,将士大夫的儒雅、佛道之仙、民间风俗、宗教信仰、人文情感融于一体,充分展示了民间艺人的高超技艺和自由浪漫的创造精神。
古建筑中的门楣有哪些寓意?
自起源之处就带着炫耀家族荣誉的心理。他们如获至宝地兴建华丽的门楼,将旌表文字大写特写地印刻在顶部,制作精致、雅化观瞻的匾额也随之流行起来。
第一种:宣扬门望和家声
门楣所含姓氏,这是直接取义于祖先姓氏,比如,祖上是从山西平阳搬过来的,门楣上就写“平阳第”;祖辈姓薛,门楣上就写“薛氏旧家”,如此等等,高级的会这么写:“兴朝辅弼”或“翼帝股肱”,乍一听以为这家祖上不是宰相也得是肱骨之臣,可是也只是姓“相”而已。不过大多数家族都很诚实,比如用宗谱堂号题字的“六顺长荣”“四知流芳”之类,用先祖别号、封号、谥号、爵号等题字的“昌国世家”“大夫第”“司马第”之类。
第二种:彰显生活和治家理念
门楣上写着“耕读第”“耕读传家”“诗书生香”之类的都是书香门第,学习至上的。其次是好好做人。比如“贵德第”“孝悌慈”“仁厚居”之类,都是追求高尚品德或儒家准则的,第三是做“慈善”。“为善最乐”“积善堂”“乐善轩”等等都是积德行善理念的范本,规劝人们代代友善、相安无事。第四是有一种中庸平和的生活态度,例如“平为福”“和为贵”“谦慎第”等,都是低调做人的典范。最后是好好劳动。比如“克勤厥家”就是说能勤于自己的家事,“自求多福”则强调通过自己的创造获得更多的幸福,崇尚勤俭持家。
第三种:期许吉祥安乐的祝福
许多门楣的内容都寄托了人们祈求吉祥如意的美好愿望,大都离不开福寿康宁,丰衣足食的元素。比较直白的有“安乐居”、“安且吉”、“康而乐”、“丰宁居”、“保泰持盈”、“长发其祥”、“瑞气永凝”、“青云高第”等。比较婉转隐晦的有:“迓天休”,其中迓即迎接,天休,天赐吉祥。“承天庥”,意为承应天工给予的吉祥。“其旋元吉”,旋,归还,意为大吉大利。“罄宜”意即诸事合宜。“九如居”,意出《诗经·小雅·天保》,有连用九个“如”的话,表示祝颂福寿。“绿槐第”,槐树常绿,后代兴旺,人生不老。“垂裕后昆”,意为将富贵传于后辈子孙。诸如此类的美好祝福不胜枚举。
第四种:赞美居所环境
门楣有时也是主人对居住环境诗画般的生动描述。所追求的是一种人工美与自然美相融合的审美情趣。门额“春花池映”意为春色好花好,又为池水映照。“松林渊海”,门前松树成林,一片苍翠。“宛转关生”,是说巷道曲折幽静,宜于养生。此等门棚文字非常生动,令观者犹如身临其境。
据说在民间,后辈改造旧居时,门楣上的题字都要事先描贴下来,翻新后再重新镌刻在新盖的门楼上。它们一代一代传下来,虽然蒙上了厚重的历史尘埃,但仍然难掩其耀眼的光芒。寥寥数字就能直接地告诉后辈它们所经历过的时代,以及先祖们曾经的精神境界、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