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韩信不被吕后杀掉,真会造反吗?很有可能!

文/晚风暮雨

韩信是汉初三杰之一,打下了西汉将近三分之二的土地,是当之无愧的开国第一功臣,功高震主的韩信,却在汉十年被萧何骗入宫中,被吕后诛杀后,还被夷灭三族!

吕后当时以谋反的罪名将韩信处死,两千多年来,一直有人为韩信鸣不平,认为他没有造反之意,是被冤枉的!

那么,假如吕后不杀死韩信,韩信真的会造反的吗?

依照韩信的性格,在合适的时机,举兵造反的几率是极高的!

null

影视剧中韩信形象

汉高祖刘邦在萧何、夏侯婴的极力推荐之下,对韩信委以重任,可谓有知遇之恩,韩信能够在战场上叱咤风云,也得益于刘邦提供的资源和平台,因此,韩信始终对刘邦感激涕零、忠心耿耿。

楚汉战争时期,韩信平定齐国,被刘邦封为齐王后,手握数十万雄兵,成为左右这场战争胜负的关键人物!

此时的韩信,完全有能力造反或者背叛刘邦自立为王,但韩信却拒绝了谋士蒯通和项羽派遣的说客武涉提出的“三分天下,鼎足而王”的建议,选择了忠于刘邦,这件事也成为很多朋友坚信韩信后来不会造反的重要原因!

在韩信对刘邦忠心的同时,刘邦却对军事才能无人能及的韩信却始终心存怀疑,一有机会,就会把这位战神的部队给夺走。

null

汉高祖画像

同样在楚汉战争期间,韩信领军灭掉魏国后,和张耳还在营帐中睡觉,刘邦突然闯入军营,抢走兵符,拉走了韩信的主力部队,只把老弱偏师给韩信留下去攻打赵国,汉朝建立后,刘邦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韩信从齐王改封为楚王,并再次夺走了韩信麾下的几十万部队。

不久,刘邦又采纳采纳陈平的诡计,诈称巡幸云梦,诓韩信前来相会,趁机将其逮捕,削去楚王王爵,贬为淮阴侯,并带回长安监视居住。

韩信在有能力和楚汉三分天下时,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忠于刘邦,却遭到刘邦猜忌和夺权,对刘邦如此绝情做法,韩信就一点儿都不怨恨吗?

韩信为汉朝汉朝打下了将近三分之二的土地,以战功而论,无人能出其右,最后却连王位都保不住,被软禁于长安城,对刘邦如此冷血的行为,韩信就一点儿都不痛恨吗?

恐怕未必!

null

韩信画像

韩信连续遭到刘邦的冷酷对待,曾感慨(也有后悔当年没听蒯通策略的意思)的说:“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

韩信虽然年轻时有胯下之辱,但并不意味着韩信是逆来顺受的性格,当年没有和小混混拼命,并不是不敢,而是韩信自视甚高,不屑于和这种垃圾人争强取胜,其实,无论古代还是现代,都应该及时摆脱垃圾人的纠缠,不要和这种人争一时之长短。

韩信从军后,不被项羽重用,屡次献策也不被采纳,一怒之下,改投汉王;在汉军时,韩信有萧何的屡次推荐,但依然得不到刘邦重用,失望至极的韩信,立即连夜跑路,幸亏萧何及时发现,连夜追回。

困居长安时,韩信曾在家里,当面讽刺已经贵为天子的刘邦最多只能带领十万兵马,一点不留情面;韩信耻于与绛、灌(绛侯周勃和颍阴侯灌婴)同列,遂称病不朝;刘邦的连襟樊哙主动上门拜访,韩信在樊哙离开后,又不屑的说:想不到竟然和这种人混在一起了……

null

影视剧中韩信形象

这种锋芒毕露性格,能说明韩信绝不是逆来顺受的人吗?这种性格的韩信,会始终对刘邦的不公正对待默默忍受吗?

还真不一定!

韩信内心深处对刘邦的怨恨肯定不会小,但苦于虎落平阳,缺少造反的实力,所以,才会一直隐忍不发,静静的等待时机。

后来,韩信的小迷弟(或者说是半个徒弟)陈豨来辞行时,韩信做出“鼓动陈豨造反,自己在长安响应”的行为,是非常有可能的。

陈豨举兵造反后,刘邦御驾亲征,韩信以告病为由未随驾前往,并且在长安也做出了一些疑似响应陈豨的举动,被人告发后,遭萧何设计,被骗人长乐宫杀害,且夷三族。

null

影视剧中吕后形象

如果当时吕后和萧何不杀韩信的话,恐怕韩信还真的有可能造反,即便韩信没有利用这回的陈豨造反举事,将来汉朝出现其他战事的时候,韩信恐怕还是会趁机造反,当然,以韩信的能力,说不定会自己创造机会造反。

以韩信之能,果真造反的话,大汉朝谁能争锋?

陈豨不过是得到过韩信闲暇时的指点,勉强算是学到了韩信军事才能的一点皮毛,造反时,竟然将大汉朝折腾得天翻地覆,不仅汉高祖亲征,汉朝开国名将樊哙、周勃、灌婴、曹参、郦商、靳歙、卢绾等开国名将几乎倾巢出动,历时一年多,才把叛乱平定。

如果是韩信本尊出手,改朝换代恐怕真的很难避免了。

版权声明:本文为【指缝间的历史】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