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拥有 侵删
前言
时间飞逝,从主力机Abee AS Enclosure 220HTR组装完成到现在已经过去4年多了,虽然其性能满足日常使用需求,但i7-4790K搭配GTX 1080 Ti后并不能发挥出显卡的全部实力,所以就有了此次的装机。此次CPU选用了i9-9900K,8核16线程,工作和游戏两不误,主板选用了ROG Maximus XI Gene,自己喜欢的MATX板型,同时也具备较强的超频能力,内存则依旧是芝奇幻光戟C14,针对MATX规格的主板,机箱选用了Abee smart J06G,追求极致的做工和静音,散热方面则是猫头鹰NH-D15 + NF-A12x25 + NF-S12A的组合,保证了散热能力,同时具备静音和稳定性。
经过一星期的折腾,新主力机终于完成了。
整机能满足日常图像+视频+文档的处理,一般游戏应该无压力~
配置清单:
CPU 英特尔 i9-9900K
主板 华硕 ROG Maximus XI Gene
内存 芝奇 Trident Z RGB F4-3200C14D-16GTZR
固态硬盘 三星 970 PRO 512GB
显卡 EVGA GeForce GTX 1080 Ti Founders Edition
散热器 猫头鹰 NH-D15
风扇 猫头鹰 NF-A12x25 PWM + NF-S12A PWM
电源 IN WIN CB 1250
机箱 Abee smart J06G
配件展示
盒装Intel i9-9900K。
打开球形包装后,内部还有一个纸盒,采用顶部开窗设计,可以看到CPU本体。
CPU和说明书。
说明书背面有CPU贴纸。
CPU正面。
CPU背面。
ROG Maximus XI Gene,久违的正统ROG MATX主板,黑灰配色。
主板背面。
背部接口一览,配置非常丰富,并且有BIOS Flashback按钮和Clear CMOS按钮。
接口保护罩,上面有ROG的logo,支持ROG灯效,表面也极为有设计感。
带有Maximus XI字样的供电散热片,表明为正统ROG。
融入了ROG元素的CPU插槽保护盖,周围供电部分非常豪华。
8pin+8pin的ProCool高强度CPU供电接口。
芯片组散热片,相当有设计感。
跳线插针,全部改为侧卧的,有利于理线。
主板上还配备有2个M.2接口,并配置有单独的散热片。
主板右上角包含的Debug指示器、开机和重启键,还包含各种超频需要用到的开关及按钮。
前置USB3.1和USB 3.0接口。
4个芯片组原生的SATA 6Gb/s接口。
2条PCI插槽。
各种认证标示。
主板背面的ROG Maximus XI Gene字样。
CPU供电背面。
主板背面的LED灯。
ROG DIMM.2模块扩展卡,能让2个M.2设备通 DDR4 接口连接,模块表面布置有散热模块。
M.2插槽。
扩张卡的安装方式,与内存一样。
芝奇幻光戟DDR4 3200 8G x 2 C14。
三星970 PRO 512GB。
EVGA GeForce GTX 1080 Ti Founders Edition,信仰满满。
显卡顶部的信仰灯。
散热选择的是猫头鹰NH-D15,压i9-9900K应该不存在问题。
此次选用了1把猫头鹰NF-A12x25作为进风风扇,风压和风量都较为均衡。
选用了猫头鹰NF-S12A作为排风风扇,保证了排风量。
考虑整机的功耗和为后期升级配件预留空间,电源选择了IN WIN CB 1250白金电源。
上方为电源铭牌。
电源采用了135mm的风扇。
侧面有电源型号的贴纸。
电源接口部分。
模组线接口部分。
由于是自用机,并不需要侧透,精致静音即可,所以机箱选用了MATX规格的Abee smart J06G。
机箱45°视角,正面。
机箱45°视角,背面。
机箱正面,前脸设计较为简约,但并显得单调。
机箱背面,电源上置设计。
机箱侧面。
光驱位。
电源按钮、电源指示灯和硬盘指示灯。
重启按钮。
前置接口,2个USB 3.0和音频接口。
Abee smart系列logo。
机箱后部,上方为电源位。
中间为主板接口区域和排风风扇。
下方为4条PCI插槽,右侧有Abee特有的金属铭牌。
机箱底部,没有任何多余的开孔。
一马平川的机箱底部。
选用了Abee原厂的金属机箱脚垫。
脚垫质感极佳。
移除机箱侧板后,内部结构一览。
电源位。
主板部分的开孔。
光驱位和硬盘安装支架。
上置的电源位,支持长电源。
主板区域。
光驱位和硬盘安装支架,经典的设计。
机箱标配了一把后置风扇。
前置风扇位置。
机箱底部空间。
前面板采用卡口方式安装,直接掰开即可,前面板内部。
上置的光驱位,附带了一个光驱挡板。
下方为前置风扇位。
内部结构一览。
机箱侧板内侧都贴有吸音棉。
吸音棉非常细腻。
机箱前面板上的卡扣。
装机展示
安装CPU。
安装SSD。
安装内存。
两条插槽的ROG Maximus XI Gene也使得装上内存后不存在空槽位。
安装CPU散热器。
散热器与内存的兼容性完美。
假组上显卡。
由于第一条PCI插槽并不安装显卡,所以NH-D15与显卡不存在冲突。
Abee smart J06G前置风扇位并没有预置防尘网,为了保证防尘能力,这里采用了Abee常用的防尘网来进行安装。
前置风扇采用NF-A12x25,保证了进风能力。
安装机箱后部的排风风扇,采用NF-S12A,保证了出风量。
安装好主板并连接好各种跳线。
安装上电源并连接供电线缆。
背线效果。
装机基本完成,来看看内部45°视角。
电源位。
主板背面的开孔。
光驱位和硬盘安装支架。
机箱内部跳线梳理成一束并进行绑扎固定。
机箱上部。
上置的电源。
长出来的线缆在这里进行梳理并固定。
上置的电源,IN WIN CB 1250 虽然很长很重,但并未出现下垂的问题。
前置进风风扇。
CPU散热器,可以看到基本充满主板上方的位置。
机箱后部的排风风扇。
主板的败家之眼位于接口保护罩位置,所以并没有被其他部件遮挡,能直接看到。
主板和显卡供电线并没有走背部,而是巧妙的走了主板上方区域,由于进行梳理,所以并不显得杂乱。
机箱的硬盘安装支架,支持2个3.5寸硬盘和2个2.5寸硬盘。
下方为显卡,显卡顶部的GEFORCE GTX信仰灯即使不亮灯也非常好看。
显卡供电。
各种跳线,梳理后极为整洁。
换一个角度看,NH-D15确实非常巨大,J06G内部基本塞满了,但各个部件并没有出现冲突。
45°视角。
盖上机箱侧板,装机完成。
机箱正面。
机箱背面。
光驱位。
电源按钮、电源指示灯和硬盘指示灯。
重启按钮。
前置接口,2个USB 3.0和音频接口。
Abee smart系列logo。
机箱侧面。
机箱侧板衔接处。
机箱后部,上方为电源位。
中间为主板接口区域和排风风扇。
下方为显卡接口,右侧有Abee特有的金属铭牌。
45°正装照。
机箱顶部。
各面板的衔接处。
侧线。
前面板上装饰用的内六角螺丝。
Abee特有的金属铭牌。
机箱正面正装照。
性能测试
系统安装完成后,利用主板自带的AI Suite 3自动超频,默认超到5.0GHz。
后期通过调整到全核心5.1GHz也能正常运行。
CPU-Z截图。
CPU-Z性能测试,包含与Ryzen 7 2700X和i7-8700K的对比。
GPU-Z截图。
CINEBENCH R15.0 测试结果,OpenGL为180.90 fps,CPU为2229 cb。
内存性能测试。
三星970 PRO 512GB 性能测试。
3DMark Fire Strike 得分24559,显卡得分28576。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 得分13190,显卡得分13775。
3DMark Fire Strike Ultra 得分6926,显卡得分6782。
3DMark Time Spy 得分9800,显卡得分9533。
3DMark Time Spy Extreme 得分4520,显卡得分4406。
鲁大师配置清单。
鲁大师娱乐跑分,637132分。
吃鸡认证。
i9-9900K全核心频率控制在4.8GHz,核心电压控制在1.083V,使用AIDA64 FPU拷机测试10分钟,
CPU核心平均温度:72.6℃ 67.1℃ 74.9℃ 70.1℃ 73.9℃ 68.9℃ 71.2℃ 66.8℃。
使用Furmark显卡进行测试,满载下测试10分钟,温度最高为86℃,稳定在84℃。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