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元春为了后宫争宠做了一件事,没想到给贾家带来了灭顶之灾

友情提示:全文约1300字,通读约3分钟,深度阅读约5分钟

重要人物:贾元春/贾探春

红楼梦里贾探春是一个咬钢嚼铁的人物。虽是赵姨娘所生,但努力抗争,在贾府活成了“玫瑰花”。在贾宝玉的生日夜宴上,她抽出了属于自己的杏花花签,大家都笑着猜测:我们家已有了个王妃,难道你也是王妃不成。

null

与此相对应的还有一处暗示。在红楼梦第七十回,大家放风筝时,贾探春放的是“软翅子大凤凰”,放到天上后被另一个“凤凰”缠住,最后被一个门扇大的玲珑“喜”字的风筝绞在一起。这其实就是暗示着贾探春的结局。

从贾探春的判词来看,她最终远嫁海外。红楼楼第五回,描写贾探春的画是两个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四句诗文化是这样写的:“才是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从中可以推测:贾探春远嫁的方式是坐船而走的。

贾探春是怎么实现这一目标的呢?在贾府所有人当中,能一力促成她当王妃的,只有贾元春一个人。事实上,从贾元春省亲的情况看,偌大的皇宫之内,皇帝允许省亲的只有三个人,她就是其中一个,可以推测她十分受宠的。

贾探春作为她同父异母的妹妹,才能出众,但因为是庶出,被人看不起。但是她和王夫人一样,非常欣赏贾探春的才能,并且处处维护她。省亲当晚,她对贾探春委以重任,让她负责把诗词全部誉写出来;贾探春过生日之前,她早早的派太监送来日礼物。她这样看重贾探春,目的是指望有朝一日贾探春能如自己一样成“大器”,在宫外助她一臂之力。

她最终等到了外出和亲的良机。

null

和亲是皇家的一种常见做法,贯穿于历朝历代。从春秋战国开始,到汉代开始增多,然后一直延续到清代,每个皇帝主政时期都有次数不等的和亲。

和亲的常用方式是送女人。而贾探春的精明、能干和智慧足以秒杀一切和她竞争的女人。但是她庶出的身份不行,和亲的女孩代表是大清朝廷,需要出身名门正派。

不过机会还是来了。红楼梦对此有过暗示。书中第71回,南安太妃身上不快,到贾府来阅人,最终看上了贾探春。

根据《癸酉本石头记》描述,因朝廷和一蛮夷国发生了战争。战败后决定嫁个女人过去和亲。南安太妃舍不得嫁女儿,想到找一个人代替,而贾元春等的就是这一刻,于是贾探春顺理成章地站到了台前。

就这样在激烈的后宫争斗中,为了自己受宠的地位不变,能在后宫争得“贤良名声”,贾元春安排妹妹顶替南安太妃的女儿远嫁。但是她万万没有想到,此事会有变化。

皇帝对贾探春冒名顶之事有可能充耳不闻,甚至有可能是假装不知,或许是根本不知道这个情况。但是假的永远真不了,在瞬息万变的后宫斗争中,各方势力此消彼长,贾元春做得再巧妙,也会有人知道,事情一旦捅破,被竞争对手摆在台面上,贾元春犯的不仅是欺君之罪,更是后宫干政之罪。担了罪名之后,就算再受宠,也只能一切归零。

null

红楼梦对此也有过暗示。贾元春省亲当晚点过一出《乞巧》之戏。脂砚斋批注道:《长生殿》中伏元妃之死。在这里很明确地暗示,贾元春死于后宫政治斗争。

所以,贾元春安排贾探春冒名远嫁,在当时看这种“乞巧”之法是大好事,但事后却弄巧成拙,不仅是害了自己和探春,更是连累贾府一族人,最终落了个满族抄家的结果。

本文由大愚原创,一家之言,仅供闲看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