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 听陈巧茹齐爱云川剧秦腔唱最美《焚香记》

原标题: 12月29日 听陈巧茹齐爱云川剧秦腔唱最美《焚香记》 大文豪巴金曾写过,“忽然听见有人在唱

原标题: 12月29日 听陈巧茹齐爱云川剧秦腔唱最美《焚香记》

大文豪巴金曾写过,“忽然听见有人在唱川剧《情探》,我居然站在一家商店门前听完了半张唱片”,不只是大文豪,曾几何时,川剧《情探》是成都百姓最爱的“流行歌曲”。

清朝末年,晚晴第一词人,四川大儒赵熙在听了《活捉王魁》之后,很不满意,认为把桂英刻画得不够美,于是干脆自己重写一版。这就是川剧《情探》剧本的由来。很快,赵熙这一版唱词就因为其极高的文学性被奉为经典。

▲陈巧茹

12月29日晚,在三和老爷车博物馆,两次摘取“中国戏剧梅花奖”的当代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陈巧茹,将联袂“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秦腔“四大花旦”的齐爱云,用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演绎东方戏剧经典《焚香记》。不仅仅有陈巧茹的川剧《焚香记·情探》,还有齐爱云的秦腔《焚香记·打神》,现场还会有华风讲堂的彭浒老师、成都七中育才学校叶德元两位老师对川剧、秦腔做讲解,让现场戏迷边看边听。

《焚香记》取材于宋代民间传说,讲述了宋朝年间,敫桂英为葬父卖身,不幸落入烟花成为名妓。破落书生王魁昏倒在风雪天,竟遇桂英相救。桂英爱惜其文才,不嫌弃反与之结为夫妻,每日精心照料。王魁赴京赶考前,夫妻二人来到海神庙盟誓,互不负心。从此,敫桂英日盼夜想地等待着丈夫的音讯。可她万万没想到,一年之后自己等来的竟是高中状元的王魁差人送来的一纸休书。桂英悲愤欲绝,来到海神庙,向海神爷哭诉自己的不幸,恳求海神爷主待公道。然而,海神、判官、小鬼终无灵验。诸神的冷漠,桂英愈加绝望,并渐成幻觉……。桂英成了冤死鬼,海神恩准她与判官、小鬼一起前去捉拿王魁对责。相府中桂英再见到王魁,以旧情试探,王魁贪恋荣华,先是谎言哄骗,最后竟恶毒地羞辱桂英。桂英怒不可遏,招来判官、小鬼捉拿王魁。此时,晓鸡啼鸣,桂英醒来一切如故,桂英的满腔怨恨无处倾诉,真是空悲对寒秋,怨恨悠悠无尽头。

" "

▲陈巧茹

陈巧茹和《焚香记》可谓缘分不浅。1984年8月,她初试莺喉,正是凭借《焚香记·打神》在川剧界大放异彩,崭露头角。“这次演出,希望能让大家充分领略到川剧《焚香记·情探》的深厚魅力和川剧高腔之美。”陈巧茹还告诉记者,川剧《情探》不光是剧本绝美,更是川剧“帮打唱”的杰作。“无论演员演出、乐队伴奏、帮腔演唱都代表了川剧的最高水平。”

" "

▲齐爱云

在《焚香记》中,情绪最为激荡的当属《打神》这一折的情节。这场戏需要超强的情感爆发力,用水袖来表现最为恰当。本次的秦腔主演齐爱云便是中国水袖大师,而《打神》一折则是其水袖表演的精华段落。“提起‘秦腔’,大家可能会想到‘八百里秦川一声吼’、‘粗犷、豪放’,但在《打神》里面,会让大家看到秦腔的委婉细腻、悦耳动情。”齐爱云向记者坦言道。

红星新闻记者 任宏伟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 刘宇鹏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