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描述火炮的文章中大家常常可以看到“炮弹初速”这个词,炮弹的初速越大,射程就越远,动能也就越大。而影响到炮弹初速的,除了耳熟能详的身管长度,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火炮的膛压。
膛压这个词看起来比较高大上,其实解释起来倒也没什么。为了把炮弹发射出去,那就必须要在弹头后面配上发射药。当发射药燃烧时大量的火药燃气除了将弹头沿着炮管向外推之外,还会对四周的炮管壁产生压力,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膛压。
由于火药燃气向四周所产生的能量是相同的,所以给炮管的压力越高,作用在弹头上的推理也就越大。在火炮的倍径比相同的情况下,膛压越大也就意味着弹头的初速越高。这一点在以厚重装甲为主要目标的坦克炮上尤为重要,因此各国的坦克都采用了可以承受高膛压的火炮。
为了增加火炮的威力,各国军队都纷纷想办法增加火炮的膛压,其中最主要的做法就是加大发射药的质量。可是高膛压也会对火炮的身管产生损伤,特别是对有膛线的火炮。举例来说,常见的榴弹炮的身管寿命多达几千发,而坦克炮只要打一千发左右就需要更换了。另外坦克炮为了进一步加大初速,减少磨损,现在已经普遍使用滑膛炮的设计。
由于要经受住如此大的压力,所以高膛压的坦克炮的生产门槛很高。目前为止,世界上也仅有中、美、俄、英、法、德等国可以自主研发生产,其他国家基本上都是直接进口或者是引入技术生产。即便如此,也会有一些国家因为基础工业的落后造不出合适的坦克炮,印度就是其中之一。
现在,以火药燃气为推动力的火炮的发展已经陷入瓶颈期了。毕竟合适的发射药就那些,坦克炮管也找不出更合适的东西来了。所以现在的人们一方面在不断的试图提升现有火炮的水平,另一方面也在找出一些新的途径来提升火炮的威力。在各种天马行空的设想中,电磁炮是可行度最大,也是研发程度最深的一种。估计在未来,坦克炮的介绍里将会不再有膛压这个词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