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尼斯·维米尔
约翰尼斯·维米尔(Johannes Vermeer, 1632-1675)是荷兰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但却被人遗忘了长达两个世纪之久。维米尔1632年出生于德尔夫特(Delft)一个小业主家庭,1675年卒于同地。维米尔的作品大多是风俗题材的绘画,他的画往往只有一两位人物,一般是从事着家务劳动的妇女。维米尔的画整个画面温馨、舒适、宁静,给人以庄重的感受,充分表现出了荷兰市民那种对洁净环境和优雅舒适的气氛的喜好。维米尔在艺术风格上也别具特色,他的绘画形体结实、结构精致,色彩明朗和谐,尤善于表现室内光线和空间感。
众所周知,17世纪,亦即维米尔的时代,是荷兰的黄金时代。荷兰在16世纪摆脱西班牙统治,赢得政治独立后,随着海上贸易的发展,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到17世纪已成为继西班牙之后的世界头号殖民国家。当时德尔夫特虽是个只有两万三千人的中小城市,比阿姆斯特丹等世界性的通都大邑和人文荟萃之地不免逊色一些,但也相当繁荣、富足。该市仿制中国青花瓷的烧瓷工艺在欧洲就颇为有名。据一张1649年镌版刻制的德尔夫特城地图可以看到,这是一座十分整齐、清洁的城市;市中心是一座古老的教堂,教堂前便是全市商业中心的市场广场——维米尔的杰作《德尔夫特》即在此诞生。然而,维米尔的生平是怎样的,他的幼年和少年时期是如何度过的,维米尔一生从事过哪些艺术活动,人们没有掌握多少材料。人们只知道1632年的秋天,约翰尼斯·维米尔出生在荷兰德尔夫特市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当过织布工人的老维米尔名叫雷伊尼埃·扬宗,娶妻丁格鲁恩·巴尔塔扎尔。在他们生下第二个孩子维米尔时,老维米尔正经营着一家“米什兰”客店,并兼做卖画生意。
作品欣赏
倒牛奶的女仆
《倒牛奶的女仆》又名《倒牛奶的女佣》作于1658年,构图不很复杂,轮廓较清晰,环境纯朴。将一个简朴的厨房画得很有感情,甚至能令不少观者产生不同的怀旧心理。画中倒牛奶的女佣人是个健壮如牛的村妇,她塞起了胸前围裙的一角,正忙着准备早餐。左边墙角有一窗户,一边挂着一只藤篮和一盏马灯。桌上杂乱地摆着一些食物。油画《倒牛奶的女仆》中所有人和物的质感都很强烈。
称天平的女子
《称天平的女子》一画中的女子并不忙于称量她的财宝,画家维米尔已通过表现她拿着天平的紧张的小手指和压在桌面上的另一只手的手指,暗示她刚称过天平并没有可恶的虚荣心。如此一个注意力专注的画家却把原先画好的东西从画面中取出来,这似乎很奇怪。总之,人们理解了维米尔探索的目的:几乎像实验室,在特定的绘画体系下,把某种人与自然的现象作为不断研究的题材。
窗前读信的少女
荷兰民俗中喜欢写情书和读情书,由于北欧的气候缺少光照,所以风俗画家为迎合大众的生活习俗和审美追求,常常选择在充满阳光的室内环境中读写情书的题材。 在这一幅画中,画家描绘了一位正临窗专心看信的女子,她神情专注、庄重大方,仿佛正在被信中的内容所吸引,她周围的一切都在沉静中消失而不复存在。这是一个普通的市民家庭,室内宽畅而简朴,仅有的帷帘、台毯显得质感厚重沉稳,具有一种崇高冷峻的美感。维米尔还曾画过另一幅立于室内光照下已有身孕的读信女子。除了环境陈设稍有变更外,人物动态形象大致相似。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是荷兰黄金时代巨匠维米尔的代表作,是一幅小小的油画,比八开纸大不了多少,油彩都已经干得开裂,但就是这样一幅看似不起眼的小画,却使得许多文人墨客、游人看客在画前欲走不能,是什么在震撼他们的心灵?就是画中的主人公———一位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画中少女的惊鸿一瞥仿佛摄取了观画者的灵魂。维米尔在这幅画中采用了全黑的背景,从而取得了相当强的三维效果。黑色的背景烘托出少女形象的魅力,使她犹如黑暗中的一盏明灯,光彩夺目。画中的少女侧着身,转头向我们凝望,双唇微微开启,仿佛要诉说什么。她闪烁的目光流露殷切之情,头稍稍向左倾侧,仿佛迷失在万千思绪之中。少女身穿一件朴实无华的棕色外衣,白色的衣领、蓝色的头巾和垂下的柠檬色头巾布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维梅尔在画中使用平凡、单纯的色彩和有限的色调范围,然后用清漆取得层次和阴影的效果。这幅画另一个瞩目之处,是少女左耳佩戴的一只泪滴形珍珠耳环,在少女颈部的阴影里似隐似现,是整幅画的点睛之笔。珍珠在维梅尔的画中通常是贞洁的象征,有评论家认为这幅画很可能作于少女成婚前夕。 画中少女的气质超凡出尘,她心无旁鹜地凝视着画家,也凝视着我们。欣赏这幅画时,观者会很轻易地融化在这脉脉的凝望中,物我两忘。荷兰艺术评论家戈施耶德认为这是维梅尔最出色的作品,是“北方的蒙娜丽莎”。《蒙娜丽莎的微笑》的魅力就在于她的神秘,无人知晓这个女子到底为何能散发出如此恬静的微笑,而画家又是在怎样的心情下画下了这样的作品。
弹吉他的女人
维米尔的《吉他演奏者》一画描绘了一位深居闺房的吉他演奏少女。她身着华丽的衣裙,抱着吉他轻松而悠闲的弹奏着,显示出少女正沉醉于乐曲之中。室内的光线从右上角照射下来,从而使带有强烈阴暗效果的人物造型显得十分亮丽而自然。画中还运用了以柠檬黄、白和褐色等颜色,使朴实的画面带有华美的色调,这在当时的油画作品中是极为少见的。现在这幅《吉他演奏者》藏于伦敦肯伍德美术馆。
读信的蓝衣女子
《读信的蓝衣女子》是荷兰画家维米尔最为著名的几幅作品之一,画中的少女身穿蓝衣,正在窗前读信,光线透过窗户打在读信的少女的身上,显得恬静唯美。在这一幅画中,画家描绘了一位正临窗专心看信的女子,她神情专注、庄重大方,仿佛正在被信中的内容所吸引,她周围的一切都在沉静中消失而不复存在。这是一个普通的市民家庭,室内宽畅而简朴,仅有的帷帘、台毯显得质感厚重沉稳,具有一种崇高冷峻的美感。维米尔还曾画过另一幅立于室内光照下已有身孕的读信女子。除了环境陈设稍有变更外,人物动态形象大致相似。
维金纳琴旁的女士与绅士
维金纳琴旁的女士与绅士现存于伦敦圣詹姆斯宫。在一个时期里,约翰内斯·维米尔喜欢变化各种室内画的表现方式,但是,不论如何变化,他总是画有阳光的宽敞房间,阳光充足,整洁舒畅。《维金纳琴旁的女士与绅士》就是这样的作品。少女在教师指导下弹钢琴,窗明几净,舒适朴实,显示出市民生活的特色。这幅画色彩浓郁,响亮热烈,复杂的红、黑、黄、灰等,都统一在温暖的色调之中,表现出一种属于当时荷兰市民中较高阶层的审美时尚与某种趣味。
花边女工
《花边女工》是维米尔的优秀作品,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画作以诗意化的方式描述一个在编织蕾丝的女工那种专注平和的神情,以一种抒情情调给人美的享受。维米尔与同时代画家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以极端、甚至颤抖的感光度来表现光线,喜欢用蓝色和柠檬黄两种色彩组成十分和谐的色调。他的作品中特别的光感,实际上是借由一种新的技巧而达成的。这种技巧部分依靠光学实验,但主要是依靠着观察,以及对色彩微妙的渗透反映的直觉。他捕捉色彩光亮的方法相当特别,以微小的如珍珠的亮点构成物体轮廓,作品中的焦距平均分配,因此显得平静与客观。《花边女工》(The Lacemaker)这幅画说明了:认真的女孩最美丽。你仔细瞧,你一定随着光线看到女孩的手指不断用线穿针引线,再者你会注意到他两边的头发一边整肃,一边松散。 就是这么自然而然的你会随着画而起舞。 这又是将瞬间凝止为永恒之作了。 黄衣服的少女,和在旁的蓝色座垫,给人温暖之余,让人平静享受日常生活之简单美。
小街
《小街》 1657-1658 约翰内斯·维米尔 荷兰 54.3cm×44cm 布面油彩 阿姆斯特丹国家美术馆藏,画家以温暖的色调,描绘了17世纪荷兰小镇街道的风俗民情。褐色、土黄等暖色调,产生了一种恬静怡然的感觉。门内的主妇在缝制衣物,路旁的孩子在玩耍,宁静的小街简朴整洁,洋溢着荷兰人民风淳朴的自然天性。
写信的女人与女佣
《写信的女人与女佣》描绘的是在房间的一个角落,光线从窗户照射进来,两位女子站在一帧大幅油画前---在桌旁写信的女子和婷立远眺的女佣。人们会注意两位女子间的差别:女主人和卖弄风情的女佣,上下两个不同的阶层。然而,维米尔也注意到穿着相似的艳俗绿色衣裙的两位女子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关系。女主人低头写信,而另一个并未侍候她的主人,却抬头往别处张望。人们也许会想到:绘画的艺术促使维米尔考虑到一个女人的两面性而把她分解成两个造型来表现。
信仰寓言
油画《信仰的寓言》是维米尔晚年的杰作之一。这幅油画与以前他所画的许多日常室内景有所不同;他加入许多象征性的主题于画面中,成为一幅寓意油画。女人白色和蓝色的衣服代表纯洁和真实,她脚下的地球仪代表世俗社会,被淹死的蛇和地球上的苹果则意味着原罪。
绘画的寓言
这是一幅画家的画室写照,也是维米尔一幅风俗性的自画像。画中的画家即维米尔,身着荷兰17世纪中期流行的服装,背向着观众正在专心写生女模特儿,那是画家的女儿,她化装成头戴月桂冠、手持长号和书本的女神,迎面的壁面挂着尼德兰的地图,室中悬挂一盏精美的吊灯,厚重的帷幕使近景处在背光里,由窗外透进来的阳光充满画室,画面中心和人物处在阳光下,明暗对比强烈,地平面上铺着黑白相间的地砖,由于透视处理巧妙而造成极强的空间感,观此画如置身其中。这幅画也是维米尔向历史致敬的作品,深深表达出他对旧时代的缅怀。画中的他穿着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服装,墙上挂的是古地图,那时荷兰还是一个统一的国家.,最重要的是他的模特儿,也就是头上戴着桂冠,一手拿着号角,另一手抱着书本的蓝衣女子,她是希腊神话中掌管历史的女神克莱奥。克莱奥手中的书本很厚重,看似一部著名的历史典籍,而号角则有着画家传扬自己美名的期许。流光从画面左上溢进来,漫过墙上色彩艳丽的纺织品、克莱奥的脸和画家的后衣领,落在那一片黑白相间的方格子地板上(这种地板在维米尔的画作中很常见),优美却不见颜色涂抹的痕迹,可见维米尔的上色技巧已相当出神入化了。这幅画内容复杂,思想性极高,表现手法臻于完美,一向被公认为稀世之作,维米尔自己很喜爱,一直留在身边;等到他死后,他的遗产处理人才将此画拍卖.过了三百年,希特勒从一个奥地利人手里抢过来,不久画作又下落不明,一直到二次大战结束后,才被人在一所监狱里找到。这幅画描绘了画家正在对着模特儿写生的情景。其表现技法十分精彩。以黑、红两色作为前景物品的色调,而褐黄色则是中景墙壁的色调,两者对比,产生了强烈的光效果,室内荡漾着一种匀称的散光,人物在明暗与光影效果中,显得十分自然。画家擅长用柠檬黄、群青、白和熟褐等色彩,使朴实的画面带有华美的气息,这是当时油画作品中十分少见的。
戴红帽的女孩
有人指出,维米尔的全部艺术价值并不在于精确的写实技巧,而在于他以自己独特的艺术,反映了荷兰人民那种自我满足生活的某些侧面。《戴红帽的女孩》没有激动的情绪,也没有欧洲古典式的爱情幻想,有的只是平静。那种心静如水的纯真与清秀,在画家笔下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红色与深色背景,明暗相交的女孩面部及饱满的构图,体现了风俗画的特定题旨要求。这幅作品在技巧纯熟的前题下,成为有精神意义的卓越作品。
带水投手的年轻女子
戴安娜和她的同伴
地理学家
基督在玛莎和玛丽的家里
酒杯
军官与笑声女孩
老鸨
琵琶女
情妇与女仆
圣普拉克迪斯
淑女和两位绅士
淑女写作
睡着的女仆
天文学家
一个年轻女子的肖像
音乐会
站在维金纳琴前的女子
戴珍珠项链的女郎
古琴旁的年轻女子
中止奏乐的女孩
情书
台夫特城景色
《台夫特城景色》就是一幅前所未有的真切感人的风景画: 棉团一般的积云慢慢地在天空中浮动,时而挡住了阳光,时而又露出了阳光,使水面、陆岸及疏疏密密的古老建筑忽明忽暗变化不定;暗红、紫绿的树团儿和亮黄的屋顶交错在一起,给人留下瞬间即逝的迹象……这是在大自然中具体存在的感觉,是一种来自对客观现实的认识、感受的全新的表现方式和创作方式;这种“方式”在维米尔的风俗画,如《倒牛奶的女仆》、《读信的蓝衣女》等作品中也有明显的表现,他最喜欢用的兰色、黄色和银灰色就是他对自然天光观察体验及对美妙色彩变化规律的认识和概括的结晶。然而,遗憾的是,“小荷兰画派”的创作经验在当时的欧洲画坛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它一直被认为是不可能与“伟大的”历史画相比附的低级画种,在西方美术史中竟然被埋没达两个世纪之久。直到19世纪后半叶,“小荷兰画派”及维米尔的艺术价值才渐渐地被人们认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