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四期全面启动!核心项目先睹为快

原标题: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四期全面启动!核心项目先睹为快 上海市民高度关注的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四期工

原标题: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四期全面启动!核心项目先睹为快

上海市民高度关注的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四期工程(以下简称苏四期全面启动了!

今天,苏四期骨干子项目——总投资约20亿元的苏州河(真北路至蕰藻浜堤防达标及底泥疏浚工程正式开工建设,计划工期24个月,标志着苏四期的全面启动。

从此,苏州河进入了全流域综合治理的新阶段,力争用三到四年,为实现“安全之河、生态之河、景观之河、人文之河”的美好愿景奠定基础。

防汛安全:对标“百年一遇”

《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四期工程任务表》公布的数据显示,除了部分专项外,苏四期投资估计在254.47亿元,所涉及的14个主要工程集中在防汛安全、污染治理、两岸整治等三大领域。

此次开工建设的苏州河(真北路至蕰藻浜堤防达标及底泥疏浚工程就是苏四期最重要的防汛安全工程。

其中,达标改造的堤防总长30.11公里,今年年底开工建设,工期12个月,计划2019年年底完工;底泥疏浚量为172万立方米,该工程计划2019年上半年开工建设,2020年年底前全面完成。

沿着老真北路一路向南,来到苏州河北岸,再沿着河岸向东走到中环高架,这里便是工程的起点。自此沿着苏州河干流的中心线上溯22.15公里,位于嘉定区安亭镇境内的蕰藻浜就是整个工程的最西端。

苏州河(真北路至蕰藻浜堤防达标及底泥疏浚工程

“作为苏四期全面启动的第一个工程,这堪称一项‘百年工程’。”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堤防所所长叶茂盛介绍说,工程涉及的防汛墙将全部对标“百年一遇”的标准改造,从4.5米到4.8米左右“长高”到5.2米,大幅提升苏州河的防洪排涝能力。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提标改造后的防汛墙还将摆脱以往给人的刻板印象,变成与周边环境有机融合的一道风景。根据苏州河沿线不同风貌,堤防达标工程岸段自东向西共分为:城市记忆段(真北路至嘉闵高架、亲水宜居段(嘉闵高架至G15沈海高速、郊野风光段等3种不同的风格。这每一种风格中,都有防汛墙的全情参与。

三种不同风格令人眼前一亮

比如,在城市记忆段内,施工方将用模具浇筑出具有不同花纹的防汛墙,既有模仿海浪的,也有模仿青石砖墙的,与周边城市建筑风格遥相呼应。同时,相比用瓷砖来美化外观的方式,一次浇筑出花纹,耐久性强,节省后期养护成本。

又比如,在郊野风光段内,施工方采用了会“呼吸”的预制箱形砌体,每一个砌体都有较强的透水透气性,内置石子和泥土,为野生植物提供了理想“家园”。假以时日,这些临水而居的防汛设施会变成一幅巨型“绿画”,“隐藏”进周边的自然中。

越变越美的堤防还有一颗低碳环保的心。此次工程涉及的防汛墙断面型式就有14种,桩型有6种,施工线路长,工程量大。因此,工程首次尝试采用装配式技术,通过工厂化预制,现场拼装,克服了场地局限,大大提高了效率,节省了工期,还有效控制了沉降、错缝。

施工现场,旧的防汛墙已经拆除,更高标准的堤防工程正在孕育

促进可持续发展,堤防在建设中充分为其他空间着想,约三分之一的二级防汛墙为预制装配式,建成后如遇到要给滨水景观空间“让路”的情况,可尽快移动并重新组装,避免了推倒重来、重复投入,也减少了建筑垃圾的产生。

“像这样在水利工程中如此规模使用装配式技术的,在上海尚属首次。”叶茂盛自豪地表示,正是苏四期这样高标准的工程,把业内最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凝聚在了一起。

污染治理:底泥循环利用

污染治理,是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一以贯之的使命。苏四期对污染治理的要求更上一层楼:到2020年,苏州河干流消除劣Ⅴ类水体,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不低于78%;到2021年,支流全面消除劣Ⅴ类水体。

在治理污染的同时,相比前三期,苏四期更加强调因地制宜与生态发展的理念。计划将河道疏浚得到的底泥用来“反哺”周边的生态廊道,就是最生动的诠释。

从真北路向西进发,在苏州河与陈洞江的交汇处,有一个底泥处置中试基地,苏四期疏浚工程得到的数千立方米河底淤泥正在这里试验,等待蜕变。

记者在现场看到,4只巨型的黑色“睡袋”彼此紧挨着,躺在一个低洼的试验场内。每只“睡袋”长60米,踩在上面,可以感到里面有空气和水分。

4只巨型的黑色“睡袋”

航拍底泥处置中试基地,图上方的河道就是苏州河,“睡袋”左侧的水池为尾水处理池

项目参与方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的高级工程师孙远军介绍说,“睡袋”专业名称叫生态土管袋。来自苏州河主干道上4个点位的疏浚底泥,通过专用管道,从运泥船上流入袋内,每只袋子可装1000立方米底泥。此后,借助分离固体与液体的药剂和袋子本身的渗滤功能,底泥中的水分被“逼”走,进入尾水收集处置设施,留下的固化稳定泥土,便有了“伸展拳脚”的去处。

“从苏三期开始,我们就已关注到疏浚底泥的应用。”孙远军表示,当时受限于底泥质量、处置技术等方面的问题,研究成果还不能真正转化为实际应用,但这次,梦想就要成真了:经跟踪监测,苏州河中上游疏浚底泥的相关指标符合绿化用土的要求;同时,生态土管袋等设备与技术已十分成熟,可以批量产出质量稳定的泥土。

据透露,苏四期范围内,已有不少生态廊道建设单位主动找上门来,对底泥表示出浓厚兴趣。据估算,这些生态廊道对绿化用土的需求量在40万立方米左右,而苏州河(真北路至蕰藻浜底泥疏浚工程量在172万立方米左右,有充足的达标泥土“反哺”岸上的生态廊道。

工作人员取样底泥,检测其质量是否稳定

两岸整治:打通岸线“断点”

确保防汛安全,彻底治理污染后,苏四期还有一项重要的使命:逐步实现苏州河两岸公共岸线的贯通,把宜人的滨水空间交还到市民手中,但难点在于岸线上的“断点”如何打通。

今年3月,一项来自上海市住建委的统计数据显示,外滩黄浦江河口至外环线的苏州河中心城区两岸共有约42公里岸线,还有超过三成的岸线尚未贯通。当时,未贯通的15.3公里中约有63处断点,主要有四类:沿线支河流交汇、企业单位占用岸线、居住小区占用岸线、部分开发项目或绿地项目在建或待建。

要打通苏州河岸线上的“断点”,先要“打通”人心。

凯旋路桥和曹杨路桥之间的苏州河南岸,有一段不足500米的岸线,却自西向东穿过了3个居住区:华院住宅小区、万华小区和华航小区。

腾出岸线和滨水空间,这三个小区要向内退,让出80厘米至4米不等宽度的空间。“本来是小区的地方,现在要被外人占了!”一开始,许多居民不能接受。

华院住宅小区内正在施工的慢行步道(苏州河南岸长宁段,图中的堤防左侧,小区已让出了两三米左右的空间

于是,长达半年多的“磨合”开始了。华阳街道和长宁区建交委等单位联起手,从发放上千份调查问卷和一次次入户恳谈开始,倾听居民心声。

“社区空间要被占了”“公共通道来往人多不安全”“管理不到位,有人乱扔垃圾怎么办”……这些居民的牢骚在长宁区建交委副主任吴道群看来,却是如获至宝:“就怕居民不提意见,无理由反对,现在知道顾虑从何而来,工作就有抓手了!”

第一步,街道和居委反复向居民承诺,让出来的滨水空间土地性质不变,仍归属小区,不存在“被占”问题。

第二步,针对关于安全的顾虑,3个居住区与滨水空间之间用通透的栅栏隔离,居民刷社区门禁卡,就能自由出入;滨水空间两头设有专职安保人员,沿线则布控了视频监控,保证替居民管好这一带的安全。

第三步,针对环境问题,长宁区绿化市容等部门将以景观道路的标准来保洁滨水空间,给居民一个干净整洁的“后花园”。

最后,这些承诺都化成一张张规划纸、景观效果图,送到了居民手中,这些美观大方又充满巧思的“蓝图”让许多人都竖起了大拇指。为让居民能有良好的观赏苏州河视野,施工方还用轻质材料垫高了空间,将步道和防汛墙顶部的落差缩短到1.25米左右。

站在华院住宅小区内正在施工的慢行步道(苏州河南岸长宁段上,可以饱览美丽的苏州河风景

还有不放心的居民,街道和居委会组织他们去已完成建设的3.7公里苏州河南岸长宁段慢行步道参观。见到高水准的苏州河岸后,大家为之一振,都迫不及待地期盼起了将来的风光,希望这样的好事能尽快来到自家门口。

就在这个月,好消息传来,凯旋路桥和曹杨路桥之间的苏州河南岸长宁段慢行步道已经顺利开工,这段1.9公里的步道有望明年一季度竣工验收,又一个艰难的“断点”被打通了!

苏州河健身步道(长宁段一期工程东起中山公园3号口的万航渡路,西至双流路,全长约3.7公里,已建成开放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