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堆里烤地瓜?小时候抢着吃现在嫌它脏,有人在城里靠它谋生

null

80、90后的农村孩子大多有这样的记忆:在秋收后的稻田里烧土烤地瓜,或在家门前的垃圾堆放一把火,然后把红薯直接扔进去,过不了多久就可以吃到香喷喷的烤红薯了。特别是在冬日,添一些柴火还可以取暖,三三俩俩围着“烤炉”有说有笑,尽管眼前的就是垃圾堆。

null

在南方的农村,最不缺的就是红薯(有些地方又称地瓜、洋芋等)。每逢秋冬季节,家家户户把田地里挖回来的红薯分成三六九等,上好的红薯可以挑到集市上卖,中等的红薯留作自家食用,下等的红薯用刀剁碎就成了猪爱吃的猪食。位居抗癌天然食物排行榜首,红薯的食用方法很多,可以清蒸、水煮、烹煮或炭火烤熟。其中,烤红薯几乎伴随着大多数农村人的童年,焦香的味道终身难忘,每逢家乡思念总忍不住吃上一口,即使是在大城市里,有时候也会因为一时想念而满大街寻找那些移动的烤地瓜摊贩,5元一斤、10元一斤、15元一斤……只要吃上一口,不计价格。

null

不论是土窑烤红薯,还是垃圾堆或者现代都市里移动的烤红薯摊贩,烤的红薯离不开它本质的好。上好的红薯汁多、肉质密度不硬不黏,用家乡话说就是不肥不瘦,自然的脆甜即使是生吃也是很脆口的。讲究的农村人会选择上好的田土堆起小窑洞,然后用炭火把土块烤得像燃烧的木炭一样通红,就可以把上好的红薯埋进去,一个小时后取出,红薯皮不烂,甚至色泽也不变,掰开皮却看到满汁的肉质,焦香扑鼻而来。一个字“棒”!

null

null

比较粗糙的农村人则没有这样的耐心和考究,他们往往在自家门口的垃圾堆里烤红薯。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在南方部分农村,因乡村建设滞后,部分村民还沿守过去的生活方式,每天把垃圾倒在家门口或侧门外的小溪边,定期或不定期燃烧掉过多的垃圾;如果碰到冬天,就会在垃圾堆上添一些柴火,把红薯扔进去,顺手取暖,一举两得。这样的做法虽然可能存在营养争议,但烤出来的红薯依旧焦香,虽然红薯的皮会烤得像木炭一样黑。

null

null

此外,南方部分农村目前依旧使用柴火做饭,冬天木柴在灶里燃烧后会留下许多拥有足够热量的炭火;用心的老人会把红薯埋在炭火下面,半小时后取出给家里的小孩食用,不仅红薯皮不焦不破,而且味道香甜萦绕,终生不能忘。相信这也是不少80后、90后农村孩子的特殊记忆。

null

null

随着过去十几年的城镇化迁徙,许多农村的孩子长大了进城务农、上班工作;家乡的味道却始终不能忘记,甚至愈发思念愈发浓郁,偶然念想竟总会满大街寻找。或许正是这样的机会和特殊味道,几乎在中国所有的城市都能看到烤地瓜烤红薯流动摊贩。

null

null

2018年最后两天,江浙地区下了最后一场大雪,干雪花瞬间铺满这里的每座江南城市。人来车流之中,偶尔会看到这样一些流动摊贩,烤地瓜、烤玉米、烤山芋……雪花很干脆地铺在红薯玉米土豆上,与冒着焦香味的烤炉对比鲜明。生活且不易,却总有人坚守获得芬芳,总有人对故乡的味道念念不忘。

null

江苏的大雪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