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金融机构股权更迭,通常牵涉较广。近期,证券行业老大中信证券正在筹划并购广州证券。并购方案虽未得到监管批复,但一些微妙的变化正在发生。比如,广州证券参股的金鹰基金上演了一轮人事动荡。
自2018年8月25日至12月29日,金鹰基金密集发布了9份高管变更公告,即4个月出现9次高管换岗。
在这9份公告中,资管君发现了三大意外情况:
1、2018年12月5日至28日的24天时间里,该公司出现了两位总经理(在任)
没错!按照金鹰基金做的信息披露,情况是这样的。
2、8月才入职的一位新任副总,12月离职
3、公开资料显示,新任督察长过往没有多少法律、会计、监察、稽核方面经验
显然,以上三点,对于申购金鹰基金产品的投资者来说,均是重大事情。为此,资管君呼吁金鹰基金能负责任地给公众一个合理的解释。
1、一家公司两个总经理
2018年末、19年初,资管行业大事件集中于各类年终盘点,比如谁是业绩冠军、规模第一、挣钱第一,等等。
除此之外,资管君近日还密切关注着另一件事情——中信证券并购广州证券。不过,关于中信证券并购案对金鹰基金的影响,以及金鹰基金未来的归属,资管君过些时日会专门写篇主题类似“谁的金鹰”的稿件进行深度分析。
而今天谈的重点是:金鹰基金人事动荡以及随之可能产生的风控及合规治理问题。
请看公告,内容为12月5日起董事长李兆廷代任公司总经理。
但奇怪的是,截至消息公布的那一刻,金鹰基金从未发布过任何有关原总经理刘岩的离任或者因何故不能胜任总经理职务的公告。
这也就是说,刘岩还没正式离职。 换言之,金鹰基金同一时间出现了两位总经理。
上海一家基金公司的合规部门人士对资管君称,应该是有原因的。比如,总经理因某种原因不能正常履职,没办完手续,但是实际已经离开了公司。
很多天后,有关刘岩的离职公告终于来了。而离任日期为12月29日。
那么,金鹰基金两位总经理“一起”在任了24天,即12月5日至12月28日。
金鹰基金如此做法显然有违常理。在大众的认知范围内,一家基金公司的人事任免流程应该是这样的:
Step1、总经理A离职
Step2、代任或者宣布新的总经理人事任免
当然,Step1和Step2可以在同一时间发生
另,按照证监会发布的【第23号令】《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任职管理办法》,其第三十条做出规定:高管因辞职、离职、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履职的情况,督察长应该在知悉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向证监会报告。
关于24天内出现两位总经理的情况,或许金鹰基金已经报告了证监会。但是,公众并不知情。
从有关法律法规来看,金鹰基金这样的做法也并不合适。
2004年7月1日起施行的《证券投资基金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当基金公司发生基金管理人的董事长、总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基金经理和基金托管人基金托管部门负责人发生变动的重大事情,应当在两日内编制临时报告书,予以公告。
另一方面,在上述24天内,刘岩实际是仍在在任还是已经离职,两种可能性产生的影响也不同。
假设1:已离任
金鹰基金若发生如此情况,未做公告,那是信息披露违规。参照《证券投资基金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三)款,这属于“未在中国证监会规定的时间内披露基金信息”。
对于违规处罚,《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信息披露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则规定,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可以对基金信息披露义务人及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采取行政监管措施;情节严重的,可单处或者并处警告、三万元以下罚款
假设2:未离任
那金鹰基金的的确确同一时间出现了两位总经理。那就是行业奇闻。
2、谁管的合规
金鹰基金任何一则高管变更公告在发布之前,都应该得到该公司稽核、合规部门的审核。众所周知,基金公司内部稽核、合规部门的负责人是督察长。
依据《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任职管理办法 》规定,一家基金公司的督察长除了具有3年以上基金、证券、银行等金融相关领域的工作经历及与拟任职务相适应的管理经历,还应当具有法律、会计、监察、稽核等工作经历。
然而,公开资料显示,金鹰基金从副总经理转岗督察长的曾长兴并未具有法律、会计、监察、稽核的工作经历。
公开资料显示如下:
曾长兴,原金鹰基金副总经理,金融学博士,任广东证券公司(原)研究员、安信证券分析师、国联安基金产品开发部总监;金鹰基金研发部总监、总经理助理等职。2016 年 5 月 12 日升任该公司副总经理。
一个行业研究员、分析师,做过产品开发的,一下子转岗成为合规部门负责人。
跨度确实大!但是人生起伏,职场变化如此也正常。
8月26日,这位金鹰基金原副总正式转岗督察长。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新任督察长在履职约三个月左右的时间,该公司就发生了同一时间出现了两位总经理的情况。
3、人事动荡
金鹰基金出现了人事震荡。8月25日以来,该公司连续发布了9份高管变更公告。资管君整理如下:
1、8月26日,原督察长李云亮离职
2、8月26日,原副总曾长兴转任督察长
3、8月25日,原国联安副总满黎担任公司副总经理
4、9月22日,原副总经理陈瀚离职
5、11月16日,东旭集团董事长李兆廷担任公司董事长
6、12月5日,董事长李兆廷代任公司总经理(法定代表人)
7、12月22日,原东方基金量化投资部总经理刘志刚担任公司副总经理
8、12月29日,原副总满黎离职
9、12月29日,原总经理刘岩离职
除了两个总经理的“闹剧“外,还有令人意外之处。比如,满黎8月25日才正式担任该公司副总经理,但是在12月29日,正式离职,刚刚干满3个月。
4、缘起金鹰控制权之变?
尽管中信证券正式提出方案没不久,但诸多迹象显示,这则并购案大概率能通过。比如,广州证券已经提前“解除”了对金鹰基金的控制权,为这一并购案解决了“一参一控”的难题。
在中信证券并购之前,金鹰基金内部悄然发生了两个重大改变:1、第一大股东从广东国资越秀系的广州证券变成了民营企业东旭集团。
⑴曾经第一大股东是广州证券,持股比例49%。
⑵在中信证券并购前,金鹰基金的股权已经悄然生变
随着股权更迭,金鹰基金自2018年8月以来的几个月,内部上演了人事“地震”。就连广州证券派驻对象刘岩也于近日离开了这家公司。来金鹰基金之前,他曾是广州证券资管部总经理。
曾几何时,刘岩风光而来!四年之间,来了,又走了。
想来,无论总经理、副总还是督察长,能成为一家基金公司的高管,说到底,都是股东给的机会。一旦股东都换了,下面的人离开也是正常之事。
说到底,都是打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