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铺码头的古往今来,杜月笙曾在这里达到人生巅峰

这里曾是远东最大的码头,拥有150年历史,上海的水上门户,它见证了中西方商贸交流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也一块见证了上海由小渔村到大都市的时代变迁,它就是上海十六铺码头。

null

​据史料记载,地理意义上的十六铺始于北宋天圣元年(1023年)。当时,吴凇江下游有一条支流名上海浦,岸边逐渐形成聚落,渔民、盐民、农民等常在此处交换商品,饮酒聚会。

到了后来清代的咸丰同治年间,那时候太平天国点燃的烽烟炮火炸遍了全国各地,当时的上海县城将商号划分出了十六个联保联防的“铺”,负责铺内的治安。其中最大的铺就是十六铺了,西至城壕,东到黄浦江,北至小东门大街与法租界接壤,南到万裕码头。十六铺码头的昌盛,便与铺内商家纵横的情形有很大的缘故。

null

老十六铺的弄堂和街面上,是满满的故事,特别是那幢曾经是黄金荣、杜月笙的仓库,越发新奇。刚来上海的杜,就在十六铺“鸿元盛”水果摊当学徒,凭一手精妙的削苹果皮的“刀法”逐渐的发迹。说句题外话杜月笙资产鼎盛时期那时候有多少,很难用数字来表达,据说大约有三个银行的规模,真可谓富可敌国了。杜月笙毕竟生活在乱世,营生大部分也是依附于赌场、色情、毒品上面,后来又插手银行和航运业,搞的风生水起!但是在抗战民族大义面前还是分的很清楚,在淞沪会战时期提供了大量的军用物资支援抗战,并且协助戴笠组织忠义救国军,这些工作足以名垂青史。当然在中共解放全国的时候也立了很大功劳,毛泽东就曾经高度评价他:“有本事,没脾气”。

此后,即便是1909年上海地方自治的时候,也未曾改变十六铺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渐渐自成地名,至今仍然是。

即使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十六铺繁华依旧。1979年,上海最大的农副产品市场顺利开张,宁波来的大米、花生、茶叶,实惠的西瓜、文旦等水果都能在这里买到。2004年,走过140多年的十六铺客运码头在爆破声中告别了历史舞台。

null

经过改造,老码头的区域已经旧貌换新颜。沿着外滩向南走,不一会就能看到一座数米高的雕塑,被雕刻成了拴着缆绳的锚桩形状,仔细一看,上面还刻有“十六铺”的字样。

和一般商场不同,十六铺商区并不在地面上,而是“藏”在地底,保留了江边亲水平台的一致性。在十六铺雕塑往右看,只能看见几组钢结构的“浦江之云”,游客可以在这朵流线型的“云”之下歇歇脚,眺望黄浦江对面的东方明珠和陆家嘴三大高楼。游客还可以去附近的票务中心买游览浦江票,欣赏东方第一湾270度的美景。

null

沿着“浦江之云”旁的楼梯向下走,十六铺水岸多功能的新型地下商区徐徐展现在游客眼前。商区内不仅提供游客歇脚、餐饮的场所,还有几座文化创意馆,吸引了不少游客前去。在这里,石库门弄堂里穿梭着当年的小皮匠、小裁缝;百乐门舞厅里,老克勒风度翩翩,游客俨然穿越了一样。

沿着黄浦江边一路向南走就到了所谓的创意园区。这里也由以前的喧闹繁华演变成现在的安静优雅,整个的创意园区运营算是非常的成功。

null

如今的创意园区内共有20多栋建筑,有些还是保留着原貌,最聚集人气的就是中山南路479弄的大门后,充溢着流水的景观水池,随意的在餐饮酒吧绕上那么一圈都觉得很有意思。这里适合休闲的时候,喜欢怀旧风的人坐下来静静的喝一杯,回味一下这里曾经发生的传奇故事。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