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25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有一本书叫《考工记》。这本书不仅记载了木工、金工、皮革、染色、陶瓷、打磨等六大类、三十个工种的详细内容,而且给“工匠”下了一个定义——他们是“圣人所创造之物的记录者和传承者”。
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现代机器的广泛应用,在解放人类双手、延伸人类智力的同时,也让人们前所未有地意识到带有鲜明个性特征和民族情感的手工艺品所具有的无与伦比的巨大魅力。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看来,11日在国博开幕的《新考工记——中法手工之美》展览就是对这一殷切渴望的深情回应,也是对工匠精神的直观阐释。
此次展览上,15位法国手工艺大师的160余件精彩作品,与11位来自中国不同领域的手工艺大师、非遗传承人的代表作品同台亮相,蕴藏其中的智慧之光交相辉映,给观众带来一场对中法手工艺之美的沉浸式体验。
重现建盏的流光溢彩
很多西方人对中国的认识,是从陶瓷开始的。不仅仅是喜欢陶瓷,法国人尚·吉雷在过去的40年里,一直努力重现中国失传的建盏工艺。
建盏出自中国福建省的建窑,是一种外釉呈现绚丽彩虹色调的碗具。碗内纹路犹如圆形或椭圆形的星系,被誉为“繁星闪烁的夜空”。经过无数次尝试与计算,尚·吉雷终于找到了建盏彩虹般的色泽,并尝试在自己的柴烧窑里让其色泽重现人间。
此次集中展示的尚·吉雷碗具作品,色彩斑斓,有粉色和金色,“月亮蓝”或绿色等,色泽随光线变化而跳动,闪烁紫色或彩虹色的光芒。尚·吉雷制作的建盏分为“油滴盏”和“兔毫展”,他乐于与世人分享不断探索的成果,并将这种探索视为一种仪式或冥想。
同样,来自中国福建的吴兴乾也是宋瓷建盏文化的资深热爱者。为了潜心研究仿宋建盏烧制技艺,他不惜一切收罗建盏老盏、老磁盘,琢磨古人的器型和神韵,坚持柴窑、天然胎釉手工拉胚、修胚。经过近十年的打磨,他逐渐找到了属于自己与古老建窑之间的陶瓷语言。现场也展示了数件他的作品。
阳伞纸伞间的中西风情
法国人米歇尔·赫尔托特起初是一名服装设计师。热衷于收藏各种遮阳伞和雨伞的他,现在是法国唯一一位专业制作私人定制伞具的工匠。
收藏了2000多件伞具的米歇尔·赫尔托特,对藏品的风格、时尚流派、设计形状和应用材料非常熟悉,可以利用藏品所属年代的材料对老物件进行修复或再创作。他出品的阳伞、雨伞,体现了复古潮流和现代工艺的融合。
在米歇尔·赫尔托特看来,他的每一件伞具作品,都是对自然元素——雨、风、光的歌颂,同时,也为平凡的生活增添了精致优雅。
展览的一侧是米歇尔·赫尔托特的多件阳伞作品,另一侧则是中国人毕六福的油纸伞作品。
毕六福的油纸伞制作技艺是家族传承的,到他已是第六代。他10岁时便跟着父亲学习油纸伞制作。数十年来,他立足传统,忠实本派,研发了竹筒伞、双层伞、绸布伞、青花伞等。
作为中国唯一的传统油纸伞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毕六福用执着于坚守,将制伞的传统工艺在当代进行了创新性的发展。
折扇虽小 内里乾坤大
中国古代,但凡文人雅客,几乎人手一把折扇。在古人时尚必备单品里,少不了折扇的一席。
别看小小一把折扇,扇骨和扇面的制作技艺十分繁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制扇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健,1981年进入苏州扇厂,拜徐义林为师,学习扇骨造型的设计与制作。
以数十年学艺经历为基础,王健对苏扇折扇的史料、出土和传世文物等进行研究,逐步整理发掘失传的明清制扇技艺,先后恢复制作失传的明清苏扇扇骨和扇面。其代表作有“明式乌骨泥金扇”系列等。
和王健一样,法国人希尔万·勒冈也痴迷于折扇的历史和象征意义。勒冈具有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试图为人们完美展现每个扇褶之中隐藏的空间结构。他创造的新造型,让栩栩如生的花朵于扇子折叠处欣然绽放。在他的巧手下,扇子这种便携用品被赋予了非凡的艺术魅力。
漫步整个展区,你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件件精美的手工艺品,感受到的更是其背后令人折服的“工匠精神”。诚如开幕式上一位法国艺术家致辞时所说,人们时常呼吁要保护濒危物种,而手工匠人正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