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大众点评截图
"
又是一年腊八,念念不忘的依旧是那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
一碗浓稠的粥里,有着多种多样的食材,寓意着丰收喜乐,这一习俗一直流传至今。而熬腊八粥,也有着许多的讲究,食材要精选,豆子要浸泡数日。熬好后,众人分食,所食的不只是一碗粥,更是一种仪式。
宋代就已风行喝腊八粥
腊八粥,顾名思义就是一种在腊八节用多种食材熬制的粥。早在宋代,每逢农历十二月初八,东京、开封各大寺院都要送“腊八粥”。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十二月初八日,“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从中可以看出,在宋代,除了寺庙,民间也开始盛行食用腊八粥。
而到了清朝,腊八粥更是被写进诗里,“家家腊八煮双弓,榛子桃仁染色红。”在《燕京岁时记•腊八粥》有着更为详细的记载:“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可见腊八粥的讲究。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梁实秋笔下,腊八粥更是化作日常的一粒米,一颗豆,是家人共同的劳作。
他曾详细记录了北方制作腊八粥的场景,“小时候喝腊八粥是一件大事。午夜才过,我的二舅爹爹就开始作业,搬出擦得锃光大亮的大小铜锅两个,大的高一尺开外,口径约一尺。然后把预先分别泡过的五谷杂粮如小米、红豆、老鸡头、薏仁米,以及粥果如白果、栗子、红枣、桂圆肉之类,开始熬煮,不住地用长柄大勺搅动,防黏锅底。两锅内容不太一样,大的粗糙些,小的细致些,以粥果多少为别。此外尚有额外精致粥果另装一盘,如瓜子仁、杏仁、葡萄干、红丝青丝、松子、蜜饯之类,准备临时放在粥面上的。等到腊八早晨,每人一大碗,尽量加红糖,稀里呼噜的喝个尽兴。”梁实秋先生不愧被称为文人“吃货”,一碗腊八粥的做法也写得如此生动,让人垂涎三尺。
腊八粥还有“甜咸”之分
梁实秋先生笔下的腊八粥是加红糖的,可以说是北京腊八粥的传统做法。在天津,腊八粥的做法也与北京类似,以红枣、核桃、黑米、香米、玉米、葡萄干、红豆、小米等为主,讲究些的还要加莲子、百合、珍珠米、薏仁米、桂圆肉、红枣及糖水桂花等,清甜可口,色、香、味俱佳。
但殊不知,在西北地区,腊八粥里还可加肉,做成咸口。民国时代成书的《咸阳县志稿》里面说:“腊八,即十二月八日。鸡鸣即起,煮米为粥,杂以腊肉、豆子、豆腐、蔬菜等,名腊八粥,邻居交相馈送。”如今,陕北腊八粥除了用多种米、豆之外,也加入各种干果、豆腐和肉混合煮成,通常是早晨就煮,或甜或咸,依人口味自选酌定。
江苏的腊八粥也分甜咸两种。清代苏州文人李福曾有诗云:“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七宝美调和,五味香掺入。”米和豆子肯定是煮粥的主角,甜咸口味,由最后所加的食材决定,咸粥里加青菜和油。
而在四川人的做法里,腊八粥更是五花八门,可甜可咸还可辣,用黄豆、花生、肉丁、白萝卜、胡萝卜熬煮就是咸味,加果仁、豆子就是甜味。
这么多口味的腊八粥,你会选择哪一种呢?
新京报记者 夏丹 图片来源 大众点评截图 编辑 李严 校对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