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与铃木大拙合影
说起胡适,人们心目中最先浮现出来的,可能是我国著名思想家、文学家,特别是他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而闻名于世。但他同时也是一个历史学家,在禅宗方面也颇有权威性
提到胡适,不得不提起铃木大拙了,铃木大拙是日本的禅学家,同时也是把禅传向西方的第一人,在此子淇就不作多的篇幅了,更多生平资料请点击以往文章进行查看
《将禅传向西方第一人——铃木大拙》
在66年前,胡适与铃木大拙就“禅悟的性质”的问题在《东西方哲学》的会议上展开了一场大论战,同时在西方国家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我国著名的学者胡适与禅学家铃木争论的究竟是什么呢?他们争论的基础点在于什么呢?本期“人物志”,子淇与大家一同了解
上世纪,思想家与禅学家思想首次正面交锋
时间:1953年4月
地点:美国夏威夷
人物:胡适、铃木大拙、一众中国、法国、美国思想家等
会议:《东西方哲学》会议
辩论的问题:禅悟的性质
辩论的主题:禅悟可以被理性解读吗
铃木大拙:站在禅中心思考的禅学家
铃木大拙,一生都致力于禅学研究,作为一名禅学家,不断读禅不断悟禅,自然也是在禅的中心看待事物
禅相比于我们,我们并不了解它是什么,我们就会觉得它挺具有神秘性的一件事物。不敢轻易去触碰,不去尝试。但禅里的“平常心”,却是我们生活中常说的
©晚年的铃木
愿你苦乐不经于心
宠辱不挂于怀
心地平淡如止水
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这段话便是对“平常心”最好的阐释
铃木觉得,仅仅从智性(汉语词语:指真性)上分析是不足以把禅解释清楚的。因为智性是关乎于语言文字以及观念的,它永远不能接触到禅。即使把禅学放到历史的框架里,做历史性的研究,这种方法也是不可为的。因为胡适以及一些人从未了解禅究竟是什么
相比于胡适站在信仰者之外的立场看禅,铃木看禅则是站在禅中心的漩涡看待事物
他了解禅的本身是什么,所以觉得禅必须从内部去了解而不是从外部。一个人必须先达到他所称的般若直观(看万物本来面目),然后再去研究它一切表现于外的方式
©铃木大拙打坐
禅的日常生命即是去生活,而不是从外部去看它——因为后者不是实际的生活,却是疏离的生活。后者已把禅排除、隔离在外了。禅同生活一直都保持着密切的接触,是具有中国人脚踏实地精神的
铃木相信禅不属于神,也不属于宗教,而是一种人间精神
铃木有对于禅的个人体会和感性认识。他认为禅是超越人类理性领域之外的心灵体验。禅的独到之处是非理性以及非逻辑性的,并且有着不依靠于历史的生命
在此之外,他还称禅是超越时空、超越理性的。他的信仰立场是“必须从禅的里面去了解禅”
胡适:哲学开山第一人
胡适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哲学家,更是被国际学者公认为的“中国文艺复兴之父”
他一生所涉及的学术领域极为广泛,举凡经史子集,裨官小说,无所不包,信笔写来,无不斐然成章。在胡适极其广泛的治学范围中,禅宗史研究始终是他关注的一个焦点性问题
从1925年写作《从译本里研究佛教的禅法》开始,直到去世前的1961年,他还有长信与日本学者讨论禅宗史的相关问题。可以说,对禅宗史研究的关注几乎持续和贯彻了胡适的一生
©年轻时期的胡适
他与铃木的争论,基于两个层面,铃木基于内在,而胡适,自然是外在了
胡适反驳了铃木的不可知论,他认为只有把禅放在它的历史背景中去予以研究、理解才行
他觉得禅是客观的东西,前人所著的佛学经书、所经历的人生游历都成了胡适研究禅学的来源。作为历史学家,胡适是优秀的。可他并不是一名虔诚的佛教徒,也从未悟禅。他所研究的禅学是基于前人的历史上进行探寻
通过历史的发展演变去把握禅宗的发展,把禅放到了历史的背景中去分析和理解。在胡适看来,中国佛教是印度佛教而来并且最后演变成中国化结果
胡适认为禅宗是典型的中国化的佛教。上面我们提到铃木讲禅宗不属于神也不属于宗教。这就是他们的分歧所在
©晚年胡适
禅学运动是中国佛教史中不可分割的部分,而中国佛教史又是中国一般思想史中不可分割的部分。要想研究禅宗,那就必须基于佛教历史去探寻
胡适所秉持的学术方法是实用主义的唯理模式,具体到禅宗研究上,就是用怀疑精神和科学实证的态度及方法来研究禅宗。
在他看来,禅是一种智慧,是解放知性的一种方式,“不说破”对获得禅具有很大的重要意义
胡适在禅宗史上的研究,是以神会(六祖慧能的弟子)为中心围绕神会而展开的禅宗史的研究,其中以史料考证为主要的研究方法。
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胡适是中国近代史上首先一个站在信仰者之外的立场,以历史学的态度和考证的方法来对中国禅宗史进行研究的人
©铃木大拙
世纪论战,胜负不分
上面所述,便是他们部分争论内容。这一场论战,让我们看见思想家与禅学家的强烈思想碰撞,大家基于自己的论点各执一词
事实上,胡适与铃木对禅学的解释各持一端,就好像二人各自握着一个棍子的两端,彼此相持不下,而这个棍子就代表着禅宗学的过程
铃木说胡适不懂禅正在于禅的特殊性:“禅是一种实际的、个人的体验,不是一种可以用分析或比较方法获得的知识。”
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禅具有“超理性”、“超逻辑”的性质。从这个角度而言,胡适真的很懂学术、不懂禅
我们可将禅学比作一本文学书,那么胡适的历史学方法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来龙去脉的解释,这是在表层意义上的;而铃木的研究与其方法则可以作为挖掘文字深层含义的途径
做一件事情我们都知道需要从事情的表面做起再到深层,就好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又一层的。历史学的方法能够解释内容的前后关系,但如果不研究细节,整件事情似乎只是表面老虎;深入研究探索内容含义,但又少了紧连的上下文关系。这两者恰恰是互补关系
*参考文献:
《胡适禅学案》、《中国禅宗史》
参考论文:
《胡适的实证主义与铃木大拙、印顺的禅宗研究方法比较》
《铃木大拙答胡适:禅必须先从内在来领会》
《胡适和禅宗史研究》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