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70万年前,周口店地区的“北京人”就已经站上了食物链的顶端,他们学会了用火,学会了围猎,学会了制作简单的工具,他们还有了最原始的住宅——山洞。当然,那时的“北京人”没有富贵可言,人人平等,吃了这顿焦虑下顿。
我们今天要讨论的是北京的富贵地图变迁史,那便只能回到有贫富差距的时代。第一个阶段,当然是王公贵族时代。
01 王公贵族时代
北京城,富贵气最饱满的时候,便是作为元明清三朝的首都。元大都城址,北至土城遗址,南至长安街,东西至二环路。大致就相当于如今的二环内,也就是东城和西城。所谓“东富西贵”,从那个时代便开始起步了。
当然,在重农抑商的小农经济时代,作为一介布衣要富起来,几乎不可能。所以“西贵”就显得尤其突出和早熟。如果要画一个圈的话,那便是什刹海的周围。
从元朝起,什刹海周围就是风水宝地,得水利漕运之便,成就了“大都”最繁华的商业区,有“北京古海港“之称。
▲北京旧城中心,后海湖畔(图/图虫创意)
如今的什刹海,由前海、后海、西海组成,其中又以后海最为出名,那是无数文艺青年向往的地方,酒吧、美食,游人如织。然而在当年,那是王公贵族的领地,如果有幸在后海的街头走一走,碰到的不是王爷就是公主。
封建王朝更替,往往是铁打的豪宅,流水的权贵。相比皇上的姓氏,富贵地图显得更稳定。所以,我们不妨就以清朝为例。紫禁城里的富贵,第一把交椅当然属于皇宫。皇宫之外,首推恭王府。
恭王府在哪儿?
西城区柳荫街,后海南岸。占地约6万平方米,为清代王府之最。
恭王府是主人是谁?
和珅、永璘(乾隆十七子,嘉庆同母弟)、奕訢。每一个都大富大贵、富可敌国。
▲北京什刹海前海恭王府(图/图虫创意)
此外,什刹海东岸,还有醇亲王府。它的主人也富贵至极:纳兰明珠、永瑆(乾隆十一子) 、奕譞(道光第七子)。
而诸如礼亲王府、庆亲王府、庄亲王府,克勤郡王府、顺承群王府等,都位于西城区,或远或近都围绕在什刹海周围,至于其他公主、贝子贝勒等府邸,也数不胜数,堪称天下第一流富贵之地。这种“西贵”的格局,为后世也打下了深厚基础。
02 名人故里时代
1912年元旦,新年的钟声宣告大清灭亡。那些曾经在什刹海游船戏水的王公贵族,有的逃回东北家乡,有的飘洋他国,有的沦落民间。甚至不少野史相传,在京城摆地摊卖古董、拉黄包车的队伍里,也有他们的身影。
世事再变幻,到了富贵迭代的时候了。
一百年前的1919年,一位38岁还没有生孩子的浙籍北漂,在北京买房了。
彼时,他已经北漂了7年,这个故事乍听来不够励志。更不励志的是,他变卖了老家的家产,据说还借了钱、在银行贷了款,凑足三千多块大洋,才在北平有了自己的家,这在现在叫啃老。
不过,他买的房子,足以让现在的很多土豪流口水:新街口八道湾胡同11号,二环内,就是北京内城那个“凸”字的左上角;四合院大宅子,宅内分正院、后院和西跨院三进;他和母亲、老婆,以及弟弟一家,都住在这里。
▲版画《俯首甘为孺子牛》原作(图/图虫创意)
这位中年人叫鲁迅,出生于19世纪的“80后”。近年些,一谈到京城的房价,一些仰楼长叹的文人墨客,总喜欢把他拎出来说:看,这是一个靠工资和稿费就可以在北京买豪宅的人。的确,鲁迅的工资和稿费真的很高,但主要还是那个年代,房子并没有那么值钱。
北漂14年,鲁迅在北京买了两套四合院,他的第二套四合院位于阜成门内,同样在二环内,现在成了北京鲁迅故居。鲁迅当年手植的丁香还在院子里生机勃勃,任世间风云变幻,它淡静如初。
哦,对了,鲁迅这两套四合院,也是抬抬脚,就可以去后海吹风的地儿。
▲北京,鲁迅故居(图/图虫创意)
鲁迅去北漂的那一年,是民国元年。当时,中华民国首都由南京迁往北京,鲁迅受教育总长蔡元培之邀,前往就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此后,中国政府进入北洋政府时代,北京由原来的顺天府改为“京兆地方”。
一直到民国十七年,也就是北伐战争胜利后,首都迁回南京,北京又被改名为北平。
从大清灭亡到国民党败退台湾的这一阶段,山河破损,生民流离,难言稳定的富贵。然而,诸多军阀权贵、社会名流以及仁人志士在此盘桓流连,他们的居所,若躲过被拆的命运,基本都活成了“名人故里”。我们不妨将这一时代的富贵地图,概括为名人故里时代。
在名人故里时代,西城的那片水域周围,依然是富贵云集之地。当然,有些皇亲国戚的宅子,被征用为政府机关或者学校、医院之类。不过,政权频易下的辗转,是那个时代诸多人的命运,尤其对富贵者而言,没有谁能在北京安稳地一直呆下去。所以,这是一张不稳定、不清晰的地图。
▲东郊民巷(图/图虫创意)
不过,有一块相对稳定:东郊民巷。这里是当时列强的使馆区,位于天安门广场毛主席纪念堂东侧,是当时北京唯一一处洋房林立的特色街巷,也是各国大使和其他洋人们出没的地方。
03 机关大院时代
这个时期大概是1949年到1978年。三大改造、公私合营之后,社会主义公有制取得绝对地位,资本家不复存在,贫富差距急剧缩小,所谓“富”,也就几乎难以显现。
如果还要画什么群体性的地图,那大概就是“大院”集中的地方了。
作为首都,北京当然是诸多行政机关的总部所在,因此也就诞生了依附在这些单位周围的诸多家属生活区。当时是全民学习解放军的时代,军队的地位很重要,也很超然。因此,北京大院基本分为军队大院和部委大院,军队大院里有空军大院、海军大院、二炮大院、陆军大院等等;至于国家部委,那就多了去了。
这些大院大致呈线性分布,从西长安街一路往西,经复兴门、木樨地、公主坟,一直到玉泉路左右,堪称机关单位一条街。注意,此时,我们的地图已经划到了西三环外。北京,也不再是那个只有二环的北京。
▲北京宋庆龄故居,宋庆龄卧室兼办公室。(图/图虫创意)
当然,那些继续环什刹海而居者,其身份依然尊贵非常。比如,前面我们说到的后海右岸的醇亲王府(北院),成了宋庆龄的居所,从1963年至1981年,宋庆龄在此生活了18年。她去世后,这就成了宋庆龄故居。在后海走累了,可以花20块钱进去参观一番。
在前海的西南边上,什刹海体校旁,曾经是郭沫若渡过晚年的地方。这本是和珅的一座花园,后来又成为恭亲王府的草料场和马厩。1963年之后,郭沫若在此长居15年去世后,这里便成了名人故居。
▲郭沫若故居,中式垂花门(图/图虫创意)
如果当时你是社会名流,从郭沫若家里出来,沿着前海西街向西走,你会看到右手边的恭王府,然后可以去那个被毛主席称为国宝的陈垣家里喝杯茶,聊完教育界的事情之后,继续向西沿着定阜街散步,经过庆王府,便可以去梅兰芳家里吊唁下这位刚去世不久的戏曲巨擘(梅兰芳在1961逝世,他在此度过了人生最后十年,去世后此处成为梅兰芳纪念馆)。
对了,梅兰芳居住的四合院,曾经也是庆亲王府的一部分。类似的不少王宅公府,最终也都活成了名人故里。
04 名人明星时代
改革开放后,经济被激活了,思想被激活了,社会的方方面面都被激活了。那帮大院子弟里走出来一部分人,他们一折腾,就搞出了半个娱乐圈。于是,我们的地图,可以开始画名人明星时代了。
局促狭窄的四合院,已经不再受新一代欢迎,他们更青睐于又大又高又敞亮楼房。
上世纪90年代的北京,尤其是在福利分房宣告终结后,仿佛步入青春期的小伙子,咯吱咯吱长个儿,一栋栋大楼拔地而起。东城西城已经明显不够用了,南城的丰台开始参与到“富贵”中来。
挨着东南二环边,方庄有四个住宅区拔地而起,分别叫芳古园、芳城园、芳群园、芳星园,合起来叫“古城群星”。名副其实,这里很快成了“群星”居住地。有媒体称,姜昆、张国立、刘晓庆、那英、宋丹丹等,都曾经居住在这里。
如今,“古城群星”虽然显得稍旧,但依然挺拔,楼下有两条玉带:护城河和京津高铁。
▲网上流传的帝都明星住宅图(图/网络)
和社会节奏一样,改革开放后,富贵地图也变得活跃起来,开始不停变动。1990年,北京举办亚运会。位于朝阳区西北部的亚运村,凭借最高标准和最现代的规划,也变成了风口上的猪,很多名人明星在此置业。
然而很快,越来越有钱的明星们,厌倦了单元楼的热闹和拥挤,郊区别墅开始成为他们身份和地位的新象征。
于是,四环外、甚至五环外,开始受这些新富贵们亲睐。这当中,尤以北京的东北角和西北角最为突出,东北角临近首都机场,西北角紧挨人文教育资源沃地。这些别墅区有紫玉山庄、帕溪谷、晴翠园、丽京花园等。具体住的都是谁,由于涉及个人隐私,不再列举。
再后来的今天,或许是为了业务方便,明星又纷纷返城,又或许是明星不再是稀缺动物,其群体越来越大,开始广泛分布于北京主城区。须知,当下的北京主城,稍大一点的房子,千万元已成底线。
▲某房产中介网上显示的北京即时房价信息
当然,这当中还是以位于北京主城东部的朝阳最为集中。东三环至东五环,北京的外滩,这里是北京最繁华、活跃的商业圈,据说,这里住着半个娱乐圈。这里有国贸,这里有央视,还有那诱人的三里屯,以及刚刚崛起的“中国尊”新地标。
2016年8月18日,中国尊超越330米高的国贸三期,成为北京第一高楼。如今,它已经达到528米,创下8项世界之最。毫无疑问,它的矗立,以及围绕在它周围的“群峰”,牢牢定格着未来一段时间的“东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