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药基数与范弗里特弹药量》
弹药基数是弹药供应的一种计算单位,而基数量是对单项装备规定的一个基数的物资数量。而诞生在68年前朝鲜战场上的“范弗里特弹药量”可以说是无限使用弹药的代名词。
1951年8月18日6时,美第2师长拉夫纳少将以师的全部火力(中、轻炮7个营共126门和中、重迫击炮72门)一齐开始攻击983高地。虽然由于当时正在下雨而中止了空军支援,但因拉夫纳师长规定的是“为贯彻联合国军总司令范弗里特将军的指示,在这次攻击中弹药没有限制”这样的方针,所以炮击用"非常激烈"这样一个词就可说清了。目标高地和人民军的炮兵和迫击炮阵地完全被爆炸的烟尘所覆盖,使人感觉好像一个活人也没有了。在这9天的战斗中所消耗的弹药仅炮弹就约有36万发,相当1门炮发射了2860发(平均一门炮1天320发)。
通常,一个155毫米榴弹弹药基数是60发,经换算,美军所谓的“范弗里特弹药量”平均每天相当于五个弹药基数。
在另一场著名的上甘岭战役中,为贯彻范弗里特将军的指示,战况最激烈一天美军所消耗炮弹竟然达到30万发!
经过计算,一天发射30万发炮弹,平均每门火炮要发射1500发以上,相当于25个弹药基数!可见战役惨烈程!正常情况下,一门大口径火炮每分钟也就能发射3-5发炮弹,1500发要不停地发射5-6个小时!老美生产的火炮质量再过关,也会报废了不少!
这就是所谓的“范弗里特弹药量”---也可以说就是无限量使用弹药的代名词。巨大的弹药消耗量与美军的强大生产和运输、储存能力是分不开的。
1984年7月12日著名的老山炮战打响,解放军700门大口径火炮向越军进行射击,仅仅一天的时间里就消耗3400吨炮弹。一枚152毫米炮弹重约50KG,3400吨,换算约70000枚弹药,也就是说当天发射了70000发弹药,平均每门火炮发射100发,每门火炮备弹量不到两个基数。在老山炮战最激烈的时候,军区运输弹药的卡车根本不够用,昆明军区司令员急的亲自到马路上去拦民用车辆,过往的司机也很配合,先后有800多辆民用车辆卸下货就去建水燕子洞拉炮弹,有些司机还不顾危险将炮弹拉倒了最前线。在官兵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下,解放军取得了这场炮战的绝对胜利。
只两个基数的弹药消耗,我们就吃紧了,可见当时我们的运输和储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