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圆行方--南开大学纪念瓷的文化内涵(原创)

智圆行方--南开大学纪念瓷的文化内涵(原创)黄志强

从1998年开始举办的唐山中国陶瓷博览会,到2016年已经连续举办19届了,逛陶博会已经成为了唐山老百姓生活中的一部分。去年的陶博会,改在新会址唐山中国陶瓷博览中心举办,陶博会搬家了,老会址唐山会展中心依旧还在举办着中国陶瓷采购博览会。唐山同时出现的两个陶博会,让爱逛陶博会的唐山老百姓,赏瓷买瓷有了更多的选择。
     笔者喜欢收藏唐山陶瓷,两头跑着逛陶博会,真是乐此不疲。2016年1 0月6日是会展中心陶博会的最后一天,笔者在一个销售厂家库存瓷器尾货的摊位上,购买到两件带有南开大学新校徽贴花图案的旅游纪念瓷——咖啡杯和杯碟。

null


南开大学旅游纪念瓷上的南开大学校徽

null


咖啡杯的口径约8.5厘米,杯碟的直径约13厘米,因为两件瓷器是库存品,所以保存的非常完好。过去南开大学与唐山有着很深的渊源,现在这两件南开大学旅游纪念瓷,将南开大学与唐山再次联系在一起。
     南开大学(Nankai University)简称南开,是南开系列学校之一。南开大学肇始于1904年,正式成立于1919年,是由著名爱国教育家严修、张伯苓创办的综合性大学。新中国成立后,经历高校院系的调整,南开大学成为文理并重的全国重点大学。
新中国成立后,南开大学非常注重对唐山历史文化的研究。1956年的秋天,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和经济系的学者们开始了启新洋灰公司(唐山启新水泥厂前身)史料的编纂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他们翻阅了启新董事会的全部档案和大部分启新工厂的档案,并对启新工人和资本家以及其他有关人士进行了访问和调查,总计选录了原始档案材料在250万字左右。经过进一步的加工整理定稿,《启新洋灰公司史料》一书,于1963年2月由三联书店正式出版发行。《启新洋灰公司史料》是一部非常有代表性的研究中国近代工业史的重要文献,时至今日,其影响依然深远。
1992年,南开大学历史系与唐山市档案馆合作编著出版了《冀东日伪政权》一书,汇集了1935年至1945年冀东日伪政权的历史资料。
1999年,由南开大学历史系毕业生、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理事、唐山市历史学会创始人、唐山师范学院教授王士立先生主编的,作为唐山市政协文史资料岀版的《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冀东阴云——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史略》一书,是对《冀东日伪政权研究》一书的重要补充。两本书的结合,进一步丰富了关于冀东日伪政权历史研究的成果。
     2004年10月17日,在纪念南开系列学校建校100周年,南开大学建校85周年之际,南开大学启用了新的校徽。     南开大学新校徽为圆形,核心部分为八角形,它既是南开大学校标的原始形态,也是其核心形态。八角星形由两个正方形叠加、结合而成,八个角皆为直角,分别指向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一是体现“方方正正做人”之意,二是体现南开人“面向四面八方,胸怀博大,广纳新知,锐意进取”之精神。八角星形方圆互动,融合东西,体现了南开大学“智圆行方”的入世哲学、“追求卓越”的立世哲学和“允公允能”的济世哲学。校徽中的“南开”二字凝练厚重,而弧形排列的英文“NANKAI UNIVERSITY(南开大学)”简约明快,体现了南开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面向世界的东方学府,图标下部以“1919”说明了南开大学的创建时间。
咖啡杯和杯碟上面的南开大学新校徽图案的颜色是紫色。这种紫色被称为南开大学的校色南开紫,也称青莲紫。青莲紫源于宋人周敦颐的《爱莲说》,莲花有君子的品格“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花的这种君子的品格,体现了南开人卓尔不群、特立独行的鲜明个性。在咖啡杯和杯碟洁白无瑕的瓷面上,青莲紫色的南开校徽庄重典雅。
除此之外,瓷器上没有任何华丽的装饰,可见这套旅游纪念瓷的设计者对“出淤泥而不染”的南开精神的深刻理解。
     陶瓷是文化的载体,是中国人创造出来的一种独特的文化艺术表现形式,它集实用功能与文化艺术欣赏于一体,历经数千年而生生不息。一个咖啡杯、一个杯碟,能让南开精神与校园文化印记在瓷器上并流传于世,这就是唐山陶瓷的魅力之所在。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