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阳江的海陵岛,有一艘充满传奇神秘色彩的宋代商船南海一号,它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它的出现,为复原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了极为难得的实物史料,可以充实航海史和贸易史。
据介绍,“南海一号”是一艘南宋时期福建泉州特征的木质古沉船,沉没于广东阳江市东平港以南约20海里处,为尖头船,长30米,宽10多米,高3—4米,现在我们可以在水晶宫旁边看到它的复刻版。
故事要从1987年8月讲起,英国的海上探险和救捞公司前来寻求广州救捞局帮助,要在上、下川岛海域寻找东印度公司沉船莱茵堡号,结果莱茵堡没有找到,却意外捞出一条中国风的金腰带,由此发现了这条深埋在水下23米的古代沉船,即后来被中国水下考古事业创始人俞伟超先生命名为“南海一号”的宋代沉船。
从1989到2001年,考古工作者们进行了数次艰苦卓绝的水下作业,最终于2004年定下“南海一号”整体打捞方案——即将沉船、文物与其周围海水、泥沙按照原状一次性吊浮起运——同时开始在阳江海陵岛十里银滩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这个方案惊呆世人,连世界水下考古之父乔治·巴斯都连声说:不可想象,这只能是在中国才发生的事情!
2007年1月16日,考古队开展打捞前最后一次海底勘查,之后进行了持续9个多月的打捞,当年的12月21号,沉睡海底800多年的古船终于再次面世并正式入驻“水晶宫”。
水晶宫耗资1.6亿元建造而成,模仿船只龙骨结构,没有一根钢筋。它类似一个巨型玻璃缸,其水质、温度及其他环境都与沉船所在的海底情况完全一样。
通过“水晶宫”的透明墙壁,参观者可以看见水下考古工作者潜水发掘打捞文物的示范表演,当然也可以看到真正的对文物的考古挖掘现场。
这也是世界首创的古沉船整体打捞工程,耗费3亿,但是却是非常值得,首先是因为船上文物众多,据初步估计便已超过8万件,目前更新的数据是应该超过10万件,这些文物以瓷器为主,包括福建德化窑系、江西景德镇窑系、浙江龙泉窑系等高质量精品,绝大多数文物完好无损。考古界人士表示,与这些瓷器年代、工艺相当的一个瓷碗,此前在美国就卖出了数十万美元的天价,而这里却是整船、成批地出现,由此可见价值不可估量!
其次是因为,它的出现不仅可以确定古代中国海上丝绸之路这段历史,对研究我国古代造船工艺、航海技术等都提供了典型标本,其搭载的文物也有可能解开“海上丝绸之路”的诸多秘密,因此专家认为其文物考古价值远远高于经济价值。
令人惊奇的是,这艘沉没海底近千年的古船保存相当完好,船体的木质依然坚硬如初。被海水浸泡800而不腐烂,专家揭秘原因:
首先是建造南海一号的材料为松干,俗话说“水泡千年松,风吹万年杉”,便是这个道理。其次是松木上刷了很多桐油,增强了扛浸泡腐蚀的性能。第三个原因是船体位于海面下20米深处,被2米多厚的淤泥覆盖,这些淤泥使得船体与外界隔绝,避免了被氧坏,后来的研究也表明,淤泥里没有生物活体,说明船体周围是一个缺氧环境。
这是一条满载的沉船,从我国的东南沿海港口装货后,在前往南亚、西亚地区进行贸易的途中沉没,沉没原因至今是个迷,其内部舱位的细节资料依旧不为人知,更奇怪的是,至今为止,船上只发现了动物骨骼,没有发现一具人类骨骼。
船内现存的货物以瓷器、铁器为主,有相当数量的钱币,还有一些金银铜器。
从沉船中挖掘出来的金器。
清理打捞出来的瓷器时人们发现,不少瓷器的底部都有人名样的文字:如“李长保”“李大用”“六哥”“林花”等,但对于这些名字究竟是对应船员、还是订户,或者其他,依然是个谜。船主身份和船员的生活状况同样无法确认,只能从货物判断船主是超级富商。目前发掘出来跟生活有关的线索仅有一条——一口因生锈而膨胀了的铁锅、及锅中存留的一块猪骨头。
“南海一号”已沉浮近千年,对大国盛世的迷恋、对国宝本身的好奇和窥探都让人们对它保持了极高的期待和猜想,期待它的身世、沉船原因、千年不腐等谜题早日揭晓。
这艘在海底沉睡800余年的古船,以世界首创的整体打捞方式重现人间,并入驻仿船造型、没有一根钢筋的水晶宫,经过10年考古发掘,黄金、瓷器等国宝得以再现,也同时说明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繁华。有趣的是,我们不仅可以亲见考古现场,还可以借助vr技术了解古代商船的运行轨迹和人们的生活场景。
水晶宫所在位置是海陵岛的十里银滩,这里的沙子特别细腻,严重建议逛完博物馆后去赤脚踩一踩这片沙滩,特别舒服,即便是冬天,海水也完全不冷。
这是海陵岛的标志性雕塑,留个影,期待千年沉船秘密彻底揭开的时候,我们还有机会回到这里再去听听它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