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words
太子/文学沙龙/佛学
《昭明太子集》,南朝梁代萧统著。萧统(501-531),字德施,小字维摩,梁武帝萧衍的长子,被立为太子,未及即位而卒,谥号“昭明”,后世又称“昭明太子”。萧统招集文人学士,编成《文选》三十卷,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文学作品选集。选编之外,萧统也著有《文集》二十卷,至宋末已佚,现存六卷,系后人辑刻,其中诗赋一卷、杂文五卷。《昭明太子集》抄录于《文澜阁四库全书》第1092分册中。
皇室中的“文学青年”木心先生在《塔下读书处》一文开篇即有些骄傲地写道:
我家后园的门一开,便望见高高的寿胜塔,其下是“梁昭明太子读书处”,那个旷达得决计不作皇帝,却编部《文选》的萧统,曾经躲到乌镇来读书。
位于乌镇的“梁昭明太子读书处”遗迹
萧统像
年轻的萧统曾跟随自己的老师沈约到乌镇读书,就此为乌镇留下了一处“梁昭明太子读书处”的胜迹,也为后人留下了很大的文学想象空间。
萧统是南朝梁武帝萧衍的长子,两岁时就被立为太子,入主东宫。渐渐长大的的萧统,一如人们的期望,一直聪睿过人,“五岁遍读五经,悉能讽诵”(《梁书·列传第二》)。长大后,更是 “数行并下,过目皆忆。每游宴祖道,赋诗至十数韵。或命作剧韵赋之,皆属思便成,无所点易”(《南史·列传四十三·萧统传》)。勤奋好学、天赋异禀的萧统即使是面对众人在宴会和祭祀上的刁难,也总是文不加点,每每有上品佳作,可谓才情卓绝。
《昭明太子集》内页
萧统的父亲萧衍是梁朝的创立者,早年与沈约、谢朓等人同为文学沙龙中人,在文学史上被称作“竟陵八友”;到了萧统,虽身为太子,但倾心文学,也是父亲那样的“文学青年”,并组织了自己的文学沙龙活动,“引纳才学之士,赏爱无倦。恒自讨论篇籍,或与学士商榷古今; 闲则继以文章著述,率以为常。于时东宫有书几三万卷,名才并集,文学之盛,晋宋以来未之有也” (《梁书·昭明太子传》)。
普通三年至普通七年 (522年-562年)间, 在萧统主持下, 以刘孝绰为主的诸东宫学士参与编选了《文选》三十卷。《文选》自成书以来,因其“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的选录标准,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重视,宋代甚至有“《文选》烂,秀才半”( 陆游《老学庵笔记》)的说法。
《六家文选》书影.明嘉靖十三年至二十八年(1534-1549)嘉趣堂刻清代重修本
萧统的父亲萧衍“舍道归佛”(《太平御览·道学传》),萧统或许也受到了父亲的这种影响,“素信三宝,遍览群经,乃于宫内别立慧义殿,专为法集之所,招引名僧,自立《三谛法义》”(《南史·列传四十三·萧统传》)。收录于《昭明太子集》中的《玄圃讲诗》一诗,记述了萧统的这一段钻研佛学的经历:
白藏气已暮。玄英序方及。
稍觉螀声凄。转闻鸣雁急。
穿池状浩汗。筑峰形嶪岌。
旰云缘宇阴。晚景乘轩入。
风来幔影转。霜流树条湿。
林际素羽翾。漪间赪尾吸。
试欲游宝山。庶使信根立。
名利白巾谈。笔札刘王给。
兹乐逾笙磬。宁止消悁邑。
虽娱惠有三。终寡闻知十。
《昭明太子集》书影.明末娄东张溥刻本
谢三宾旧藏《昭明太子集》.明天启元年(1621)张燮刻本
萧统在文学道路上一帆风顺,在感情的道路上却是坎坷曲折。因东宫之尊,他自小便被迫与亲生母亲丁贵嫔分开。入主东宫的萧统,常因为思念亲人而怏怏不乐,“太子性仁孝,自出宫,恒思恋不乐” (《梁书·列传第二》)。在母亲病逝后,他更是悲切欲绝,几乎绝食,在梁武帝的劝逼下才勉强吃一些蔬菜、水果。守丧期满之后,原本健硕的萧统不仅形销骨立,身体也是每况愈下。
《昭明太子集》内页
据传,萧统与一位叫慧如的尼姑相识相恋,但因地位悬殊,二人始终无法在一起。后来,慧如郁郁而终,萧统得知后也是伤心欲绝。他将慧如送给自己的红豆种下,经年之后,长成了一颗大树。“相思无终极,长夜起叹息。徒见貌婵娟,宁知心有忆。寸心无以因,愿附归飞翼”(萧统《长相思》)
萧统这样一位皇室中的“文学青年”,倾心文学,钻研佛学,天性宽厚,修养极好,“性宽和容众,喜愠不形于色”(《梁书·列传第二》)。无论在亲情中,还是传说的爱情里,他都是用情极深之人,如果天假以年,这位“文学青年”,或许会留给后人更多的文学艺术作品。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问题,请留言联系。
编辑制作 | 文澜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