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曾经三次拉拢蒋介石加入轴心国

轴心国这个词来自于二战时期,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结成的法西斯国家联盟,领导者是纳粹德国、意大利王国和日本帝国及与他们合作的一些国家和占领国。

null

轴心国漫画

名称源于1936年11月1日意大利法西斯独裁者墨索里尼在与纳粹德国达成协调外交政策的同盟条约。后不久对此评价的一次演说:“柏林和罗马的垂直线不是壁垒,而是轴心”,因柏林和罗马在同一经度线上,因此,后人就把法西斯同盟称为“轴心”,参加国称为“轴心国”。

1940年9月27日,德国、意大利和日本三国外交代表在柏林签署《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三国公约),成立以柏林-罗马-东京轴心为核心的军事集团。这个军事集团的成员被称为“轴心国”。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后,日本于5月25日宣布废除三国公约。同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投降,轴心国集团灭亡。

null

轴心国漫画

在中国的历史上,希特勒曾经三次拉拢蒋介石加入轴心国。第一次是在1937年以前,也就是中国全面抗战之前,中德的关系可以说是一个“蜜月期”。当时,中德之间的贸易频繁,中国大量向德国进口军火等重要物资,中国从德国进口的物资超过了日德贸易。中国前期对日作战的军火大部分就是来自德国,而德国还派专家到中国来进行指导,目标是为中国装备一百个德式师。

null

中德合作宣传画

这个时期,德国开始想把中国拉入到轴心国阵营。当时,这个阵营叫“反共产国际协定”。起初是德日先签订,一年后意大利加入,最终成为了轴心三国,主要目标就是针对苏联。当时,有人认为德日一开始是准备东西夹击苏联的。只不过后来人算不如天算,德日都改变了方向。德国先向英法挑战,日本全面侵略中国。当时国民政府的态度是支持反共。孔祥熙还暗示德国说,咱们中国跟德国一样,是“唯一的民族主义的执政党”,同样“有一个强力的领袖”,我们是肯定不会跟苏联搞到一起的。

德国一听这个表态,很欣喜,说那好,你们也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但是孔祥马上表示国民政府不会加入。蒋介石为什么不加入呢?蒋介石主要担心中国加入之后,日本就会借“剿共”之名对中国发起侵略。这是蒋介石第一次拒绝加入轴心国集团。而且没过多久,蒋介石与苏联签了一个《中苏互不侵犯条约》。这个条约在抗战爆发后为我国争取到了苏联的一些军事援助。第二次,抗战爆发之后,蒋介石一开始寄望九国公会,希望美国人英国人站出来说话。为此,蒋介石还打了淞沪会战。结果,这一战中国军队损失很大,国际社会也没起什么作用。这时候,德国跑过来,说你们要想跟日本谈判,找美国人英国人没用,只有我们德国人能说上话。但是这次谈判还没完呢日本就于1938年1月16日单方面宣布谈判结束,并且撤销对国民政府的承认。18日国民政府发表声明:“中国政府于任何情形之下,必竭全力以维持中国领土主权与行政之完整,任何恢复和平方法,如不以此原则为基础,决非中国所能忍受。”同时,中日两国互相召回驻对方大使。陶德曼调停中日战争的努力实际上已告失败。

null

蒋介石、罗斯福、丘吉尔

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正式签订,条约“承认并尊重日本在建立大东亚新秩序中之领导地位”。次年7月更是直接承认了汪伪政权,国民政府忍无可忍之下宣布对德绝交。1941年12月9日,我国正式对德、意、日三国宣战。

就算到了这个时候,希特勒依然希望拉拢蒋介石。1942年,德国有关方面引诱中国缔结《中德军事密约》,像第三次将中国绑在轴心国上。但得知希特勒想要中国“突攻印度,与德合作”的计划后,蒋介石感觉出异样了,6月18日,他在日记中写道:“对德国路线,勿再探索为宜?不如严令拒绝之。”这时候蒋介石打算的是打倒法西斯,实现战争胜利。为此,他和宋美龄还在当年2月访问印度,劝说英国和印度之间放弃矛盾,共同对法西斯作战。这时候希特勒却让中国“背盟”,攻打印度,蒋介石当然不会同意。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