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求雨“神技”铜器舞,被这个村整火了

逢年过节,艾庄鲁湾人就会操起铜器敲敲打打,热闹非凡,但铜器家伙可不是乱敲的,铜器舞的每一招每一式都有很大的讲究,不是任谁都上场都可以敲打的。2007年2月,艾庄铜器舞被列入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一种散落在民间的文化艺术,铜器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村民。

葛国桢 | 文

80%以上村民都会跳的铜器舞

最初是祭祀求雨用的

艾庄鲁湾村是一个只有1000多口人的小村庄,但80%以上的村民都能在铜器敲响时随乐起舞。

在表演铜器舞时,有的是夫妻,有的是父子,有的是兄弟,还有的一家几口人都上阵,就连正在上学的小姑娘也能跟着鼓点翩翩起舞。

许多村民一提起铜器舞就眉飞色舞,对铜器舞的渊源历史及其演奏技巧更是耳熟能详。

铜器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每到节日期间,人们经常会看见乡下人敲打铜器舞狮舞龙的场景,那真是震耳欲聋,节奏铿锵、旋律悦耳、气势磅礴。

早先的铜器敲打与祭祀求雨有关。

庄稼人对于雨水有着特殊的感情,风调雨顺就意味着生活美满,而一旦出现旱灾,则意味着生活无着。

在出土的殷墟甲骨卜辞里,有相当多的是祭雨卜辞。比如有一句叫做“舞,允从雨。”直接地说明了中国民间舞蹈与求雨仪式的关联。

传说,清朝的时候,中原一带天气大旱,庄稼歉收,老百姓吃了上顿没下顿。为祈求老天“开恩”降雨,许昌市建安区(原许昌县)艾庄乡鲁湾村人成立了一个铜器社,举办求雨仪式。

求雨时,他们先找一名偷水的人,称为“水倌”,又叫“码子”。

偷水时,“码子”要反穿羊皮袄,跑到村外水塘灌一瓶水。这时,人们敲锣打鼓地在后面追赶。

铜器越打越快,喊声越喊越大,一直追到“码子”把水偷回家,一瓶水洒到地上,再焚香、烧纸求神。

传说这种方法当时很灵验,求雨之后村里果真就下起了雨。后来再遇着天旱,人们就把这种求雨方式固定下来,有了“专职”的求雨人和求雨器材,铜器舞就这样慢慢形成了。

之后的求雨,村民又结合当时的民间艺术形式,在敲打铜器时加入了一些跑、跳的姿势,同时制定了三个固定的敲打谱系,即《铜器冒》《护心镜》《黑虎下山》。

敲打谱系节奏由慢到快,使铜器舞具有了阳刚之气。这种固定的谱系和风格后来就流传了下来。

流传过程中,虽有乐谱,但缺少指挥,敲打的时间和节奏都受到影响,敲打时间一长,就会有人乱了章法,跟着别人乱敲,使铜器舞的音阶混乱。

因此后来就出现了类似指挥的角色,举着一面小鼓统领大家,大家以他的鼓声为号开始或结束敲打。

铜器舞历经风雨

传到了“许昌舰”

1947年6月的一天,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向大别山挺进时路过许昌一带,鲁湾村铜器社组织了100多号人,轮流演奏铜器舞,为部队送行。

部队里有一位团长,观看了铜器舞以后,连声赞叹说:“此铜器能鼓我士气,壮我军威,好!”

在遭受自然灾害的年代,人们吃不饱,穿不暖,铜器舞表演也被束之高阁,逐渐被人们淡忘。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田野,农村迎来了多年不见的丰收年。

日子好了,村里人一商量,就自发地兑粮食、鸡蛋等,买回了新铜器,这才又重新敲响了铜器。

经历了不同时代的风雨,铜器舞早已经不局限于当初的求神了。

逢年过节,或是有喜事,再或者是小麦丰收时节,大家伙也喜欢把铜器家伙抬出来敲敲打打,一边敲打一边翩翩起舞,抒发人们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激情。

尤其是今天,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村民们的乐呵劲儿越来越高,铜器舞也就越舞越欢,成为村民自娱自乐、庆祝丰收的舞蹈。

2016年5月29日,中国054A型导弹护卫舰“许昌”号(舷号536)在黄埔造船厂下水,次年在海军南海舰队湛江某军港入列。

为进一步增加“许昌舰”的许昌元素,“许昌舰”派出十余名官兵来到许昌学习铜器舞。

鲁国栋等人用了10天时间,不分昼夜,将艾庄铜器舞倾囊传授给了“许昌舰”官兵。经过他们的勤学苦练,如今“许昌舰”官兵在外出交流时已经为国内外人士表演铜器舞了。

绝妙的铜器舞

竟是村民从小自学来的

每当铜器社跟舞龙、舞狮队一同比赛或表演时,铿锵有力的锣鼓声传遍整个村庄,到处都充满了喜庆的气氛。

但实际上,鲁湾村的人从来都没见过关于铜器舞曲牌的文字记载,也从来没人把铜器舞的曲牌用文字记载下来,他们都是从小经过耳濡目染而学会的。

原先,铜器舞用的是铙、大钹、大锣、鼓等比较沉的铜器,舞蹈动作多以挑水、锄地等农村常见的生活场景,参加演奏的只限于男人。

后来,妇女开始加入到铜器社里,演奏时除了铜器之外,又加进了弓子锣、油梆、小钹等小型乐器,专为女性设计制定了柔美、活泼、灵巧的舞蹈动作。

铜器舞每组表演人数一般不少于30人,起舞时,火铳轰鸣,鞭炮不断,随着锣鼓节奏的疏密和力度强弱,表演者走出不同舞步,变换各种画面。

高潮时抛槌、举锣、飞镲、扬拨,边打边舞,舞姿古朴典雅,粗犷奔放,气势恢弘。

铜器舞在表演时,执鞭子鼓者站在中央,一手执三四尺长的鼓把,将鼓举于头顶,一手拿鼓槌用力击鼓,他是全队的指挥和灵魂。

围绕着鞭子鼓的是弓子锣与小镲,表演者肩背竹弓子,锣吊在竹弓子前端,饰有花花绿绿的绸子,敲打起来弓子忽闪忽闪,再加上垫步、八字步、十字步等步法,比秧歌、腰鼓更有一番活泼、花哨的美。

最外围是打铙、敲大鼓(当地称之为大擂子)、大锣者,这些人位置基本固定,手却没闲着,打到酣处,便将鼓槌抛向空中再接住。

打大铙者,将两扇铙举过头顶,翻些花样,称之为亮铙。要知道,一对大铙可达 15 公斤重。

正因为有这些绝活,艾庄乡铜器舞的名声越传越响,建安区、禹州市、长葛市三地交界处乡村村民的日常生活中,庆祝丰收、逢年过节、新婚嫁娶都离不开它……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葛国桢,河南鄢陵人,许昌人民广播电台编辑、记者,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政协文史资料撰稿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出版有文集多种,曾获全国报告文学优秀作品奖、河南省“五个一工程”作品奖、中国乡土文学奖等。

豫记版权作品,转载请微信salome1203,或者微博私信“豫记”,投稿请发邮件至yujimedia@163.com

"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