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的几种主要装订形式

古籍的装订形式,可分为两大类型:一是雕版印刷之前对卷子的装订,一是雕版印刷以后对册页的装订。

古籍的装订形式,大体而言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因此对鉴定版本是有参考价值的。

古籍的装订形式,可分为两大类型:一是雕版印刷之前对卷子的装订,一是雕版印刷以后对册页的装订。

从纸张普遍使用,到雕版印刷盛行之前,我国的书籍主要是书写在整幅的纸上,称作卷子。根据需要,也可把几幅卷子连在一起,成为较长的卷子。卷子的装订有两种形式,一是卷轴装,一是经折装,或称梵筴(读如册)装。我国古代的书写习惯是竖行,从右向左书写,故卷轴装的轴装在卷子的左端。由于卷子的右端在最外层,容易磨损,故在这一端往往留出一段,用纸或罗、绢等包起来,以起保护作用,这段被包起来的部分称作褾,也叫包头。包头中端装一丝带(也可用别的质料),以便把整个卷轴捆扎起来。其形式和今天装裱的字画手卷是基本一样的。至于经折装,则是将卷子一反一正的来回对折,再在两端施以夹板,这是佛家经典的传统装订形式,故称经折或梵筴装。《隋书·经籍志序》说:“炀帝即位,秘阁之书限写五十副本,分为三品:上品红瑠璃轴,中品绀瑠璃轴,下品漆轴……”可见其时书籍的装订形式主要是卷轴装。

卷轴装

卷轴装

经折装

经折装

雕版印刷盛行以后,由于书籍是单面一页一页印刷,故把这些册页装订起来就成了新的课题。大体上说,对册页的装订基本有三种形式:一是蝴蝶装,二是包背装,三是线装。

蝴蝶装的方法是,把书页从中缝向内对折,即把有字的一面折在一起,形成两个一面有字、一面无字的单页,然后再把书页从打折的一侧黏连在一起,外包书衣,就是蝴蝶装。

蝴蝶装

蝴蝶装

这种装订的特点是:打开有字的一页,可以看到整版文字。第一页文字和第二页文字之间,隔着第一页的一面白页和第二页的一面白页。换句话说,全书文字不是连贯的,而是每隔两个空白面才见文字。由于这种装订的折页方法,是从中间对折成两个单页,好像蝴蝶的两个翅膀,又由于装订时恰恰又以这对翅膀为单元,顺次粘连,故称这种装订方法为蝴蝶装(一说因为第二条两个空白面像蝴蝶展翅,故名)。宋版书除佛经外,基本都是蝴蝶装。现在有些地图册、画册等,为了图和书面完整,其装订方法和蝴蝶装很相近,只是现代是两面印刷,看不出那两个空白页罢了。

包背装的装订方法可说和蝴蝶装正相反:它是把书页从中缝把有字的一面向外折,形成一个两面有字的双页,再从形成两个单页的一侧黏连,然后包以书衣。

包背装

包背装

这样装订的结果是:打开一页,只能看到一版的半版文字。全书文字是相接不断的。书页是双的。元刻和前期的明刻基本都是包背装。从外型看,除了书页是双的外,已和现代的平装书很相似。

线装的折页方法与包背装相同,只是不再用浆糊黏连,而是把书页从装订的一侧穿好纸捻,切齐,再加上外封,用线来装订。线装书根据打孔的多少,可分为四针眼装、六针眼装等。后期的明刻和清刻本,基本都是线装。线装简便,实用,是古籍最后—种装订形式。

线装

线装

古籍还有其他一些装订形式,如旋风装等,但不普遍,没有代表性,这里就不谈了。

装订形式是古籍的外在形态,有助于结合其他因素判断古籍的刻印时代。不过,在利用这一因素时,要切实注意是否经过后人改装。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