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量化历史研究”第295 篇推送
印度语言分布图
(图片来源于网络)
自1757年东印度公司控制了孟加拉省后,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一直持续了190年。长期殖民除了给这个国家政治和经济上的影响,在教育上又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印度一国使用了超过1600种语言,其中22种被广泛使用,且获得了官方认可;现代印度的各邦边界即是依据地区语言使用情况而确定,印度也因此成为语言研究者的重要素材。
Tarun Jain于2017年发表在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上的“Common Tongue: The Impact of Language on Educational Outcomes”一文,就通过印度诸邦的形成过程,检视官方语言政策对教育发展的影响。作者发现,相对于语言不匹配地区(大语种与官方语言不同),语言匹配地区的识字率、中学完成率以及识字率高18.0%。而1956年南印度各邦基于语言界线重组,使地区大语种与官方语言相匹配后,此前语言不匹配地区的教育绩效随之追上,反映了政治重组可以削弱历史上不匹配的语言政策的影响。
使用统一语言可以降低沟通成本,促进教育以及经济发展。殖民时期,尤其是南印度,由于各省边界的划分未考虑语言使用情况,有些地区的教学语言与多数学生的母语相同,有些地方则不同。作者假设,若使用母语教学完成正式教育的成本更低的话,那么语言不匹配的地区长期下来教育绩效会更低。如果一个地区多数人所说的母语与省的官方语言(也即教学语言)相同,那么就是“大语种地区”(majority districts);如果母语与官方语言不同的地区,就是“小语种”地区(minority districts)。
由于1956年的边界重组浪潮只发生在南印度,鉴于教育数据的完整性,作者将研究范围限定在现代南印度各邦。作者基于印度十年间人口普查(Census of India)的地区级面板数据,利用1951、1961、1971、1981、1991年所编数据展开研究。其中,后四个年份的地区数据记录了人口特点,比如识字状况、教育成就、生活来源等,还有地区层面的学校和大学数量。数据集共产生335个观察对象(67个地区,每个地区从1951年到1991年每十年观察一次,共观察5次),67个地区中有22个是小语种地区,分布见图1。
图1 “大语种”和“小语种”地区
为了验证上述假设,首先检视了历史上的小语种地区是否教育发展一直较差。作者利用以下方程式进行估算。其中,yit 代表结果的对数;minorityi是指示变量,如果地区i是小语种地区,指示变量即为1,否则就是0 。
是主要系数,代表各邦重组之前成为语言不匹配地区的边际影响。
结果显示,识字率系数为负,整体识字率是-0.198,乡村地区为-0.225。小语种地区相较于大语种地区,整体识字率和乡村识字率分别低了18%、20.1%,中学完成率和入学率则分别低了25.2%和28.3%,大学毕业率低了28.3%。随着教育程度提升,二者差距随之增大,这或许是因为到下一个阶段入学学生更少。这证明历史上语言不匹配对现代教育发展有持久影响。由于上述结果可能为遗漏的变量所影响,作者进行了三个稳健性测试。首先。作者利用上述等式,对37个相邻的大、小语种地区。结果显示,历史上为小语种和大语种的地区,在教育成就(包括识字率、中学完成率、大学录取率、毕业率)上存在更大和更精确的差异。
其次,由于上述结果可能体现的是小语种地区和大语种地区的文化差异而非语言差异,因此作者又利用“语言间的距离”(地区大语种与教学语言之间的距离)这一尺度进行测算。结果显示,在小语种地区,语言距离的微小增加,都会降低识字率和中学完成率(分别是-0.035和-0.062,二者p<0.05)。同时,语言距离对基础和中学阶段的教学,相较于更高阶段的教学,具有更大、更精确的影响。这说明语言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育早期阶段,那时母语教学更为重要。
图2 语言距离结构图
再次,作者又进行了第三个测试,考察多数人使用小语种的地区,相较于语言匹配的地区,发展是否更差。作者假设,更分化的小语种地区(比如更少的人说官方语言)相比其他地区教育成就更低,为此重新提出一个估算方程,用于区分语言更加分化的地区(大语种为多数居民所使用)和语言更为匹配的地区(大、小语种的使用者数量相当)。结果显示,多数人说小语种的地区教育成就更低。因此,1951年那些语言更加分化的地区在后独立时代,有着更差的教育表现。这显示语言不匹配对教育发展有着持久影响。
进一步,作者检视了语言可能影响教育成就的各种机制。尽管很难用数据指出精确的途径,但是作者排除了职业选择、商业网络、公立学校规定(provision)以及跨区域迁移(小语种地区的人到大语种地区学习)等因素对教育成就的影响,从而说明决定教学成就的是学校内的基本要素,比如教学媒介。
随后,作者验证了1956年的政治重组扭转了历史缺陷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实证发现,边界重组后,小语种地区较之大语种地区在各方面有更高的增长率,识字增长率高了36.9%,中学完成增长率高了55.6%,大学入学和毕业的增长率分别高了60%和50.9%。边界重组后,小语种地区与大语种地区的识字差异在缩小。然而,小语种地区的教育水平到1991年才与多数地区一样,或者是在两代人以后。因此,政治影响教育的过程是长期的,需要持续的制度安排予以作用。
最后,作者给出四点提醒:第一,文章尽管分析了语言不匹配的影响,但并不意味着可以轻易被推广到所有情境。尽管基于制度特性,上述结果可能适用其他语境,但研究者应对此保持谨慎,勿轻易延伸到其他语言、国家、教育水平或系统;第二,文章通过学业完成率来检视教育水平是由于资料限制,无法基于其他结果变量(如科目选择、测试成绩、收入等)估算语言不匹配的影响;第三,文章并未勾勒出一个语言影响教育的综合模型。由于缺少开展实验的综合性机制或能力,作者无法评估具体政策对提高学生成绩(比如多语教学或者在一个地区内通过母语筛选学生)的影响;第四,文章并未解释双语、多语以及语言转换现象,尤其是在上个世纪使用英语更为普遍的情况下。
尽管如此,文章对认识印度新邦的形成依然有启发意义。1971年后,许多联邦属地(中央直辖区)转变为正式州。更重要的是,三个新邦——恰蒂斯加尔(Chhattisgarh)、贾坎德邦(Jharkhand)和北阿坎德邦(Uttaranchal)——2000年基于文化差异从更大的州独立出去;泰伦加纳邦(Telangana)2014年从安得拉邦(Andhra Pradesh)分离出去。基于共同语言形成的新邦,教育发展可能会更好。
文献来源: Tarun Jain, 2017, “Common Tongue: The Impact of Language on Educational Outcomes,”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Vol. 77, No. 2.
轮值主编:熊金武 责任编辑:彭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