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底峡尊者为何赞美西藏的水与花朵?

null

节选自帕绷喀大师《掌中解脱》:

关于供品,如果自己饮食十分充足的话,食物的“荐新”应该选择最好的来供,而不是选那些腐烂的酥糕和枯黄的菜叶。我们大多将好的酥油和糌粑留给自己享用,而将不好的部分指定为“供面”和“供油”;这样做不等于把自己的福德全都扫光了吗?(帕绷喀大师同时指出:因为酥油灯供的是光明而不是酥油,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酥油略有变质是可以用的。)

那些离事专修,资财匮乏的人,也不必因为自己没钱供养而感到沮丧。如果有足够的信心,供品随处可得。阿底峡尊者曾说:“藏地所有的水都具足八支[1],因此,在藏地单供净水即可。”又说:“如果印度有这种报春花的话,我会用黄金去买来供养。”

如果我们得不到别的供品,单供净水也能积集很大的福德,八支的每一支都能产生一种功德。按照我大宝师长的说法,如钦·绛贝央(妙音)[2]的《俱舍论释》中所说:

清凉甘美轻、柔纯无臭味,

饮不伤喉胃,具足八支水。

供“清凉”水有戒律清净的功德;供“甘美”水有获得胜味[3]的功德;供“轻”水有身心堪能[4]的功德;供“柔”水有心相续调柔的功德;供“纯”水有神智清明的功德;供“无臭味”水有净障的功德;供“不伤胃”水有身不生疾的功德;供“不伤喉”水有语音和雅的功德。

杰珠康巴·格勒嘉措起初住在色拉孜茅篷的时候,没有家具和日常用品,一贫如洗,就连供水的碗都没有。当他需要供水时,就将自己的饭碗好好地用水洗干净,然后用它来供水;当需要用它来吃饭时,他便向三宝“借回”,饭后又将之洗净再供净水。

其它可以供养的东西,如夏季时盛开的鲜花,上等的树木、水果,澄净清凉之水等等,均可用心观想取来而做奉献。我的大宝师长说:我们也可仿效赤·达波彩沛(增寿)的行持,供养前先诵《供养云陀罗尼》加持,供养之后做回向善根等。因此我们手里没有供品没有关系,重要的是要有信心。

在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单单奉献一些水、花等意想的供品就可以了,而将实际的财物设法地积存起来。这种思想将会使他投生在饿鬼等恶趣中!所以,当我们有实物时,应该选择最好的来供。舍事专修的出家人等也许会想:“我没有财物供养也无妨,有道是:出家人当以修行供养为主,所以我只做修行供养就可以了。”从而一点也不做财物的供养,这种想法会使他今后每一生中都无东西可供。

当我们仅有指头大小的食物和半枝供香时,却仍能以虔诚的心将它们用于供养的话,那么我们的福德就会渐渐地增长,最终能奉献极大的供养,就像格西朴穹瓦一样。格西朴穹瓦曾亲口说:“我最初供的是甘松,气味辛辣;后来有四合长香可供,气味甘美;现在供的是沉水香和乳香等,气味香馥。”据说此师每配一次香供养,需花费二十二两黄金。

又有一些人说:“我是有证悟的人,菩提当在修持中求,靠那些外相是不能成佛的。”这表明他们对佛法的理解极为贫乏!那些登地的菩萨尚需化身千百万,以百臂、千臂等经劫供养诸佛,何况你我之辈?认真想一想这个道理,然后我们应该用现在仅有的这个身体,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做供养。

——————————

[1] 优质水的八种特点。

[2] 十三世纪时西藏著名佛学家,他所作的《俱舍论庄严释》是西藏《俱舍论》研究方面的典范之作。

[3] 佛的三十二相之一。《现观庄严论》中说“非胜现胜味”。

[4] 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解释说“又能障碍乐断烦恼、烦恼品摄内身粗重,若勤功用断烦恼时,其身重等不堪能性皆得遗除,身获轻利,名身堪能;如是能障乐断烦恼、烦恼品摄内心粗重,若勤功用断烦恼时,爱乐任运攀缘善境不堪能性皆得遣除,心于所缘运转无滞,名心堪能。”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