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艺术的极致——舞台美术

随着戏剧艺术在国内的兴起,舞台美术也慢慢地进入人们的视野。 虽然如今舞台美术依旧是一个“小众”的存在

随着戏剧艺术在国内的兴起,舞台美术也慢慢地进入人们的视野。

虽然如今舞台美术依旧是一个“小众”的存在,但不可否认的是,舞台设计的艺术造诣已经超出了想象,远远不仅是写实的“布景”,而是可以穿梭其中的“空间艺术”。

 乔治·西平《小丑的游戏》,戏剧舞台,2012年 



 舞美泰斗——拉尔夫·科尔泰

对于舞美界来说,2018年12月16日是一个沉痛的日子。世界级舞美大师、戏剧导演拉尔夫·科尔泰(Ralph Koltai)在这一天离世。他是半个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最有影响力的当代舞台设计师之一,同时也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犹太艺术家。

他从一名二战硝烟中的逃生者,到从事舞台、服装设计,并沉迷于装置艺术,甚至对摄影也有很深的造诣。各艺术领域的涉足为他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素材以及充沛的创作灵感。

拉尔夫·科尔泰

在访谈纪录片《打破边界: Breaking the Boundaries》中,科尔泰说:“我毫无疑问是一个艺术家,只是刚好工作的领域在剧场而已,然而这一干就是65年,设计了250多部作品。如果让我重新选择,我也许会成为像安东尼·卡洛一样的雕塑家……”

拉尔夫·科尔泰《皆大欢喜》,戏剧舞台,1967年

科尔泰的自我认知是准确的,他不单单是一名设计师,也是一位艺术家。在他的舞美设计中,不乏大胆的创作元素和天马行空的设计思维。他的作品常利用直观形象批判特定事物,极具讽刺意味。

在1983年《士兵的故事》的舞美设计中,科尔泰通过运用女性形象,将其分割成三个部分:胸部、嘴唇及下肢。同时接收不同角度、不同颜色的透射光作为气氛转换的烘托。视觉画面有非常强烈的立体主义风格,而透过设计表面,科尔泰的真正用意则是批判18世纪军队虐待凌辱妇女的罪行。

拉尔夫·科尔泰《士兵的故事》,戏剧舞台,1983年

科尔泰还把现代工业元素加入到了舞台上,戏剧《夏日惊魂》和《霍夫曼的故事》就是典型的“工业风”设计。他做舞台美术的理念就是视觉第一。科尔泰的一个特别之处就是先确定舞台构造及设计元素后,再让导演根据剧本去适应他的舞台空间。最后再结合剧本,把钢铁、塑料、玻璃等工业元素适当地融合进场景中。他的这一设计形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全球范围内的舞台设计。

拉尔夫·科尔泰《夏日惊魂》,戏剧舞台,1998年

拉尔夫·科尔泰《霍夫曼的故事》,戏剧舞台,1994年

在他的舞台艺术生涯中,先后为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国家剧院、东京文化宫等世界一流剧院设计过252件舞美作品。上世纪60年代,他把“戏剧性概念”引入英国舞美界,并深入发展了他独到的舞美形式,为现代舞台设计的发展开创了多重理念。作为半个世纪以来对全球舞台影响最大的人,他的作品迄今为止还被青年设计师们所膜拜、学习。

拉尔夫·科尔泰,《星际》,戏剧舞台,1990年

 一代宗师——李名觉

舞台美术是一门小众的艺术,出生于宁波显赫门第的李名觉(Ming Cho Lee)在国际舞美艺术界享誉盛名。李名觉在耶鲁大学戏剧学院任教超过50年,其作品对美国舞台设计具有深远影响。2002年获得美国国家艺术勋章,转年再获托尼奖终身成就奖,身为华裔的他,为祖国争足了光彩。

李名觉

李名觉曾为很多西方经典剧目作担任过舞美设计师: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理查德的《厄勒克特拉》等。作为老一辈舞美艺术家,他精致的舞台设计模型让人叹为观止——几乎可以依据模型的比例放大,然后搬上舞台。

李名觉《厄勒克特拉》,戏剧舞台模型,1964年

“1964年8月11日,纽约莎士比亚节的迪考拉特露天剧场开演索福克勒斯的《厄勒克特拉》,布景由34岁的李名觉设计,一个多层面的伸出型舞台,管状格子结构上悬着四块质感很强的寓意性布景断片。这一布景标志着美国舞台设计的一个转折点。”

——阿诺德·阿伦送

李名觉的舞台特征非常明显,在他的影响下,美国戏剧从二维平面发展成了雕塑的立体形式。


李名觉《培尔·金特》,戏剧舞台,1969年


李名觉《唐璜》,戏剧舞台,1979年

拼贴手法是李名觉的另一大特点。刚开始,拼贴只是整体布景较为次之的组成部分。但是随着想法的转变,李名觉开始广泛在空间中运用拼贴手法。在纽约莎士比亚艺术节中,戏剧《毛发》中的拼贴成为了其主要设计概念。


李名觉《毛发》,舞台设计手稿,1967年

 风格大家——乔治·西平

 

“如果你想为自己躲入梦想找一个借口

就去为舞台做设计

特别是为歌剧做设计

你自己几乎可以完全从实际的戏剧性行动

和叙述性之中解脱出来

而获得自由”

——乔治·西平

乔治·西平(George Tsypin)作为国际舞台美术设计大师,与李名觉和拉尔夫·科尔泰并称为“舞美三巨头”。乔治·西平1953年生于哈萨克斯坦,1977年毕业于莫斯科建筑学院。在辞去建筑师工作后,便来到美国开始了他的舞台生涯。


乔治·西平

早在80年代,当代舞台设计就已悄悄发生了变化,一种新的舞台设计风格逐渐形成,他被冠以意象主义、解构主义等后现代称谓。乔治·西平就是走在变革浪尖上的人,身处国际设计领域的最前端。

乔治·西平为美国各大剧院工作过,上世纪90年代末期,他便开始把自己的工作内容拓展到话剧、影视、音乐剧、装置艺术的设计理念与设计制作等多个领域。 


乔治·西平《Factory invisible city》,戏剧舞台,2010年



乔治·西平《指环王》,歌剧舞台,1995年

乔治·西平是一位立足于生活本身的艺术家,很多设计都来源于所处的生活环境。他用空间表达着对世界的认知以及内心的语言。在西方人家喻户晓的德国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中,西平放大了舞台设计对空间的无限想象,并强调歌剧舞台设计的生长点就在于空间本身。


乔治·西平《尼伯龙根的指环》,歌剧舞台,2000年

相对于话剧舞台的狭窄束缚,乔治·西平更偏爱歌剧舞台的自由灵动。随着音乐的变化,舞台的布景和装置也可以跟着变化。在歌剧中,空间设计和音乐是直接相联系的。它不仅仅是简单地陈述一件事,而是更注重传达一些文本之外的讯息。同时,对于创作的尺度而言,歌剧为舞台空间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


乔治·西平《威廉·退尔》,歌剧舞台,1990年


乔治·西平 《罪恶之城》,歌剧舞台,1996年

而让乔治·西平大放异彩的一场“大制作”莫过于2014年的索契冬奥会开幕式。区别于传统开幕式恢宏大气的官方特色,此次开幕式充分彰显了设计者的个人风格。


乔治·西平《索契冬奥会开幕式》,2014年

越来越多的戏剧舞台把多媒体作为重要的表现手段,乔治·西平认为:剧场中没有比空间更有力量的形式,多媒体也不例外。多媒体投影作为一个附加条件,并不能成为舞台的主导,这些平面的东西一旦被过度使用,舞台空间将会失去意义。 

 空间魔术师——约瑟夫·斯沃博达

 

“当我独自坐在剧院里,凝视着它空荡荡的舞台的黑暗空间时,我经常被恐惧所抓住,这次我不会穿透它,我总是希望这种恐惧永远不会让我失望。 没有一个无休止的寻找创造力的秘密的关键,没有创造。有必要总是重新开始。这是美丽的。”                          

——约瑟夫·斯沃博达


约瑟夫·斯沃博达

捷克舞台美术家约瑟夫·斯沃博达(Josef Svoboda)是一位伟大的“戏剧空间的魔术师”,他的舞台设计的魅力在于由“凝固的音乐”和光的流动传达出戏剧的诗意。他的作品已超过500个,其艺术活动范围从波士顿到莫斯科,几乎遍及欧美各个戏剧中心。


约瑟夫·斯沃博达舞台设计作品

斯沃博达善于利用光柱、光幕和光墙等手段,仅仅依靠纯粹的灯光便表现出了写意的氛围 。斯沃博达所使用的灯具由他自己的团队打造,从而可以产生满足自己要求的灯光。

1960年作品《海鸥》,其灯光使用就非常出色。斯沃博达在黑幕封闭的舞台上营造出充满阳光的花园效果,一共动用了十条光幕,分别置于舞台深处的不同方位,并在光幕下放置几簇树枝。光幕表现出阳光透过树枝挥洒而下,如夏季的花园一般灼热而浓烈,完美诠释了契诃夫戏剧的诗意氛围。


约瑟夫·斯沃博达《海鸥》,戏剧舞台,1960年



约瑟夫·斯沃博达舞台设计作品

斯沃博达认为,抽象的技术表现形式将舞台设计仅仅停留在表层意义上,舞台设计只是表现戏剧的手段而不是目的。作为舞台美术师,应该善于调动和组合与戏剧相关的各种元素并形成综合性的戏剧效果。比如尝试将舞台与电影、幻灯、动态特效等技术手段相结合,以加强戏剧的表现力度。


约瑟夫·斯沃博达舞台设计作品

斯沃博达还提出“心理造型空间”的概念,这是戏剧综合效果的集中体现。“心理造型空间”强调舞美设计的空间要配合剧中人物的动作和心理,随着他们的变化而变化,使戏剧的时空、动作成为有机结合的整体。


约瑟夫·斯沃博达舞台设计作品

舞台空间艺术与人(演员)直接产生了联系,并出现在同一“画框”中。舞台艺术不单单只依靠视觉来感受,当人们观赏一出歌剧的时候,在看到演员与舞台产生关系的同时,便也能感知到舞台艺术除视觉以外还有更多的沉浸感受。面对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空间作品,还有近年来兴起的沉浸式艺术,这些都无疑都是一种别具一格的艺术体验。 




作者 / 漆幸莹

原载 / 时尚芭莎艺术

感谢 /《时尚芭莎》艺术部

|    你  可  能  对  以  下  内  容  感  兴  趣    |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