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流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秦汉时期,以商周时代的器物最为精美,西周是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不仅造型奇特、纹饰精美,而且在青铜器皿的腹部、底部或盖部等位置铸刻有记事性的铭文。铭文的内容、形式、数量,甚至书体等方面取得的成就是前代所不能达到的。西周金文按照历史的演变顺序及其不同时期所呈现出来的艺术特点可以划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包括武、成、康、昭四个王世;中期包括穆、恭、懿、孝四个王世;晚期包括夷、厉、共和、宣、幽五个王世。
一、西周早期铭文的殷商情结
西周早期,是商周书法艺术的交汇、融合和发展阶段,此时的金文有商人书法的延续,有摹拟商人的作品,原始象形符号的简化与书体的规范在同时进行,此时的金文还表现出或多或少的“殷商情结”。从铭文内容来看,仍有一定数量的氏族徽号铭文和庙号铭文。
【商卣 西周早期 现藏于陕西周原博物馆】
商卣,西周早期的青铜器,是盛酒的一种器皿。整体呈椭圆体,腹部外鼓,盖钮作花苞,饰蝉纹,提梁两端饰圆雕龙头,巨角圆目,造型简洁。器、盖同铭,铭文内容与商尊相同,唯行款稍异,铸五行三十字。其铭文大意是说庚姬(疑是商的妻子)受到了帝司赏赐的诸般物品,商为此作器,用来祭祀谥号为“日丁“的父亲。商卣文字大小不一、造型奇特,带有浓重的象形意味。铭文最后一字屡见于商末周初彝铭,应为作器人商的氏族徽号。
【商卣铭文拓片】
【折觥 西周 现藏于中国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折觥,国宝重器之一,1976年出土。觥体呈长方形,前有流,后有鋬,分为盖与器身两部分。盖的头端呈昂的兽形,高鼻鼓目,两齿外露,长有两只巨大曲角,两角之间夹饰一个兽面,从头顶处开始在盖脊正中延伸一条扉棱直到尾部,颈部这段的扉棱做龙形,两侧各饰一条卷尾顾首的龙。盖的颈部以下,也就是不再昂起而接近水平的部分,装饰有一个饕餮纹面,在饕餮的头端加铸了两只立体的兽耳。
【折觥铭文拓片】
折觥的盖部铭文铸在盖内,器身上的铭文铸在内底部。器、盖同铭,惟有行款稍异,共计六行四十字。这是一篇记事铭文,铭文大意为:王下令贶折,折受到封赏很感谢,折作觥器,还说这是王用于祭祀的器物。此铭表面上以沿袭模仿商人风格为主,而圆转处的款曲柔弱,却为商代金文所为。文字笔画肥美,多有尖状肥笔,如“王”、“父”、“土”、“十”等字,其形如刀或蝌蚪,具有强烈的游动意味,婉转多变,憨态可掬,和殷商甲骨的方笔形成明显的对比。
二、西周中期铭文的庙堂气象
西周中期以后,“篆引”迅速地成为主流风尚,精品不断出现,标志着大篆开始走向成熟。西周中期的铭文逐渐脱离了商代和周早期的风貌,用笔上的肥美逐渐变为以线为主的中锋,象形和装饰意味也渐渐消失。方圆笔兼用,字形渐方,端庄匀称,章法谨严,通篇美观。至此,西周铭文书法的风貌基本形成。
【史墙盘 西周中期 现藏于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墙盘,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因墙在周朝做史官又被称作“史墙盘”,1976年出土于陕西扶风(今宝鸡市扶风县),现藏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该盘造型巨大,底部铸有铭文284字,腹和圈足分别饰凤纹和兽体卷曲纹,雷纹填地,圈足有折边。铭文前段颂扬西周文、武、成、康、昭、穆、共(恭)七代周王的功绩,后段记叙微氏家族高祖、烈祖、乙祖、亚祖、文考和做本盘者自身六代的事迹。墙盘所记述的周王政绩与司马迁的《史记·周本纪》中的内容非常吻合,关于微氏家族发展史部分的内容则并不曾见于现在已知的文献,填补了西周国史微子家族的一段空白,属于重要的历史资料。
【史墙盘铭文拓片】
三、西周晚期铭文的式微荒率
西周晚期的铭文多长篇巨制,内容多册命套语,有不少关于战争、土地诉讼等方面的内容。器铭多为韵文,文辞华丽,盛行“万年无疆”之类辞句。其字形结构一反常见长方形纵势,而呈扁方形的横势,点画不讲平整,错落摇曳;结字重心下移,章法潇洒自然,总体给人活泼跳跃的艺术感,生气勃勃,是匠心与自然的巧妙沟通和融合。
【师同鼎 西周晚期 现藏于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西周师同鼎,通高34.5厘米,口径34厘米,腹围102厘米,重11千克。1981年陕西扶风下务子村出土。立耳,平口,深腹,圜底,蹄足。口沿下饰一周重环纹和凸弦纹,耳外侧两道凹弦纹。腹下三足有明显的分模线,当中铸阳纹双三角形。
【师同鼎铭文拓片】
腹内壁有铭文7行54字。师同为器主名,官职师氏。铭文大意为:师同从某大臣征伐鬼方,斩杀并俘获了一批敌人,得到车马五辆、大车二十辆、羊一百只等战利品,又将缴获敌人的铜豆、鼎、铺等用以铸成祭祀用的铜鼎,子子孙孙永宝用。师同鼎铭文中记述师同在一次战事中俘获战利品青铜器120件,有金胄、戎鼎、铺、剑,这些都是北方少数民族使用的常见青铜器,足以说明当时戎人生活中青铜器已相当普遍,这就证明戎人非一般人所想象的那样原始,他们有较先进的文化。同时说明戎人是以战车和辎重车配合作战的。因此,这篇铭文对研究西周中晚期的历史、西周王朝同北方少数民族的关系等提供了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