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施立学 宋思远
本文节选自《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我国有56个民族,
而不少民族都有自己的代表性舞蹈,
比如傣族有优雅的孔雀舞,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藏族有火热的锅庄舞,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苗族有芦笙舞,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今天,知力君要给大家介绍的
则是朝鲜族的象帽舞。
象帽舞起源
作为一种传统的娱乐形式,象帽舞历史源远流长。相传在古代,农耕的朝鲜族经常受到虎猪(野猪)熊狼之类野兽的伤害,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朝鲜族人民就把大象毛插在帽子上,随着人的耕作而上下左右摇摆,虎狼等野兽受到震慑,真有点像今日乡间田野,扎几个草人吓唬偷食谷物的鹰雀。咦,那个时候东北有大象吗?大象可是热带或亚热带的罕有之物。再说,大象毛从何而来?大象浑身绒绒的细毛和稀疏的几根长毛,抗得住跳象帽舞的人制作象帽时又薅又拽吗?
东北远古真的有“大象”。这大象,一说叫披毛犀。披毛犀又名长毛犀牛,全身披满厚厚的毛,是一种已灭绝的犀牛,腔齿犀属,平均体长3.5米,肩高约2米,体重平均1.8吨。披毛犀有两只扁平的角,冬日,可以推开雪来吃草。披毛犀有一层厚厚的皮毛及脂肪,足以抵挡来自西伯利亚的凛冽朔风、滚滚寒流。虽然披毛犀是最晚灭绝的史前犀,但灭绝年代至今已有10000年。一说这种大象为猛犸象。猛犸象又名毛象(长毛象),是一种不畏惧严寒的动物。它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象,其中草原猛犸象体重可达12吨。猛犸象身高体壮,大头大嘴,还有一对弯曲的大门牙。一头成熟的猛犸象,身长达5米,体高约3米,门齿长1.5米左右。它身上披着黑色的细密长毛,皮很厚,且具有极厚的脂肪层,厚度可达9厘米。
仿制的猛犸象(图片来源/Wiki)
也有人说象帽舞源于朝鲜族在猎取野兽等食物后,甩动发髻以示庆贺的一种表达形式。无论怎样,象帽舞已发展成为一种综合性的民间艺术,它把音乐、舞蹈、演唱融为一体,具有相当的技巧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据史料记载,每年春播时节,“贵五谷而贱金玉”的朝鲜族会跳舞祭祀,名“踩地神”;十月秋收后,会隆重地举行“祭天”仪式,人们“尽夜饮食歌舞”,欢庆丰收,感谢上天的恩赐。因此,这种舞蹈称农乐舞,而象帽舞是农乐舞的最高表现形式,表现整个农乐舞中的最高技巧和最高兴奋点。
农乐舞演出
象帽舞的艺术特色
舞蹈中“象帽”的表演别具一格,舞者头戴系有长短两根飘带的特制斗笠,边击小鼓边转动飘带起舞,将舞蹈表演引向高潮。甩象尾技巧包括左右甩、前后立象尾,有单甩、双甩甚或三甩,有站立甩、蹲甩、跪甩扑地甩、飞甩、豆甩、叠甩、旋甩、狂甩等多种。甩象帽是象帽舞的基本动作,亦是表演技巧的独特之处。
帽子上的飘带勾勒出动态的圆环
表演时,舞者以颈项的力量频频摇动头部,甩象帽动作花样翻新,含“平甩象”“左右甩象”及“主甩象”和“抖露珠象”等,表演者边甩边跳跃,表演出“甩象跨步”和“俯身甩象”等高难动作,此时帽子上的飘带,如流畅的线条,勾勒出一幅幅动态圆环,凤翥龙翔,气势非凡。
象帽舞表演
象帽舞是群体表演,有一定的步骤和程序。首先音乐响起,先甩短象帽,配以手鼓,做较简单的舞蹈动作;接着再换中象帽,配以长鼓,做钻圈、旋子、扶地翻转等肢体动作;最后,由一至三人甩长象帽,做跳纸条、圈人等高难度动作,使舞蹈达到高潮。在舞蹈过程中,时时辅以手鼓、长鼓、边鼓以及大锣、小金、洞箫、短笛和朝鲜族锁呐等乐器伴奏。象帽舞舞蹈活泼优雅,节奏欢快舒畅,充分反映了朝鲜族人民在劳动中的精神风貌和民族气质,是朝鲜族在长期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宝贵财富。
2006年5月20日,象帽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又成功进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今日知识点
中学历史 | 少数民族舞蹈;朝鲜族;象帽舞
加入“知力中小学生科学群”,
青少年科普内容与活动、粉丝福利!
在这里抢先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