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民族乐器中,有不少其实都是由外来文化传入,比如琵琶,比如唢呐,但古琴却是真正属于中国本土的传统拨弦乐器,在古代,位列“琴棋书画”四艺之首的“琴”特指的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古琴”,直到19世纪20年代,为了和钢琴有所区分,才加上了“古”字。
最近正在展出中的“太古遗音——龙美术馆藏唐宋古琴与文人清趣特展”正是以古琴为聚焦点,借助与古琴和文人题材相关的书画、诗词、典故及琴学演进的历史资料,勾勒了一幅可听可感的古琴发展概括图景。其高山流水会知音的美学价值也蕴涵其中,让观者耳濡目染,在和古琴的这场亲密接触中体悟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却又和人的身心灵高度契合之美。
古琴最早的由来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伏羲时代,传说当年伏羲对风吹树叶和流水落地的清越声响很着迷,想用琴创造出这样的声响,但却始终找不到合适的材料,有一天他在桐林中看见一凤一凰栖于桐木树上,便料定梧桐是神灵之木,决定将它制成乐器,按阴阳两仪定下高度,按金木水火土五行置宫商角徵羽五音,后又自创《驾辩》一曲,专咏百鸟朝凤的景象。
当然这只是上古时期的传说,迄今为止,发现的历史最悠久的古琴实物是在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中出土的,那是一张公元前400年的古琴,有10根弦,而我们今天弹奏的古琴已经和1000年前的一样,是七弦了。本次展览中的三张古琴都是唐宋时期的,也非常珍贵。
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十弦琴
古琴的造型虽质朴,但其实它本身的形制就是中国传统宇宙观和价值观的浓缩,其面板一般为桐木或杉木,疏松清透有利于发音,属阳;底板一般为梓木或楠木,材料致密有利于声音的反射,属阴。面板呈圆弧形,象征着天圆;底板平直,象征着地方。靠近琴头的声音清亮,属阳;靠近琴尾的声音低沉,属阴。可见其上下左右无不体现着古代阴阳相合的思想。
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
——【唐】白居易
唐朝是中国琴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现存的唐代古琴无论从音质、形制还是历史价值,都是历代琴器中不可多得的至宝,而仅次于唐琴的就是宋琴。现场展出的“太古遗音琴”材质是桐木胎,黑漆朱髹,存世已千年,但品相还是完好。
太古遗音琴(局部)
据介绍,琴名双钩篆书“太古遗音”四字,由于年久而有所脱落,只有“音”之下半部“日”字清晰可见。因为安放朝向的问题,观众并不能见到此篆书,只能看见龙池下若干刻字,据介绍镌有宋代理学大儒朱熹手书:“养君中和之正性,禁尔忿欲之邪心。乾坤无言物有则,我独与子钩其深”,落款为“淳熙丁未新安朱熹书”,为传世古琴所仅见。
提到朱熹,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是宋朝理学家和诗人,但却不知道他还是一位音乐家,朱子学专家钱穆先生就曾评价“朱子好琴,精于乐律”。因为对乐律颇有研究,朱熹还著有《琴律说》、《声律辨》等专业书籍。
展览中的另一张“龙升雨降琴”其名款有道家之气,选材为桐梓良材和合,是传统琴材最理想的配置。第三张“朱晦翁藏仲尼式琴”最初也是朱熹所藏,琴身上“朱晦翁藏”等字隐约可见(晦翁为朱熹晚称),朱熹之好琴可见一斑。
龙升雨降琴
朱晦翁藏仲尼式琴
策展人特别有心,在每一张琴旁都设置了二维码,扫码后不仅能听到有声介绍,还能听到用此琴弹奏的乐曲,“太古遗音琴”的音色特别古朴淳厚,如同陈年熟普,一饮便有醇厚绵长之感。“龙升雨降琴”的音色虽内敛却有苍润之气,给人清越恬逸之感。那第三张古琴发出的又是怎样的乐音呢?这就有待你亲临现场细细谛听了……总的来说,这三张古琴的乐音都为观众提供了“幽邃岑寂、古澹可嘉”的欣赏意境。
《太古遗音·琴有九德》中将鉴琴之法归纳为“奇、古、透、静、润、圆、清、匀、芳”,其实你仔细想想,要同时达到这九种况味,谈何容易,单单要在圆润音色之中还要透出恬静之气就已经很难了。明代徐上瀛在《溪山琴况》中曾写到“太音希声,古道难复”,彼时以平和冲淡之气寻得指下悠然自得,与天地精神之往来已属难求,更遑论心气浮躁的现代人?不论是演奏还是聆听,但凡能让心境澄明的音色,应该都是古琴的好况味吧。现场,策展人还特意放置了一尾古琴于几案,坐将下来,素手调琴,即便不识音律者也能从它散淡充逸的乐音中寻找到恬淡之气。
现场供参观者弹奏的古琴
要发出如此曼妙高雅的琴音,除了乐人的演奏之外,古琴本身的质量也是极其重要的。匠人斫琴之工繁复有序,从选材到木胚装配到一层层地上灰胎,再到髹漆和安装琴弦,期间有严格的时间间隔规范,比如每上一遍灰胎就要干燥十天才能打磨,粗灰完成后依次上中灰和细灰,当中还有可能要补灰。展馆里完整地陈列了古琴的制作程序和每一阶段的成果状态,让刚才还陶醉在乐音中的观众切实地感受到天籁之音的来之不易。
古琴制作工序
古琴在中国传统文人心目中的地位绝不仅仅是一件乐器,它更是抚琴者与造物、天地沟通交流的媒介,它给予文人的精神力量就仿佛它琴音的特质——绵长不绝,余音悠远。
《听琴图》 【北宋】赵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