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有梁:春节是弘扬“落下闳精神”的最佳契机

“传播发扬落下闳精神,需要将个人阐述转变为公共阐述,而其中要经过科学阐述与人文阐述。”在新华联·中国(阆中)第二届落下闳春节文化博览会开幕前夕,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查有梁对话“拜春节之源·到阆中过年”专题系列访谈活动,探讨阆中如何传承与保护春节民俗文化,传播落下闳精神。

null

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查有梁

“阆中在春节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上做了很大贡献,不仅采用多种艺术形式丰富年节文化氛围,更是在向世界传播 ‘春节老人’落下闳。”查有梁表示。

自2017年评选为四川首批历史文化名人之一,西汉巴郡阆中人落下闳逐渐从历史的层层迷雾中走出,“他编制《太初历》,恒定了春节,他的天文学成就放眼世界同一历史时期,仍具有划时代意义。”查有梁研究落下闳课题三十余年,谈及落下闳“通天彻地”的功绩,不禁欣慰到这位“低调”的“天纵英才”其贡献与价值终于不仅只是案头研究,而走向街头巷尾逐渐为大众所熟知。

null

事实上,近年来,每值新春佳节,在有着“中国春节文化之乡”美誉、落下闳的故乡四川阆中,古城街巷间,人们总能看到身着红色吉庆古装、手持法杖、面容慈祥的白发白须老人,在忙着给人们送发红包,恭贺新年快乐、平安吉祥——人们亲切地将他称作“春节老人”,更以此种方式纪念把“迎接新年”和“迎接春天”统一并纳入历法沿用至今的落下闳。

查有梁感叹道,传播发扬落下闳精神,需要将个人阐述转变为公共阐述,而其中要经过科学阐述与人文阐述。查有梁说,科学阐述就是把落下闳的贡献研究出来,浑天仪、二十四节气、太初历等到底贡献在什么地方,而人文阐述要采用艺术形式通俗地展现这些贡献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作用。最终,让越来越多人学习并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

不仅仅有“走街串巷”的“春节老人”,2018年阆中春节文化习俗入选第五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迎花灯、逛庙会、亮花鞋、皮影戏、木偶戏等群体活动丰富多样,带有川北特色的街头表演更是层出不穷。此外,2018年阆中举办了中国(阆中)首届落下闳春节文化博览会,期间通过征集“春节老人”形象、新春曲艺表演、观赏迎春花灯会等活动,向游客嘉宾讲述落下闳故事,传递落下闳精神。

null

“什么是落下闳精神呢?在天文学上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在日常生活中传承古今的文化精神,是从古至今祖先们所追求的梦想,也是当代人们所应该坚持的传统。”查有梁表示,阆中采用曲艺、皮影戏等有趣的方式,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民俗文化活动,产生了较大影响,在提升落下闳知名度的同时,传承并丰富中国春节文化,更使得阆中春节成为传播落下闳精神的一个重要契机。

在延续传统的基础上,新华联·中国(阆中)第二届落下闳春节文化博览会即将拉开序幕,诞生于阆中的“大笑古城”文旅IP子活动“新春曲艺节”,作为本次博览会的亮点之一,将通过曲艺跨界的形式,传承春节文化。

该活动以“逛古城、过浮桥、寻锦鲤、看灯会”为主体,活动期间,以“春节老人”落下闳为主题创作的“三个一”(一个相声、一个快板、一个评书)曲艺作品,将在古城街头上演;拉近历史名人与观众的距离,给海内外游客传递春节文化的同时送去欢声笑语,为阆中年节民俗文化活动添彩。

值得一提的是,自1月26日-2月19日,阆中史上规模最大、主题最多的“阆苑仙葩迎春灯会”将点亮春节文化主题公园和锦屏山,延续元宵节自古以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6大展区百组特色灯组让游客感受到“东风夜放花千树”的极致视觉盛宴。

null

“我认为阆中应当继续坚持下去,使我们节日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导人们要团结、友爱、孝顺、尊敬天地,对自然有一种敬畏感,继承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精华。”查有梁称。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