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房地产、汽车、医药等热门板块的上市公司,青岛港这样的航运板块就显得落寞的多。而青岛港不论声势如何浩大,其被市值却始终难以被拉升。
1月25日,青岛港在上市仅收获3个一字涨停板后,就遭机构卖出866万元,导致早盘大跌8个点,卖出的机构中包括鼎鼎有名的游资牛散打板地荣超商务中心。
此前2014年青岛港于香港上市,遭遇融资诈骗门的青岛港不仅受到香港投资者的冷落,更是在上市首日便遭破发,出师不利。2016年初青岛港股价跌至历史低点2.453元/股,同样在这一年,其提出了回A计划。
有趣的是,在其他港口企业受宏观经济影响波动剧烈时,青岛港的业绩自2013年以来表现却是很稳定,始终保持增长,未出现过负增长,但其估值却始终很低。即便是回到A股,市盈率仅为10.51倍,其所属行业最近一个月的平均静态市盈率为15.53倍。不仅如此,回A后第三天,青岛港还崩了。
估值过低的背后,或是隐藏着投资者对其公司业绩背后投资收益比例过高遭质疑,和市场风险加大下仍持观望状...
//港股首秀破发//
青岛港的历史颇为悠久,1938年青岛大港日本侵略军独霸,垄断进出青岛港的船只,霸占了港口及铁路的管理使用大权,1949年才回到我们自己手中。
1949年8月,青岛市成立了青岛港务局,2003年,青岛港务局改制,成为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港集团”),主要运营四个港区,大湾港区、前湾港区、黄岛油港区以及董家口港区。
实际上,这个百年老港青岛正在从装卸码头,变身为提供航运、物流、金融的综合物流商,综合实力与上海港、深圳港同属于第一阵营。港口这个行业的发展与经济形势有较高的关系,而青岛港身上印刻着的历史痕迹尤为浓重。80年代末期改革开放后,不同于深圳、香港对外的窗口,作为世界第七大港,青岛港也试图在经济的大潮中闯一番。
在青岛港改制仅仅7个月后就闯入资本市场。2014年青岛港就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发行价格3.76元/股,募资26.53亿。在其IPO上市前夕,青岛港地区被曝出发生大宗商品融资诈骗案件,该地企业德诚矿业涉嫌利用同一批金属库存重复骗取融资融贷而遭到调查,当时多家银行都牵涉其中。
由于发生地点是在中国内地的重要港口之一——青岛港,“诈骗们”发酵后殃及了该港口上市公司“青岛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使得该公司在联交所的首秀便遭遇破发。
或受此事件影响,据当时香港券商介绍,在其举行的青岛港首轮招股中,香港的散户投资者对其反应冷淡,而最终的认购结果显示,其公开发售的份额仅获得824份有效认购申请,仅占公开发售部分股份的15%。
青岛港水深,并且全年不结冰,因此能停泊全球最大的油轮和最大的集装箱船,2015年,青岛港进口原油吞吐量为全国第一位,即便如此,却仍旧不招投资者待见,其估值长期处于行业的估值之下。
而受到经济波动的影响,青岛港股价在2015年股灾之后跌至历史最低的2.45元/股,如今维持在4.7元/股左右。2016年初,登陆香港市场不到两年的青岛港决定回A股。看似立足优势下的青岛港正面临来自它方的竞争。
//三年终回A股 却险象迭生?//
实际上,经济的扩张和低潮的波动,都能直接影响到港口的经营。不过,除青岛港之外,还有更多港口正在试图更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抢占市场份额。比如,青岛港还要与环渤海地区、韩国釜山港等港口经营者的竞争。
根据其招股书披露,青岛港的竞争对手正在扩张其作业能力及实现港口设施现代化,部分港口与青岛港存在一些交叉腹地并吸引与公司相同类别的客户与货物。
在经过3年的努力后,青岛港终于如尝所愿回A,不过青岛港的运气颇为不佳,如今A股正遭遇低谷。若按照往常,次新股上市后连续连续一周打板涨停的多而有之,而青岛港仅在第三天就开板,甚至在今日遭到机构卖出导致大跌。实际上,对于热衷于炒概念的A股来说,航运板块颇为冷门。
实际上,投资者对于青岛港的担忧远不仅仅止于来自竞争对手的挑衅。作为与宏观经济紧密的港口运营商,公司在当下经济增速提档换速、中美贸易摩擦阶段面临的市场风险显然在加大。
业内人士也指出,当下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周期比较长,国际、国内贸易量,很可能给青岛港的经营带来影响。
//投资收益比例过高遭质疑//
除了经济形势,青岛港本身的业务以及财务模式也存在隐患。2015年-2017年,青岛港实现营业收入73.69亿元、86.84亿元和104.46亿元,其净利润以及综合毛利率都呈现上涨以及向好的趋势,但业务风险却如影随形。
就拿2017年的业绩来说,物流及港口增值服务给公司贡献了15亿元的毛利;其次,金属矿石、煤炭及其他货物处理以及配套服务,毛利贡献值为6.7亿元。这一年围绕港口的主营业务,总计给公司贡献了32亿元的毛利。
从青岛港的业绩数据看,一方面其靠经营港口赚取利润,其另外一笔很大的利润来自投资收益,2017年,青岛港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达到11亿元,占到当年40亿元营业利润的27.5%。而投资收益占净利润比例过高,也是此次青岛港A股IPO被发审委员会质疑的关键点。
事实上,青岛港目前较多的业务都是与合作方成立合营公司的模式,2017年其投资收益占当期净利润的比例高达68.5%,这其中附属子公司的投资收益为5.56亿元,对联营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为11.09亿元。而这意味着,附属子公司业绩好坏、是否分红都将对青岛港的净利润产生较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