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世光|继承宋元双勾重彩,重塑工笔花鸟新生

在生活中观察、创作的田世光先生。摄于20世纪70年代 田世光(1916年10月—1999年7月)号公

在生活中观察、创作的田世光先生。摄于20世纪70年代


田世光(1916年10月—1999年7月)号公炜,祖籍山东乐陵,世居北京西海淀六郎庄。师承张大千、赵梦朱、吴镜汀、于非闇、齐白石诸先生。早年拜张大千门下,为大风堂弟子之一。


早年求学于京华美术学院,专攻国画花鸟,解放前在北平国立艺专任教,曾任中央美院教授。他长期从事花鸟、山水画创作,继承了宋元派双勾重彩工笔花鸟画的优良传统技法,并赋之予新的时代精神,为我国现代工笔花鸟画名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副会长,中国画研究院第一届院务委员。


三四十年代,田世光的工笔花鸟在北平画界就已具声誉,由于他长年潜居田园,淡泊名利,以“柳浪庄人”自居,并以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追求着艺术的纯真,这便形成了他的艺术的独特风格。

▲《村头小景》

 

勾勒派工笔花鸟画至明、清两代,受到文人写意画的冲击,至咸、同年间渐成绝响。田世光在刻苦学习工笔没骨花鸟的同时尚感不足,那时他常到故宫参观古画,认为古画是重红重绿的,先生就此萌生了光大宋元画派双勾重彩花鸟画技法的宏愿,潜心钻研起来。

田世光一点点地琢磨,通过临摹不断领悟宋元勾勒画家精微观察、细致描绘的创作思想和手法,终于掌握了双勾这一传统程式技法,并运用于绘画创作之中。

 


通常人们以为工笔花鸟就是花花草草,细致的笔触、漂亮的色彩,温婉柔美,小情小景而已。但田世光的创作大多是恢弘的场面,豪放的意境。如《富贵迎春》、《和平之春》、《海棠孔雀》、《争辉》等作品富有皇家园林气派,繁荣富丽、锦绣辉煌。同时,田世光的画中表现了很多大自然中的山水和花鸟结合的场景,如遍野的红树林、丰收的果树、山壁水口流泉飞瀑,如《幽谷红妆》、《鸭满河塘果满园》等都是大开大合的构图。

▲《海棠孔雀》

 

1964年中国邮政采用田世光绘制的17款牡丹图案发行了志号为特61的牡丹小型张和15枚邮票,该套邮票因绘画艺术高超、印制水平精细和富贵吉祥的内涵广受集邮爱好者追捧,田世光也因此被尊称为“牡丹之父”。在邮票画面中田世光采用工笔画手法,用双勾重彩描绘盛开的牡丹,表现出了牡丹婀娜多姿、雍容华贵的风范,极具艺术价值。



  

▲牡丹邮票

田世光工笔花鸟作品欣赏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