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始于汉代,初时谓之草隶(亦称章草),后删去波磔之迹,遂成今草。识草,是草书初学者们首先碰到的一大难题。草体由正体衍变而来,欲识得草体,必先弄懂草体衍变的规则和原理。
草书将中国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了极致,用笔上起抢收曳,化断为连,一气呵成,变化丰富而气脉贯通,在所有的书体中最为奔放跃动,也最能抒发书家的情感和表现书艺精神。
一. 简约为本
若以楷书的结构点画为标准,则草书的首要特点是简约,笔画省而又省、简而又简。孙过庭曰:“草以使转为形质,点画为性情。,’也即是草书的结体以使转为主,字之体势一笔而成,“草乖使转,不能成字。”其使转忌横平竖直,有棱有角,所以草书点画线条的运动多呈圆弧形,这是行笔速度快而流畅所必然产生的用笔法。草书连绵常数字为一笔,线条牵连不断,有时两三字连在一起,难以断字,形态变化极为强烈,各种俯仰、疏密、向背、迎让,参差的对比可以夸张到惊人的地步。问题不在是否连绵,在于连的过程中在转折等处是否有断的意思,贵在能似断似连,故明末清初大书家王铎的草书虽常十数字连绵不断,而因其笔笔有交代而仍为后世所重。
二. 偏旁等都用特定的符号代替
草书结体为求简约,其偏旁都用符号代替,使草书点画的形态产生极大的变化,与楷、行书的结字有相当差距,这是草书结字的特点。但草书还应受草法约定俗成的规矩制约,草法是有严格规则的,绝对不能信手画符,随心所欲,俗语说:“草书脱格,神仙不识。”草法不能脱格,这“格”就是规矩。戈守智《汉溪书法通解》中说:“草书不难于狂逸,难于狂逸中不违笔意也。”所以,历来书家都指出,写草书要有扎实的楷书基本功。赵构《翰墨志》中说:“前人多能正书而后草书,盖二法不可不兼有。正则端雅庄重,结密得体,若大臣冠剑,俨立庙堂草则腾蛟起凤,振迅笔力,颖脱豪举,终不失真。”未有楷法不立而能疾笔狂走者,还是孙过庭说得好:“图真不悟,习草将迷。”
三. 求整体平衡不求对称
一般楷、行、隶书的结体都求平正、匀称、协调,以对立统一的法则,使结字能有疏密,长短、窄阔、伸缩、奇正、俯仰、向背等变化,使结字能长短合度,四面停匀。但是草书的结构它遵循的不是匀称的原则,而是取决于书写者内心情绪的变化。一般草书都置乎正、对称于不顾,追求着不平衡的美,因
为在不平衡、不匀称中使字更具有动荡感,动荡是草书的关键,尤其是大草,即使某一字失势,.倾侧失去重心,也可利用腕力在以下几个字中将字势向另一侧倾侧,使整个结构得以平衡。所以草书结体并不是不要平衡,而是追求整体效果的不失重心。汉字是由各种不同的点画连贯交接而成,书法是将汉字点
画的组合排列,长短轻重各尽其变化之能事,使艺术形象瑰丽多姿,耐人寻味,惟一应遵守的法则是字的重心的平衡。凡能在结构上守住重心,则构思不论如何独特,组合如何险峻,都是符合结构美原则的,变化与平衡是有矛盾的,但结构之艺术性也就产生在这矛盾之中。
书法作品的鲜明风格往往是在其独特的结构中反映出来的,书法家各有其结构的奥妙处,有的扁肥,有的瘦长;有的疏朗,有的紧密;有的偏宕,有的端庄,常常妙在能反他人之道而行之。长的缩短,短的伸长,方的变斜,斜的压扁……大胆设想,综合平衡,出奇制胜,不落俗套,能自创出一种形态自然而又符合平衡总原则的焕然一新的面貌来,也就能体现个性。所以结构变化是体现个性最有效的方法,而平衡则是结构变化的原则。
结构要变化,但要避免落入专重结构的俗套。任何把书法艺术纳入固定模式中,把书法曲解成毫无感情的零件装配,都是舍本求末,会走向死胡同。王羲之早已告诫我们:“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便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另一方面,故作惊险,实涉诡异,看似奔放,实属庸俗,以及那些字态扭捏,装腔作势地忽大忽小,大幅度地挪动点画,比例严重失调的狂怪之作,则违理失情,不合自然,也是不可取的。变而失态,与拘谨刻板都是不可取的,都是对“变化”和“平衡”的曲解。若以各人风格而论,孙过庭的隽拔刚断,米南宫的恣肆奇崛,赵孟顺的妍丽匀正,怀素狂草的发疯动气,用笔的气质有极大的差异,而结构的变化总能寓险绝于平正之中,平中有奇,奇不纳怪,其结构是因用笔而生,所以又称“用笔生结构”。用笔而生的结构其变化是活的,因为是从腕的圆心运动中来,故能不失重心,绝无机械硬装;因从中锋用笔中来,故能不失规矩,点画线条的内质良好;因从笔势、笔意的变化而来,姿态各异,秉性各具,能得书法艺术的精神。
草书结体注重变化与随意,当然,小草结字规范化也很严格,但同一字可有多种草法,变化多端。大草结字可用“神秘莫测”四字喻之,自由度更大。自由度大并非可以随心所欲,实际上是更难把握其正确性。草书结体的不规则是从规则中来,在规则中生出不规则,凡不规则的总比规则的要难以把握,因
其不规则,所以能冲破平淡,给人以惊险之感。但又因包含规则,所以又觉很大方、流畅,笔笔相属,字字顾盼,字中有情、弦外有音,天真自然,生气勃勃,既曲尽物象又合乎自然法则,既突破常规又合乎情理,给人以无穷的回味和想像。
草书之解构与组合源于书写者的艺术构思,心的律动和情的宣泄,一句话,艺术来源于思想,思想则受着传统哲理,伦理道德观、社会环境、个人经历等的规约和影响,同时也需要有丰富的想像力。中国最古老极深奥的哲学之作《易经》则深刻地阐述了八卦,而八卦就是对线的解构和组合,由八个三线形进而组合成六十四个六线形,这六十四个组合由最基本的两根线条所组成,一是完整的横线,一是中间截分为二的横线。而万物之本则是一根单线。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即是万物由一而生,——切以一为开始,书法艺术的结体也是建立在一根单线上,大画家石涛说:“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正阐说了同样的道理。一画决定着汉字的产生和结构,逐渐演变成为书法艺术。一画之解构可以分析出用笔逆进,顺进,波折、平直,回锋、出锋,断与连等, 一画之变化可以有重有轻,有燥有润、有粗有细,有柔有刚,有强有弱,有瘦有肥……靠着一画的变化,即可形成不同的风格,当然,一画的组合更是千变万化,就成了字的结体。书法中有“一拓直下”和“非一拓直下”之分,也就靠着这一组合产生出两大派别,区别仅在一画之中。以此来看待草书艺术,那种狂态的抒情意识,激越外露、笔走龙蛇的气势,是将线的变化发展到最高峰,是人将自身的狂态借助于线作最奔放的表演,狂草书家可将一根线的解构和组合的变化发挥到极端,达到了非理性的、不计工拙的地步。艺术创作的实质在于作者精神力量的释放,而这种释放,九九归一,在书法中靠的是万物之始的一根线。
草书单人旁
斜撇的角度不同,竖的长短和出锋有异。
草书木字旁
一竖或斜或竖或正,一横起笔或顺或逆,钩都未写出。
草书挑手旁
钩与挑之间有连与不连,横有长短。
草书示字旁
一点写的刚断而独立,下部则一笔连写。
草书绞丝旁
全用草法符号代替绞丝写法,第一笔有连与不连。
草书三点水
上点出锋下挑,下两点一笔而下,折后上挑,三点有连有断,有正有斜。
草书石字旁
写法有变,下部口字有写成两点,有似画一圆圈回笔向上写右半字。
草书土字旁
用笔有不同,如“墙”字圆而含蓄,“场”笔方而强劲。
草书牛字旁
此字难在出勾后接着写挑,钩与挑之间要有转换之笔,但有需连写。
草书禾字旁
禾字都有左倾之势,是与右半字能遥相呼应。
草书米字旁
米字先写左右两点,回锋向上写竖钩,在写横画连挑,其势连贯。
草书月字旁
第一字和第二字的月字旁写法有极大不同。
草书日字旁
大小宽窄各异,如“晦”字宽。
草书口字旁
有大小高低,高则有依附只势,如“鸣”字,低则有并列之态。
草书金字旁
此字写法一笔完成,上部缩小,便于下部连贯。
草书火字旁
有四笔分明者,有三笔分明省缺一点,如写竖心者。
草书马字旁
此马字为草法符号,点下似一子字,最后一笔上挑。
草书双人旁
在草法中最混杂,与单人旁或三点水相仿,全看上下字之间的读句来确定。
草书目字旁
因用笔快速,故中间两点似写一点。
草书左耳旁
耳朵的弯钩有省略,有与竖画连与不连的不同。
草书竖心旁
两点写成一短横,竖画有出锋与不出锋。
草书言字旁
写法上变化很大,“诗”字的言字旁写法较规范。
草书斜王旁
此字一笔完成,中间有一环转。有依附右半之势。
草书女字旁
第一笔少一折笔,以作省略,横画写成挑,甚至一点,以与右半连贯。
草书贝字旁
形态变化复杂,许熟悉草法,不然难以辨认。
草书食字旁
形态不一,最后一字用笔省之又省。
草书车字旁
写法迥异,三种写法,用笔、结体都有不同,要熟记。
草书宝盖头
左边一点都省却,或一横起笔处稍重作代替,其势斜、其钩长。
草书广字头
一横有长短,一撇有藏锋或连写,其势要斜,有利于下部书写。
草书雨字头
中间极为简省,竖弯代替一竖和四点。
草书草字头
写成两点一横略作简化,写法上可大可小,依据下部点画多少而定。
草书门字头
省成有横钩,其横可平可波折,其钩圆转。
草书当字头
草书写法上极为简省,“当”字更是省之又省。
草书戈字头
其势斜而微弯,极有弹性。
草书走之底
草法作一弧即成,其势都是连接上笔而成。
草书心字底
心字可写成三点者,也可写成一横者。
下一篇文章,小编会把草书常用偏旁部首写法全部罗列出来,供大家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