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申敏
女人帅起来,就没男人什么事了。
在继镇魂女孩之后,近年活跃于小众地下的“蚊香女孩”终于等来了壮大队伍走上台面的机会,她们在网络世界狂刷存在感。两个同样出身民间的追星组织,“饭”的正主却完全是云泥之别的路子。前者爱嗑男男的巍澜CP,后者沉迷荷尔蒙炸裂的小姐姐,开头那句slogan就是她们爱的宣言。
邢恩,热播剧《小女花不弃》里,饰演含着京城四大家族金汤匙长大的有为青年莫若菲,以人帅心善的宠妹狂魔取代了人们脑海中纨绔子弟的既定印象。光听人设,就很博好感。戏里是小哥哥,戏外是小姐姐。反串的魅力穿透荧屏,将女性观众一网打尽。
自古,女性柔美、男性阳刚的两性传统观念深深根植于中国人心中。但随着舶来品大举进入对本土文化造成的冲击,刻板印象被颠覆。两性之间的平衡点被打破,天秤往拥趸者多的一边倾斜。
尤其受到韩国偶像产业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华流小鲜肉画上了精致的妆容闯入大众视野。与传统相违背的“娘化”男性审美在收割粉丝红利的同时,却遭到路人的口诛笔伐。而与之对立的,是舆论相对宽容的女性中性化。
伪娘与娘man共存,公众领域里性别界限逐渐模糊。这股“阴阳错位”之风吹到影视圈,反串演员也愈发活跃吸睛。这里所指的“反串”,已超越了中国传统戏曲演出方式的本意,新时代赋予了它新的内涵,而且似乎呈现出星火燎原之势。
1
性别错乱的表演学问
今年开年杀出一匹古装剧黑马——《小女花不弃》。作为一部周播腰部大女主剧,播出16天,播放量破10亿,收视率屡屡登上同时段冠军宝座,成绩喜人。除了林依晨、张彬彬两位主演表现可圈可点,还有一个颇为惊艳的反串角色——莫若菲。
其扮演者邢恩因与角色的极高匹配度,在女性观众里拥有极高呼声。该剧播出16天,她的微博粉丝涨了50多万,从原来一条微博只有两三位数的转赞评,飞升至目前的最高值4万多,肉眼可见的小火了一把。
邢恩人气大增,经纪公司唐人立刻采取“飓风行动”。先是赶紧将她的微博认证信息做了完善,“代表作”写上了《小女花不弃》,“简介”一栏也把经纪人联系方式补了上去。1月22日(剧开播的第14天),又火速成立了“邢恩工作室”,一改之前野生放养模式,宣布正式营业,并送出帅照作为初来乍到的见面礼让迷妹舔屏尖叫。
原本在微博上寡言少语的邢恩也开始“画风突变”,活跃得像个高仿号,与粉丝频繁互动。大批蚊香女孩列队等着被“莫大哥”翻牌宠幸。
邢恩接受采访时,坦言这部剧里的反串对自己最大的挑战在于打戏,因此提前了一个月进组训练武术。身为女孩,要消化大量的高难度武打动作,体力的确会有些透支。
“但是我觉得人的极限,不去突破是感受不到的,所以我就一次一次突破自己。我觉得不管有多难,既然让我做了这个事,就一定要做到。我是奔着这个信念去的。”
女扮男的反串,考验的不仅是女演员要完成男性散发雄性荷尔蒙的言行举止,遇上吊威亚飞来飞去的古装武侠剧,更是体能的极限挑战。
其实细数影视剧里出现过的女扮男反串,不乏经典角色。《新白娘子传奇》里叶童饰演的许仙、《东成西就》中刘嘉玲演绎的周伯通、《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里林青霞诠释的东方不败……不胜枚举。
而男扮女的反串也同样精彩。尊龙在电影《蝴蝶君》里反串的京剧名伶宋丽玲,令人如痴如醉。雌雄同体的因子在旖旎幻境里肆意游蹿,上演了一场别样的爱情。
后人虽有效仿,但几乎无人超越。最近出现在大银幕上的男扮女反串,是《李茶的姑妈》里头顶黄色假发、穿金戴银的黄才伦,光看造型就有些赶客。在一些戏中戏里,男扮女的反串作为一味调味剂也被用得很溜。比如李易峰在电视剧《活色生香》里一口气尝试了美艳的女工,和市井的媒婆。马天宇在《古剑奇谭》里的女装扮相,清秀可人。刘昊然在《唐人街探案2》里的白衣天使护士装,出场带风、身姿袅娜。
在光影世界的长河中,反串演员就像一个个闪烁着光芒的小灯塔,即便属于非主流的小众群体,却提供了影视剧发展史类型演员进化的参考坐标。
这种角色与演员性别对调的特殊表演方式,折射的是观众在时代变迁下更迭的审美、表演流派的细分与影视人物多样性的演变。
观众日益多元的审美趋势打通了影视作品中角色的性别壁垒,男扮女、女扮男的反串,都成为点睛之笔。无论是找到与观众审美的嫁接点而迎合,还是用前瞻眼光窥探出审美的新风向而引领,毫无疑问,内容创作者们都在绞尽脑汁求新求变。
同时,不同时代背景下的观众有着迥异的认知系统,他们对反串演员关注焦点的维度与评价也会有天壤之别。过去看重的可能是皮相,现在除了颜即正义,又多了心灵共情和柏拉图式的精神交流。曾经舆论环境和谐,大众对反串演员不会太严苛;如今却带着显微镜在放大审视,鸡蛋里挑骨头。
而表演流派的细分,也为非典型的类型化角色孕育了肥沃的土壤。如果说体验派、学术派是基于表演方法论的划分,那么反串则是表演体系上一个颇有新意的分支。演员可以在这片疆域完全颠覆自我,用全新的理念去演绎。
另外,在影视剧人物多样性的演变趋势下,反串填补了男女两性角色的中间地带,雾里看花、扑朔迷离,给观众带来极大的想象空间。而那些有亮点的特殊人设,更是为反串演员添光加彩。这些充满惊喜的彩蛋,正是牢牢抓住观众眼球的法宝。而观众观剧时给予的反馈,又会反哺到反串角色身上,为后来者提供可贵的优化借鉴意见。
2
一体两面的利弊
角色与演员一体两面,反串也同理。性别能消解个性,表演方式的利弊却鸿沟难越。镜头语言创造的浩瀚世界,人如蜉蝣,不过沧海一粟。可反串散发的异样星光,却具有天然的辨识度。
当这种天生的优势作用于演员身上,便能被光环聚焦。粉丝追随炒高人气,网络发酵热度提升,各路资源蜂拥而至,持续曝光下知名度与商业价值连跳几个段位。在这套走红模式中,作为幕后推手的经纪公司运筹帷幄,把贴着演员标签的艺人当成商品包装,贩卖给粉丝。星粉帝国里,获益的玩家永远是处于金字塔顶端的艺人和经纪公司,粉丝被当成韭菜收割,虽然偶有发声,却难与造星者相抗衡。
同时,反串作为角色棱镜的其中一个切面,其朦胧迷离的美感对猎奇的观众具有致命的吸引力。一旦内容创作者透析了奥秘玄机,就能从同质化的创作窠臼中解脱出来,这对影视行业的向好发展无疑具有推动作用。
反串的“利”还体现在为影视剧的营销提供了更多新鲜的创意和玩法。当互联网与影视行业接轨,营销手段也益加丰富。从线上的艺人直播抬高观众对影视剧的关注度与期待值,到线下渗透到每个角落的场景营销,堪称360度无死角覆盖了大众的生活。
反串自带的噱头,利于以角色为中心裂变引爆多个热议话题,进而根据实时舆论热点,引导观众通过角色移情到剧本身。看过剧的,会更加欲罢不能;没看过剧的,也会在自来水安利下成为新的观众。
比如,《小女花不弃》第四集出现的莫若菲,酷帅扮相吸睛十足,助力收视率增长。从第五集开始该剧的收视率一直稳定在开播前四集的收视率之上。从侧面反映了反串的光晕效应成功发酵。
弊端也显而易见。首当其冲的是反串演员容易被定型,戏路受限。虽然邢恩表示不怕被定型,今后想尝试更多不同类型的角色。可演员想法是一回事,观众的看法又是另一回事,当有色眼镜被戴上,就很难再取下来。
而且,如果经纪公司在尝到艺人演反串角色的甜头后,一直强化这个标签人设,就会让艺人遭到反噬。难保不会出现粉丝集体讨伐、路人戏谑演什么像什么,种种说辞将阻碍演员戏路的拓宽和表演生命的延续。
3
反串的出圈秘籍
尽管反串并非荧屏形象的主流常态,但物以稀为贵,只要掌握相关秘籍,照样能一鸣惊人。鉴于时下影视剧女性受众顶了大半边天的局面,如何虏获她们的芳心,才是反串出圈的关键。而针对反串类别和剧集题材的不同,又可以排列组合出多组破译的密码。以下分别举些例子来做探讨。
首先看看女性反串男性。如今甜宠剧大行其道,撩妹作为击中女性G点的杀手锏,早已不是男人的专属技能。女人懂女人,撩起妹来同样让人神魂颠倒。一些女演员在片场给男演员言传身教撩妹大法,自己上手想必更是游刃有余。
有性别的天然优势加持,反串个痞帅男或暖男,演出精髓不是难事。说不定还能一举“红”到姬圈,这些女孩都是同人作品的产粮能手,小论文写得头头是道,小视频剪辑让人脸红心跳,突破圈层的自来水就这么来了。
再来看看男性反串女性。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这话放在这儿再适合不过。要么走周星驰电影《九品芝麻官》里极致的“如花”恶搞路线名扬天下,否则就别轻易尝试了。可见,颜值是男性反串女性要过的第一关;其次,便是有无牢固的粉丝基础做靠山。颜值过关的反串,兴许还能带来惊喜;但倘若颜值尚可,一旦爆发舆论危机就需要粉丝下场控评,为爱豆的表演口碑做背书了。
究竟什么题材类型的影视剧和角色,能收敛男性锋芒,转化成反串女性角色的加分项呢?相比之下,喜剧里一些对女性友好或者没有攻击性的边缘角色,因博人一笑比较容易出彩。倒是一本正经的扭捏作态,反而会引起反感。
另外,有特点的新型反串人设,也是演员出圈的助推器。要学会讨巧地用人设为演员圈好感,切忌塑造成扁平脸谱化的人物,更不能陷入某种类型角色专业户的桎梏。试想影视剧里那些符号化的空洞无灵魂角色,如何让观众喜欢?
最后,演员不要在生活中刻意打造单一人设,尽量展现真实性格的多面性。如此一来,反串时才能凸显出戏里戏外角色与演员的反差。而反差越大,两者的相互赋能就越大,也越能带给观众出其不意的惊喜。
语
结
每个演员都在等待一个命定角色让自己焕然新生。反串,披着与真实性别相反的外衣,体验着脱胎换骨的戏剧人生。镜头是虚实结界。镜头内外,表面看上去为同一个人,但出将入相却形成一种难以名状的镜像关系,演员与角色相互映照。
反串,扭转了大众对性别的固有印象,为想象力插上了翅膀任其在表演殿堂里自由翱翔。这种特殊的表演形式,能让演员激发自身潜力恣意活在另一个完全不同的灵魂里,用一套全新的逻辑去思考去行动,看到自己在表演上的无限可能。
从某种程度来说,真正意义上的反串,于演员的创作而言,是益事。于日趋同质化的影视作品而言,则如同注入的一股新鲜血液,满足了分众化的观看需求,丰富了单调乏味的荧屏。说不定,跟随时代发展不断调整步伐的反串,未来能带给人越来越多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