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捧飘着墨香、设计古朴厚重、洋洋三十万字的《长河悲歌》,我心里除了喜悦、还有感动和惊叹。
水菱是我在秦岭书院认识的文友,因为共同的爱好,相似的性情,我们很快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好姐妹。我们一起采风,一起谈天,一起摄影,一起欢笑,一起在文字中倾洒才情。一群行走在文字中的女子,如水的性情,如兰的品性。
水菱,一个娇小、灵性、温婉,美丽的女子,怀着一颗善感的心,用手中的笔,写下了很多感动人心、美好的文字。她的作品涉及体载广泛,尤长于写报告文学、小说、散文多种文体,兼写诗歌,热爱文化宣传。她钟情文学,致力写作,著有长篇小说《人约黄昏后》、《枷锁》,发表系列游记散文《南行散记》、《行走苗寨1-5》,《东梁山,我的恋人》、《秦岭那个月亮洞》约六十余篇,并在各类文学刊物上发表小说诗歌100余篇,著作颇丰,作品频出,行文诗意飘洒。
这次大气力作《长河悲歌》,一改往日清新湿润之文风,确实让我深深叹服。
两年来,她呕心沥血,伏案苦写,把自己交给了杨继盛和那段悲怆的历史,并且六易其稿,终成了洋洋三十万字、字字入情、字字沾血的长篇历史小说《长河悲歌》。
用水菱的话说:“杨继盛把我写神经了”,我没有看到她日夜苦写的身影,但从我们见面交谈和电话沟通中,近三年来水菱所有的心思就是杨继盛,杨继盛融入了她的思想、她的血液。她饱蕉深情之笔,走近杨继盛,穿越时空,和他同呼吸,共命运,如父如兄地把杨继盛苦难的经历,辛酸的童年,从小磨砺出的坚毅以及长大成人走人仕途后,一心为国为民为社稷,刚正不阿,不畏强权,死骇严嵩,大忠大义的精神情怀表现了出来,真正体现了关学精神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读来让人感动,让人拍案,让人起敬,一次次让我泪洒书页,为杨继盛不幸童年中的母子情深,为他为官一身正气,刚正不屈,铁骨铮铮,更为他在狱中自己刮骨疗伤。那种刚硬之惨烈之残忍,一次次让我泪流满面,让我掩卷不忍再看。直至最后凛然赴刑场,挥豪泼墨写下豪迈诗篇“浩气还太虚,丹心照万古。生前未了事,留与后人补。天王自圣明,制度高千古。平生来报恩,留作忠魂补”,那种悲壮,那种浩气长存的精神,给我们真实再现了一代名臣杨继盛“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至坚至正、至刚至柔、至情至性,至仁至善的精神风骨。难怪水菱说她在写作过程中多次不忍触碰,多次哭得难以继续往下写,面对如此高贵庞大的精神丰碑,我信了!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有的人一生就是为了完成一件大事而来,又因完成一件大事而去,杨继盛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作者从强大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文化入手,以阔大的胸襟,娓娓讲述了杨继盛的传奇人生:从最初的神光笼罩,到母亲早逝,亲情无依,艰难困苦的不幸童年养成了杨继盛坚韧不拔的性格;扒门望学,半牧半读,让他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遭遇师难,受尽虐待,让他感到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也对人生产生了疑问和思考;继而志存高远,痛心立志,勤勉修身,走入仕途,为民生忧,兴学开矿,除弊革新,勤政爱民,政绩斐然,受民拥戴,刚正不阿,为民请命,以社稷为重,上报皇恩,下为黎民,请罢马市,死劾严嵩,铁骨铮铮,正气凛然,直至英勇就义。全书给我们完整而真实生动地再现了一代诤臣杨继盛短暂而辉煌的一生,以反腐不畏强权,匡扶正义的担当精神,给后世树立了一个“贫贱不易其志,富贵不淫其行,威武不屈其节”的英雄形象,一代大儒的精神风貌,跃然于读者面前,读来让人感动,让人扼腕,让人掩卷长思,久久不能平静......
《长河悲歌》是一部集文学性,思想性,历史性为一体的文学作品,以关学精神为基点,以正史为依据,以坊间野史和民间传说为补充,把大明朝嘉靖年间君臣之间的博弈,忠奸之间的对抗,新旧礼仪思想的碰撞,民族大融合表现得淋漓尽致,突出了杨继盛高大丰伟的历史楷模形象。水菱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担当精神,以女性细腻的笔触,又以一种经纬天下的大丈夫情怀,运用流畅的文笔,文以载道,文以载天下。全书运用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渲染出雄伟悲壮的历史强音。水菱凭着扎实的写作功底,运用娴熟多变的写作技巧,和对大场景,历史背景的正确把控,巧妙构思,合理布局,塑造突现出了一个个呼之欲出、典型的人物形象:杨继盛的苦难和坚韧,为官而不忘忧国忧民,刚正不阿的铁汉忠臣形象;嘉靖皇帝的刚愎自用、多疑;严嵩的老奸巨滑、排除异己、专权朝堂;张贞的情深义重,以及夏言、杨慎、徐阶具有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有铁血也有柔情,有忠义也有奸佞。她触摸历史的体温,探寻历史的足迹,弘扬优秀的历史和文化,还原和再现了大明远去六百年厚重悲歌的一段历史。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在浩翰的历史长河里,在大明的史册上,在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宝库里,杨继盛掀起了惊涛骇浪,书写了大明历史上光辉悲壮的一页,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用短暂的人生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浩然正气冲云霄、气作山河今即古、光齐日月死犹生的慷慨悲歌,而《长河悲歌》给我们奉上了这场丰盛的精神文化大餐。
抚古思今,在如今多元化信息时代,社会发展突飞猛进,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社会的进步,精神是否同步?从个人讲,精神信仰的缺失,价值取向的背离正在严重充斥着现今社会人们的思想。从国家大势来讲,中国是滋生贪官污史的沃土,从走向仕途的第一天,多少官员在怀着初心的同时,不知不觉迷失在官场的大染缸,沦陷纸醉金迷,利用、挥霍手中的权力,只为一己私利,中饱私囊,败坏社会风气,置国家人民利益于不顾。有多少官员还能保持初心?能做到清正廉洁,两袖清风,为民请命,上报国家,下不负黎民?近年习近平总书记铁腕执政,反腐倡廉,提出文化兴国,打老虎,打蝇子,清风正气,而杨继盛“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十两黄金轻一芥,百年清节重千钧”之精神风骨、风范,无疑是一本铁的教科书,将给时今社会输入巨大的精神正能量。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人无魂不立,国无魂不强。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只有足够的民族文化自信才能塑造出一个民族积极向上的精神。忠义刚正是杨继盛精神的代表,这种精神体现在杨继盛身上,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责任担当精神,是国家发展强大的精神力量。而《长河悲歌》作为载体,把这种精神呈现了出来,成为民族精神回归的源泉,成为我们追溯历史,扬帆远航的巨大动力。
对于一位女性作家,历史题材有现实存在的障碍性,但水菱超越突破了自我。从起初写作的种种艰辛,到如今《长河悲歌》的问世,我不得不为水菱喝彩!历史感谢水菱!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心,作为文人的文化自信和担当精神,她成功了!
水菱《长河悲歌》后记结尾说:“《长河悲歌》这部小说问世,无论褒还是贬,对我来说都不重要,我只知道我完成了一个自己赋予的使命,用自己的笔把这种伟大的精神弘扬出来,我无怨无悔。”我认为 水菱说得很对,我理解她的初衷。把杨继盛的精神弘扬出去,再现铁骨忠魂,为民族文化复兴,为民族复兴尽一己之力,这已够了。
愿后来者仰效先贤,愿忠魂安息!最后由衷致敬我的文友姐妹水菱,在今后文学创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硕果连连!
【作者简介】
樊芳丽:笔名云水禅心,陕西蒲城人,西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秦岭书院副主编,作协会员。崇本真,尚自然,喜好简单,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愿用一颗透明的心拥抱生活!喜欢古典文学,爱好散文诗词,文字真挚、隽美,文风清丽、洒脱,笔触细腻、灵动,尤以散文见长!
主办:凤凰网 凤翼雄安
运营:凤翼雄安栏目组
总监:赵明军
责任编辑:黄聪聪
新闻热线:0312-5678993
投稿邮箱:city_xiongan@ifeng.com
免责声明
本微信公众号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版权作者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后及时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