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过完五十岁生日的那个月,曾经的山东富豪邵仲毅破产了。邵仲毅是山东省晨曦集团的董事长。他曾以190亿元身家登上胡润的山东富豪榜,排名第三。然而2018年7月16日,晨曦集团以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为由向莒县人民法院申请破产重组。
“对我们来说也很突然,我们是看到法院网上公告才知道晨曦破产了。”莒县经济和信息化局一名负责人说。“晨曦集团2011年上缴国家各种税金41.144亿元;2014年上半年上交国家各种税金达47.25亿元。”该负责人明确表示晨曦集团是是拉动莒县增长的骨干企业。根据莒县人民法院18年7月20日至7月26日作出的一系列裁定,晨曦集团及关联的17家公司、下属海右石化集团及关联的两家公司,共计21家公司的破产重组申请已被受理。
晨曦集团申请破产,距离邵仲毅成为山东首富仅过去不到900天。在13年,他曾表示过资金上的困难,但是所有人都不会想到晨曦集团会那么快走向衰亡。
在人大代表会上的邵仲毅
拼命三郎,终有成效
1992年,24岁的邵仲毅还是莒县外贸公司的临时工。两年后,邵仲毅经过深入的市场调查,认真分析市场形势,针对当时刘官庄镇塑料加工业蓬勃发展却没有原料加工的形势,瞄准这一潜在市场,凑来5000元钱,接手了一家只有14人的沂蒙塑料厂。一个小小的乡镇企业,凭什么与大的国有企业竞争?邵仲毅却说,“拼不过技术,那就拼命。”那段时间,邵仲毅一年365天,有300天在外面漂着。经常是一天折腾200多公里,10多个村落连轴转,口袋里能够充饥的只有硬邦邦的干粮,“饿了的时候就着凉水啃。”在那段艰苦的时期,邵仲毅的床头总放着一本毛泽东选集,“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20年后,他把《东方红》的歌词刻在了公司门口。正是靠着那种拼命三郎的精神,邵仲毅用不到6年的时间,把一家作坊式的小企业,硬是做成了一个年产值超过3000万的塑料加工企业,厂里的职工超过了200人。邵仲毅的成功,也带动了当地塑料制品业的快速发展。短短一年,刘官庄镇就成为“江北吹塑第一镇。”2002年底,邵仲毅的工厂已经成为一家生产60余个品种的大型塑料加工厂。但是,2003年春天,突如其来的非典打乱了很多人的日常生活,让很多餐馆、超市一夜之间关了门。远在山东的邵仲毅也因此惊醒,产业的多样化才能让他立于不败之地。03年中旬,邵仲毅宣布进军化肥和植物油行业。同年秋天,他兼并了即将倒闭的莒县化肥厂,随后又投资5000多万元进行大规模的设备、技术改造。而且,邵仲毅不但没有裁掉一个员工,还足额为职工缴纳了养老、失业、医疗等保险金,可算良心老板。2004年春天,他兼并了莒县植物油厂等5家地方国企。并由此组建了山东省晨曦集团有限公司。此后,靠着考核与强激励,晨曦集团的当年营收就达到3亿元。
稳中有进,巧妙布局
就如上文所讲的,晨曦集团的核心业务是塑料加工,塑料加工的原材料就取自于石油化工的附属产物。石油化工生产,可以减少原材料价格并提高经济效益,同时石化工业提供的氮肥占化肥总量的80%,这对于农作物的生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并且在市场经营中,常年与塑料原料打交道的邵仲毅意外发现聚丙烯中蕴藏着惊人的利润。在大量的经济效益的驱使下晨曦集团于2005年开始涉足石化。2005年8月晨曦集团与华联国际投资公司(香港)签约合资成立晨华石化有限公司。然而,邵仲毅肯定想不到,他的这次布局促使他成为了山东首富。由于产能的不断提升,燃料油的供给成为了邵仲毅的难题。不过2006年,晨曦集团就获批了商务部颁发的燃料油进口资质。(燃料油一般是指可以用于船舶或锅炉作为燃料燃烧用,也可以进行再加工的油品)这为晨曦做大石化产业进行了铺垫。同年,邵仲毅重组当地植物油厂,而邵仲毅的植物油厂依靠的主要原料就是大豆。而这也为晨曦集团的危机埋下了伏笔。
11年山东富豪排名
初现危机,扭转乾坤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2012年前后,晨曦集团在邵仲毅的指挥下进入了一段急速扩张期。公开资料显示,2012年晨曦集团投资37亿元用于莒县县域十大项目建设;在西双版纳、陕西、江苏、青岛、临沂等地投资了30多亿元的建设项目。邵仲毅2013年年初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预计两三年内这些项目能够全部建成投产,“届时等于再造一个晨曦集团,使销售收入过千亿,上缴税金突破200亿,跻身全国企业500强”。此等豪言壮语获得大部分人的认可。2013年头8个多月的时间里,刚好赶上人民币单边升值,汇率从6.7一路上扬至6.3,半年升了5%,邵仲毅的大豆进口生意就此风生水起,“相当于一台印钞机。”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邵仲毅成了莒县的明星企业家,“未来的石化之星,油料之星!”很快,银行的客户经理趋之若鹜,包括来自济南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也争相过来送钱。然而2014年人民币汇率开始下跌,大豆贸易融资的套利空间被压缩。而且,由于晨曦融资规模扩大,财务费用悄然攀升。仅2014年,公司需要支付的利息已经超过2.5亿。随之而来的就是流动性困难。
2014年夏天,公司第一次出现无力支付2个亿大豆货款的情况。一问财务总监,那只是冰山一角,“公司对外担保余额超过36亿,占其同期净资产的42%。”也许直到那个时候,邵仲毅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欠下了一屁股债。但是,市场不相信眼泪,尤其是银行。从2014年年中开始,10多家银行几乎同时下手,通过提前还款、贷款到期后减少放贷额度等方式,紧缩晨曦集团的贷款,“半年总贷款数量减少了1/3”。2014年年底,3家银行更是突然抽走了晨曦集团19亿元流动资金,导致邵仲毅工资都发不出来。最惨的时候,拖欠员工四成工资,还要分三批发放,四个月左右的时间,邵仲毅参加了大大小小十几次由政府牵头,地方民营企业和银行等单位参加的协调会议,有省里的会,市里的会,也有县里的会。最后是时任山东省省长亲自出面担保,才度过危险期。2015年3月16日,根据邵仲毅提供的来自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的《2008至2014中国制造业500强研究报告》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企业500强中有260家制造业企业营业收入合计23万亿元净利润合计为4623亿元;有17家银行,营业收入合计为5.52万亿元,净利润合计为1.23万亿元;17家银行净利润是260家制造企业的两倍多。邵仲毅第一次对银行业的高利润发声,“银行不能只顾赚钱,要站在整个国家经济的角度通盘考虑,如果再从实体经济抽血,会产生一系列问题。尤其是民营实体经济,我们在银行面前没有太多的话语权。”不过,银行不是慈善机构,人家也是要盈利的。
在经历了14年的危机后,邵认真分析了当前形势以后。决定花大力气在石化发展上。恰逢15年春节,国内石油炼化行业迎来了近几年最大的政策“红包”: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口原油使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这是自2013年国家开始释放原油进口放开的信号后,首次出台较为详尽的进口原油使用资质申请条件。该通知称,将允许符合条件的地方炼油厂在淘汰一定规模落后产能或建设一定规模储气设施的前提下使用进口原油,这意味着地方炼厂呼吁已久的油源问题将逐步获得解决。2016年,晨曦获得国家发改委与商务部批复的320万吨/年原油非国有贸易进口使用资质,成为国内13家拥有自营原油进口资质的民营企业之一。同年,晨曦集团中石化企业总产值168.5亿元,粮油加工企业总产值15.9亿元;贸易业务方面实现销售收入261亿元。2016年整个集团实现销售收入432亿元。而凭借此邵仲毅以190亿元身家登上胡润的山东富豪榜,排名全国第三。
好景不长,祸不单行
然而好景不长,2017年石油价格从25美元持续上涨到55美元,导致旗下的炼油业务出现巨额亏损,“每吨原油亏损300元。”而在2016年初时,每吨原油的加工利润还高达900元。同时在17年初,民生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要求冻结被申请人海右石化、山东晨曦、邵仲毅、吴海军(海右石化法人)银行存款7726余万元或查封、扣押其相应等值财产,法院裁定予以执行。2017年12月,杭州中院判定海右石化向民生金融支付全部未付租金6411余万元,并支付逾期付款违约金1314余万元,山东晨曦集团有限公司、邵仲毅、吴海军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2017年12月26日,莒县国资公司将其所持3亿元出资中的1.5亿元转让给新股东莒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2018年1月23日,莒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将其所持1.5亿元出资又转让给新股东莒县公共交通发展有限公司。
进入2018年5月以后情况更糟,中美贸易战越演越烈,贸易摩擦出现近40年的罕见升温,“一方面中国是对来自美国的大豆开征报复性的关税,另一方面是人民币从6.25大幅贬值到6.9。”主营业务的不利和资金周转的困难使得晨曦集团在在经营上力不从心。并最终于2018年7月16日,以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为由向莒县人民法院申请破产重组。
结语
笔者在本文中参杂了很多部分本人臆测的内容,譬如说晨曦于06年跨入石化的原因。至于为何晨曦为何资不抵债的原因也仅仅是个人猜测。晨曦集团不同于我之前写过的那些破产企业,该集团涉及多方面的利益,很多的资料都难以看到。最让我无法明白的是为何2016年末还风生水起的大型集团仅仅一年后就变得如此残破不堪。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其破产还有待慢慢研究和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