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想象这样一幅场景:
你走在海珠湿地公园的小路上,周遭菖蒲芦苇交错而生,白鹡鸰在空中打个转,捉住一只大蚊。几只白鹭站在河洲上,远处江水不绝,奔向海洋的怀抱。
忽然,一只摇晃着长尾巴的小兽从岸边探出脑袋,你被它灵活的身姿和光洁的皮毛吸引住,暗暗赞叹它的美。
那是一只水獭,只爱干净的水和肥美的鱼。它的先辈曾在这里繁衍生息,但中途遭遇浩劫,族群接连覆灭。现在再次回来,已过去近百年了。
回到现实中。
水獭的灾难仍在继续,没有清洁的水、充足的鱼,它们还回不了曾经生活的地方。那么未来呢?水獭能否回到家园?我们又是否有机会,和水獭共同享受这片城市与荒野?
2018年最后一天,“从高山到大海,走进海珠湿地:劲草生物多样性——嘉年华活动”在广州海珠湿地国家公园举办。这天广州冷雨绵绵,但丝毫不影响人们亲临现场的热情。以下是活动讲座的内容整理,让我们在屏幕前,回顾水獭的故事。
【主讲人简介】
【水獭保护——种群重建的可能性】
我是来自中山大学濒危动物行为与保护实验室的张璐,今天讲座主角是水獭。首先,什么是水獭呢?
这是动物园中的水獭,看起来非常非常可爱。但可爱只是一方面,不是它的全部。
©quora.com
(©buzzfeed.com)
水獭还可以是凶猛的,它能吃很大的鱼,甚至可以吃鳄鱼。
我国的水獭
水獭是非常成功的中等体型的捕食者,除了南极洲和大洋洲,其他地区都有分布。全世界有13种水獭,我国分布有3种,包括欧亚水獭、江獭、亚洲小爪水獭。小爪水獭体型像猫那么大,江獭有它的两倍大,欧亚水獭和江獭体型差不多,可能稍小一点。
水獭亚科世界分布图
欧亚水獭
江獭(©odyseaaquarium.com)
亚洲小爪水獭(© imgur)
三种水獭特征对比图
欧亚水獭的鼻子上有两个凸起,所以它的边缘就会呈现W型或者是M型,江獭和亚洲小爪水獭的鼻子边缘相对比较平滑。欧亚水獭的爪子比较大,江獭的爪子相对它的体型来说比较小,小爪水獭的爪子更小。
这三种水獭的习性有所差异,江獭90%以上吃的是鱼,欧亚水獭也吃鱼,但食性比较杂,会吃一些昆虫、鸟、小型兽类等,亚洲小爪水獭最主要吃螃蟹。
这是1850—1950年我国水獭的大致分布区域,可以看到,华中、华南的大部分地区,加上东北都有水獭分布。
这是我国水獭的分布现状,黄色为欧亚水獭,紫色为亚洲小爪水獭,蓝色为物种不确定
这是我国水獭的分布现状。我们收集了各种资料中关于水獭的信息并进行核实,发现2000年后全国总共有57个确认的水獭分布点。这57个点中,50个是欧亚水獭,3个是亚洲小爪水獭,还有4个不能确定物种。
跟历史分布相比,这60多年,水獭减少得非常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最主要的原因是上个世纪50到80年代,水獭被当做一种皮毛兽大量捕杀,最多的时候,一个省一年能收购25000多张水獭皮!不管多大的种群都经不起这样的捕杀。于是到80年代,水獭皮的收购数量锐减,每个省每年能收几十张,最多的也就几百张。
水獭皮衣
1989年,国家颁布了《野生动物保护法》,水獭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对水獭的捕杀才停止了。
但水獭的种群并没有明显的回升,最大的问题可能在于水污染和人们对鱼类资源的过度利用。对水獭来说,干净的水和足够的鱼,是它们生存最根本的需求。
水污染(©中国产经新闻报)
可惜的是,到目前为止中国的水獭基本上是被忽视的,信息非常少。我们用物种分布模型做了一个水獭的栖息地预测,模型结果告诉我们,目前国内水獭主要潜在分布区在东北和青藏高原的东南部,而历史上有大量水獭记载的华中、华南地区现在已经非常少了。根据这些信息,我们选择了三个地点开展详细的水獭研究。
全国水獭潜在分布区预测图(图上紫色区域)
这三个地点包括青海省玉树的昂赛大峡谷,四川省的唐家河保护区,以及广东珠江口的几个主要岛屿。我们国家的三种水獭,在淡水和海水中都可以生活,不过对于生活在海里面的水獭,淡水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可以在海里捕食,但需要在淡水里洗去身上的盐分。
水獭的野外追寻
那我们在野外是怎么工作的呢?
我们会沿着河岸海岸寻找水獭的痕迹。一般在沙滩上能见到水獭的脚印,但很多时候没有沙滩,我们主要寻找的是水獭的粪便。水獭粪便里面有鱼鳞,但不是特别多,最多是鱼骨头,还有小小的鱼刺,气味挺大,不怎么好闻。
水獭粪便,旁边是它的脚印
野生的水獭非常难见到。我做了几年水獭调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在野外见过一只,通常我们能见到水獭的粪便就很高兴了。
水獭排便点非常有意思,它喜欢河岸突出的石头,会很端正地在顶上排便。这是水獭的一种标记行为,在这里排个便便,告诉其他的水獭,这是我的地盘。
那我们在外面见到水獭粪便需要做什么?首先要记录位置(经度、维度),测量石头的大小,记录河岸类型、水流速度、河流宽度等等,然后要把粪便采回来,到实验室做分析。我们也会放一些红外相机,不间断地监控这些动物的活动。
在石头顶上找便便
粪便里包含很重要的信息。我们能从粪便里得知这是哪一只水獭在这里活动,它吃了什么,这样就能计算区域内总共有多少只水獭,结合河里的鱼的情况,知道这个地方食物够不够,它活得好不好,这对水獭保护工作非常有帮助。
水獭大部分在晚上活动
这是红外相机拍到的水獭视频截图
水獭种群有没有可能恢复?
我们知道在历史上,珠江口三种水獭都有分布,并且数量非常多,那有没有可能在这里恢复水獭的种群呢?
有几个例子供我们参考。
第一个例子是英国的欧亚水獭。上世纪50年代开始,杀虫剂的大量使用造成严重的水污染,英国的水獭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后来经过大力治理,水质状况得到改善,水獭的种群也逐渐恢复。这其中有野生种群的自然扩散,也有人工重引入水獭工作的贡献。
英国欧亚水獭的数量变化
颜色越深表示水獭密度越高
第二个例子是新加坡的江獭。上世纪60年代,新加坡有少量江獭生活,到70-80年代,江獭基本完全消失了。主要原因也是水污染。随着新加坡对水污染的治理,从90年代开始,水獭种群不断增长。到现在呢,新加坡的市民可以在市中心散步的时候,看到前面有水獭跑过,或者在旁边嬉戏,这是非常美妙的场景。
新加坡江獭的变化
现在在新加坡,人与江獭可以和谐共处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只要没有人打它,只要有足够的食物和干净的水,水獭其实可以对城市环境适应得很好。想象一下,如果我们在广州的珠江边或是海珠湿地散步的时候,就能看到有水獭在这里嬉戏、打闹,那该有多美好。
我们要怎么做?
首先考虑水獭最基本的需求。它需要干净的水,和足够的食物。我想最先应该做的,就是调查整个珠江口区域的水污染情况,以及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情况。
这是珠江口的水质状况,看起来广州、深圳基本都是被污水包围的。如果想在这个区域恢复水獭种群,任重道远。
其次要做的是水獭调查。究竟哪些地方还有水獭呢?这些水獭的种群数量是不是足够多呢?能不能多到扩散到其他没有水獭的地方呢?只有这样的种群存在,才能够去填补已经没有水獭的地方。
水獭图标处尚有水獭分布,其他地方有没有呢?它们是否有机会扩散得更远呢?
这是广州动物园,园内现在有小爪水獭。
如果圈养种群发展得特别好,能够持续稳定增长,以后可能为水獭重引入工作提供备选个体。
作为普通人,我们可以做点什么?
虽然现在拿水獭毛皮做衣服比较少,但一旦发现,大家应该坚决反对。考虑到水獭对水的依赖,我想我们应该尽量减少水污染,比如少用洗涤剂、节约用水,多为水獭保留一些干净的水。
拒绝穿戴水獭皮毛
最后一点就是,虽然现在水獭很少,大家能够见到的机会也很少,但如果有人有幸见到,还请为科学家提供信息。新加坡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他们有专门的手机APP,或者脸书网页,如果有人见到水獭,就可以报告说我在哪里见到有多少水獭。科学家收集这些信息,整理出来水獭种群的数量和分布,再反馈给大家,所有人都可以参与到水獭的保护工作中来。
希望在不远的将来,通过大家共同的努力,咱们珠三角的水獭能够恢复,能够像新加坡的江獭一样,在这个巨大的城市群中很好地生活下去。
文字编辑:张璐、棣棠
文字整理:棣棠
图片:张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