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博开年大展来了!15位艺术家助力,经典油画38年后重回成都

今(1月29日)晚7点,由“与时代同行——四川油画邀请展”在成都博物馆顺利举行开展仪式。参展艺术家周

今(1月29日)晚7点,由“与时代同行——四川油画邀请展”在成都博物馆顺利举行开展仪式。参展艺术家周春芽、何多苓、叶永青、高小华、庞茂琨、王川、刘虹,批评家殷双喜、吕澎、黄宗贤等出席开幕式。1月30日,该展览将正式与公众见面,展览时间持续至3月17日结束,期间免费向公众开放。

↑展览现场的罗中立作品

15位艺术家作品亮相成博

本次展览集结了15位艺术家的76幅(组)作品,其中包括罗中立、周春芽、何多苓等知名艺术家的代表性画作,涵盖了四川自改革开放以来陆续出现的多种艺术思潮与创作现象,是四川乃至西南地区四十多年来绘画艺术发展最集中的体现,也是中国社会变革与发展的侧影。

成都博物馆馆长李明斌接受采访时表示,成都博物馆新馆至2016年开馆,在近两年半的时间接待了约六百三十多万人次,这是成都博物馆新馆首次举办现代油画作品展,作为2019年的开年大展,集中了这批中国美术史上具有代表的人物,正如标题“与时代同行”所言,艺术家们紧扣时代脉络,通过作品体现人文思想与关怀,以艺术方式致敬为时代做出贡献的人们以及他们的精神世界。

成都博物馆里开画展是有异于艺术馆的,庞茂琨谈到了这次展览与之前参加的展览有所不同,“这次展览强调的是历史。”

参展艺术家叶永青也表示,今天这个展览有意思的地方是展出地点在博物馆,不是美术馆,过去这些作品基本上都是在美术馆展出,但是在公众的综合性博物馆展出很少见。在他印象中,这是第一次,这样的展览让艺术更加社会化与大众。

叶永青还回忆几十年前的一些作品,如今他可以在这次展览中看到,这些作品当时打动了很多人,因为和人们命运相关。他说:“感谢改革开放,让我们的梦想与时代同行,用艺术见证历史,记忆历史,感谢身边一起成长的人,在镜子中照见自己。”

经典名作时隔38年重回“家乡”

一直以来,美术界都有“国画在杭州,油画在成都”的说法,可见,成都当代艺术在整个中国当代艺术板块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份额。作为公认的“西南油画重镇”,以四川美术学院毕业学生高小华、何多苓、罗中立、程丛林等为领军的油画家,创作了一大批具有代表性和划时代意义的巨幅力作,开创了中国美术新时代。

以张晓刚、周春芽等为代表的艺术家紧随潮流,更是让四川油画艺术在国际平台上产生良好的影响。本次展览也将悉数呈现他们的作品,让观众体味到艺术家创作中所彰显的深厚生活积淀,浓郁的人文情怀,鲜明的地域特色等。

据悉,程丛林的《华工船》、何多苓的《春风已经苏醒》、王大同的《雨过天晴》、朱毅勇的《山村小店》等名作都是时隔38年重回成都。通过此次展览,观众不仅能欣赏到顶级的艺术作品,亦能通过艺术家们诗意的画笔触摸到成都这座城市最鲜活的心跳。

↑《春风已经苏醒》 何多苓

↑《山村小店》朱毅勇

艺术见证共同的青春与命运

20世纪80年代初,四川美院涌现出一批影响中国画坛的艺术家,他们拿起画笔重新发自内心地重新表现这个平凡的世界。展览的第一单元“历史回响”不仅能让观众领略到四川油画在1980年代的艺术追求,而且也能感受到其内在的精神与人文力量,以及它们如何构筑了四川当代油画的人文传统。

1984年,罗中立作为第一批公派艺术家走出国门,深入接触西方艺术,这个求学经历并没有让他迷失在西方艺术的语境里,反而开始重新审视根植于记忆深处的农村生活体验以及本土文化经验。布面油画《岁月》呈现了罗中立笔下的岁月静好——斜阳为倚门独坐的白发老人镀上一层金边。老人怀抱的小猫静静睡着,门槛前的一群小鸡还在叽叽喳喳觅食,典型的农家院落里,石磨安静地放置在一角,静谧、恬淡的生活令人艳羡。

《穿越时间的呐喊》是庞茂琨1999年创作的布面油画,创作灵感来源于一部关于重庆在抗战时期的纪录片。影片中的青年们为真理和正义高歌、呐喊的形象触动了庞茂琨,促使他将创作对象聚焦于那些为民族命运奋斗的青年。画面描绘的是几位有崇高理想、充满历史使命感的青年形象。庞茂琨通过历史性文献对服饰、情绪进行细致入微的刻画,试图还原当时革命青年的精神面貌。

↑《穿越时间的呐喊》庞茂琨

从对历史的反思,到对人文的关怀,乃至1980年代中期的“生命流绘画”,再到2000年以来发端于日常与微观叙事的“新现实主义”……四川诞生的这批在中国当代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和具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他们以独有的敏锐感,在创作中描绘了时代节奏,成为社会发展的见证者与记录者。


多样活动拉近艺术与观众的距离

文化、艺术与百姓生活越来越贴近,如何将“高冷”的艺术“接地气”地传递?展览利用展陈及配套活动来满足观众的需求。本次展览的四处多媒体将帮助观众全方位了解展览“背后的故事”。观众能欣赏到自己喜欢的艺术家及作品,还可以看到艺术家的创作灵感如何迸发,艺术家如何进行创作等信息。

其中,张晓刚的《大家庭》是首次运用装置与作品结合的方式进行呈现。本次展览展出的丝网版画《大家庭2007》,画面是一张中国过去标准化、程式化的家庭合照,人们统一地穿着黑白灰的中山装,表情内敛,姿态端庄,性别特征模糊,呈现出一种冷峻和异化的气质。装置将以多变的视觉体验和音、视频结合帮助作品完成诠释。

此外,展览尾厅还将呈现一部25分钟的视频。三位批评家、九位艺术家从不同角度谈论四川油画与时代的关系。观众可以通过这些更直观的方式,来侧面印证墙上画作中那些不能言说的充沛情感和审美理念。

↑艺术家合影

1月30日上午,展览将进行以“历史·记忆·西南经验”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针对普通观众、专业学生,艺术爱好者等受众,四场重磅讲座及艺术家对谈也将在展览期间呈现。同时,成博社教活动紧随其后,为展览量身打造了儿童油画基础课程、青少年临摹活动等配套社教活动。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