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白陶,精雕细刻的上古工艺品

白陶  白  陶  白陶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出现。至商代,由于烧成温度提高,原料的淘洗亦较精细,致

白陶

白  陶

白陶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出现。至商代,由于烧成温度提高,原料的淘洗亦较精细,致使白陶质地更加洁白细腻。

商代早期白陶器形以鬹(guī 音归)、盉(hé 音禾)、爵为主,纹饰有人字形纹、拍印的绳纹和附加堆纹等。商代中期,器物增加了豆、罐、钵等,其装饰除少数绳纹外,以素面磨光为多。

商 白陶雕刻饕餮纹双耳壶

商代后期是白陶烧制的鼎盛期,在黄河流域的商代晚期遗址与墓葬中均发现不少白陶,其中以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白陶最具特点,器物有觯(zhì 音智)、壶、尊、卣(yǒu 音有)等酒器和鼎、豆、盘、簋(guǐ 音轨)等食器。

纹饰常见有云雷纹、漩涡纹、饕餮(tāo tiè 音涛帖 )纹、蝉纹、曲折纹、夔(kuí音奎)纹等。

特别是将细腻的雕刻作为白陶的主要装饰技法,显示了商代后期白陶的高度发展水平。

商 白陶刻纹豆

高12.5cm,口径22.7cm,足径15.2cm

豆浅腹,口沿较宽。口以下渐内收,下承以喇叭形高足。通体雕刻纹饰。口下雕刻凸弦纹,腹部雕刻仿青铜器上的云雷纹,高足中部雕刻钱纹,上下分别雕刻变形回纹和饕餮(tāo tiè 音涛帖)纹作辅助纹饰。修坯精细,形体线条刚劲有力。

在日常生活中,豆是用来盛放腌菜、肉酱等食物的器皿。在青铜器里,青铜豆还是一种礼器。

商 白陶刻几何纹瓿

高20cm,口径18.6cm,足径15cm

瓿(bù 音不)唇口外卷,溜肩,鼓腹,腹下渐收,近足处外撇,圈足。通体雕刻纹饰,以精细的回纹作地衬托几何纹,主次分明,错落有致,显得格外庄重精美。

以回纹作地衬托几何纹也是青铜器上装饰的常用方法,以此显示出纹饰的层次感,从而显得华丽繁缛,更有甚者,纹饰的层次可达到三层以上。

商 白陶刻饕餮纹双系壶

高22cm,口径9.2cm,足径9.2cm

壶口微内收,口以下渐广,下腹饱满,圈足。肩对称置圆孔系。与系对应的圈足上有两个圆孔。通体雕刻饕餮(tāo tiè 音涛帖)纹,图案清晰,雕刻技法娴熟。堪称商代晚期白陶的代表作。这件白陶壶原本破碎,现已修复。

饕餮是古代传说中一种贪食的恶兽,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上多用它的头部形状来作为装饰,称“饕餮纹”。

用“饕餮纹”来命名青铜器上的这种图案化的兽面始于宋代的《宣和博古图》。

了解更多

建盏,姿色迷人,为斗茶而生

这种釉色,是天空之蔚蓝

乾隆像生瓷:形态质感酷似原物,肉眼难辨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