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是诗人海子理想中的幸福人居,你的幸福人居是什么样呢?
如今房子不再不仅仅是局限于遮风避雨的物理空间,更被赋予了更多的价值及需求,可以说,房子和住区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房子和住区,才能称得上是新时代的幸福人居呢?
这些年来为千余人做购房咨询,并非所有人买房的初衷都是为了居住或投资,其中一部分人是出于恐慌或不满足,买房能够填补这份空虚,带给人以暂时的满足感或成就感,不过这种感觉一般只能持续3—6个月,之后还是会回到初始心理状态。因而购房与否有时往往是个心理问题,与钱和技术无关。
2010年曾在中科院进修心理学,考取国家心理咨询师,之后又继续修了幸福学课程,这让我对居住心理学有了更多思考。
所谓幸福是指需求得到满足而产生的精神上的持续喜悦感,幸福人居即很好的满足人们居住与生活需求,能够带来持久喜悦的住宅和住区。
2006年我作为房产产品分析师登台,“幸福人居”也是那年出现的,之后很多楼盘都说自己是幸福人居,而事实上都是文字游戏,差距很大,没有标准就难以甄别,在前年的主题论坛活动中,我提出衡量幸福人居的有三个标准,即“三个心”:安心、舒心和养心。
首先是安心,安全感永远是人们择居时第一需求,目前新的住区大都配置了5重或8重智能安防系统,层层设防,令居住者不再有后顾之忧。
此外秋冬季北方雾霾笼罩,对健康形成严重威胁,全新风空气净化系统如今已成为标配。
安心的另外一面是归属感,家的氛围与和谐的关系。创造交往空间让邻里间彼此心之所向,情之所往,这有助于提升归属感。
其次是舒心,高品质的房产与居住环境是关键,应用最新的智能系统,可让生活更舒适、智慧。此外子女教育、出行交通、休闲购物等都是常见的问题,完善周边商业和教育等配套设施让生活更便利。
舒心还体现在生活的各种细节当中,如家中暖气坏了,有人及时来修理,有各种问题物业都能及时反应并解决。
人生各个阶段都面临不同的困扰,需要有“全生命周期幸福解决方案”,提供各种针对性生活配套,为处于人生各阶段的居住者创造幸福人生体验。例如针对养老问题,提供“社区养老”解决方案,以及为儿童提供有趣味的娱乐场所等。
最高境界是养心,精神的富足更能带来幸福生活的体验,幸福不仅是外在的满足感,同时也要有内在的精神与文化追求,一个好的人居环境能够培养人们的心性,提升人文素养,从而提高幸福指数。
美景净心养心,营造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处处感受到环境宜人的景象。没有文化就没有灵魂,没有品位,让建筑充满人文气息,让艺术在建筑、居室与园林景观中流淌,不管是古朴雅致的中式风格,还是充满异域情调的欧式风格,都能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实现诗意的居住。
同时给人们提供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营造社区内“慢生活”的氛围,让社区公园化,给居住者全新的生活体验,让人们的生活更加轻松、休闲、健康。
远亲不如近邻,邻里之情是促成美好家园的重要因素,营造和睦、友爱的社区邻里关系,创建文明、和谐的社区氛围,可以让居住者保持心情舒畅,让社区形成“和”气。
从人居角度来看,幸福的基础源自于三大认同——一是对“硬件环境”也就是物质条件、居住品质及生活便利性的认同、二对“软件环境”也就是对文化品味、人际关系与服务的认同、三是对自己生活状态的认同。
房子与住区不仅要让人们在物质上得到满足,更应该成为享受美好生活的精神家园。只有从幸福体验入手去创造空间与环境,从社区文化等方面增进居民的幸福感,真正提升并引领民众幸福人居,才能真正塑造住区的人居价值。
绘制幸福蓝图,为追求幸福生活的家庭提供专业、全方位的居家与生活解决方案,将文化、品味与功能性相融合,打造高品质、智能化、公园化、全龄段、有品位的社区生活,这是幸福人居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