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智造将来》总制片人蒋昌建:一个普通人的科技梦正在改变另一群普通人

  “我呢,是一名普通的老师”,在国内首档社会公益性科技节目《智造将来》的舞台上,复旦大学博士、副教

“我呢,是一名普通的老师”,在国内首档社会公益性科技节目《智造将来》的舞台上,复旦大学博士、副教授,耶鲁大学政治学系博士后蒋昌建这样介绍自己。蒋昌建可能意想不到,自己轻描淡写的一句话会引发网友的强烈共鸣。普通的理工男、普通的留学生、普通的大叔、普通的程序员……每个人都用“普通”来形容自己。

而这位“普通老师”在知天命的年纪跨界担任科技节目制片人的举动,也超出了大众的预期。近日,影视产业观察与节目出品人、总制片人、主持人蒋昌建进行了一次对话,揭密《智造将来》创作的初心以及节目制作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打破科研工作者与大众的鸿沟,

传播科技改变生活的真实案例

大众熟悉的蒋昌建,是舌战狮城的辩手,是儒雅博学的大学教师,也是一名机敏睿智的主持人。如今当“蒋昌建”这个名字与科技节目的总制片人划上等号,或多或少让人有些意外。但在了解节目创作的初心之后,就会发现这一切都是在情理之中。

进入电视行业以来,蒋昌建一直都有着严格的自我设限,只参与科技、教育、文化三个领域的节目,而《智造将来》就占据了科技和教育两个元素。蒋昌建告诉影视产业观察,自己原本只是希望在科普教育方面寻找新的选题,在两方面的原因触动下,才明确了具体要做什么样的节目。

一方面,他发现科技创新工作者与大众之间存在一定的鸿沟,科研工作者一直在实验室、地下车库等场所内部进行科技创新工作,而大众并不了解他们工作的具体内容,也无法直接感受到这些科技产品在工作学习中的实际应用。

因此,蒋昌建希望通过电视语言搭建一座桥梁来跨越这道鸿沟,让大众真正了解这些科技产品如何有助于生活质量、工作效率的提升,同时科研工作者也能看到大众眼中的自己,根据大众的反馈对产品进行进一步完善。

另一方面,身边发生的一些科技改变生活的真实案例也让蒋昌建感受颇深。语音识别技术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有了突破性的改变,留声技术让孩子在母亲失声后依然能伴随熟悉的声音入睡,蒋昌建觉得可以借助电视舞台将这些真实案例展现出来,让大众也能深切感受到科技的力量。在上述原因的共同作用下,《智造将来》便有了雏形。

但走到这一步,蒋昌建依然存在一定的担忧和顾虑。不论是前几年风靡的户外真人秀,还是当下流行的慢综艺、演播室观察节目,这些以人为中心的综艺自带优势,所有的看点在电视语言的辅助下都能得到清晰明确的展现。而以科技项目为中心的科技节目却是先天综艺属性不足的特殊类型。

不少业内人士觉得节目风险太大建议蒋昌建放弃,一些播出平台担心节目观众缘不够也没有给出肯定的答复。但在蒋昌建看来,这是自己必须要面对的挑战,一定要做的事情。他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总导演徐滨及他的团队、管理高手Peter,共同去克服科技类节目先天综艺属性不足的问题,尝试去改变大众对于科技的刻板印象。

有限选择、突发状况,

以科技项目为中心的困境

《智造将来》每期介绍3种科技创新项目,所有展示成功的项目都将进入《智造将来》“科技库”,最终评选出年度暖科技大奖及其他单个奖项。科技项目的征集、筛选是团队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一季节目总共需要呈现30多个项目,这个数字看起来似乎不难达成,但团队在实际筹备中发现,可供选择的对象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多。

蒋昌建坦言,团队最初也是从“高大上”的科技项目入手,但稍加接触后便发现这些项目与节目的理念有所冲突,随即进行调整形成了三条选择项目的思路:一是国际国内技术领先的科技项目,二是能高效解决大众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项目,三是来自青年科技创新者的项目。

尽管青年科技创新者研发的项目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但看到这些立志于解决民生问题、愿意把自己的青春投入到科技创新的奋斗中的年轻人,蒋昌建觉得需要给他们提供这个舞台。

从这三条思路出发,团队排除掉演播室环境下无法实现的项目,剔除实际呈现效果较差的“PPT项目”、“视频项目”,并说服项目背后习惯于埋头苦干、默默无闻的科技工作者走到镜头前进行分享。经过前期大量的项目筛选工作、人员说服工作最终确定项目之后,现场录制时的突发状况带来了新的难题。

科技类节目制作的难点之一就在于不可控性,事先运行顺利的机器、测试成功的实验从千里之外被搬上演播室舞台后,需要重新调试。机器搬运、舞台灯光、信号电源等各种因素都会产生干扰,即便制作团队前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也无法预测现场会有怎样的情况出现。

比如《智造将来》第四期节目里的防爆消防机器人“铁金刚”,在第一次挑战拉动四辆超载小轿车时,就因舞台过于光滑出现了履带打滑的情况,这是团队没有预料到的。工作人员现场将地面胶皮换成钢板之后,铁金刚再次尝试并挑战成功。

在蒋昌建看来,铁金刚第一次挑战的失败就是科技创新过程中必经的磨难,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对观众而言幸运的是,节目组并没有粉饰太平剪辑掉失败的片段,而是将挑战的整个过程完整真实地还原在大众面前。

为了让科技创新产品的综合性能更直观全面地展现在观众面前,除了在演播室内进行大型实验,节目组还在户外开展了多个项目,比如“铠”玻璃屋爆破实验,铁金刚模拟火灾现场救援等,这些项目极大的危险性和不确定性,让拍摄的难度系数直线上升。

户外场景也意味着项目能否顺利进行跟天气条件密切相关,蒋昌建透露,很多项目都遇到了连绵不断的下雨天,导致录制中断,录制周期的延长不仅使人力、物力的消耗大幅增加,也令科技本身的呈现有所折扣。

即便不被上天眷顾,蒋昌建和团队依然凭借坚持不懈的努力克服重重阻碍,成功将创新涂料“铠”、生物识别技术、奇创世界、“深目”系统等涵盖人工智能、机械制造、环境保护各领域的科技项目完美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科技体验者、科技工作者

是科技产品最好的发言人

借助舞台道具、模拟外景展现科学技术本身的魅力,是团队克服科技类节目综艺属性不足的方式之一。而科技项目所改变的生活对象、科技项目背后的创新工作者,这两个群体的亲身体验、现身说法,让观众对“暖科技”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

第一期节目播出后,“微风微尘”的爱情故事引发了大众的高度关注。17岁就被确诊为帕金森病的张伟,罹患遗传性共济失调症的危丹,这对罕见病夫妇来到了《智造将来》的录制现场。在对彼此的病情有着清晰认知的情况下,张伟危丹依然坚定不移地勇敢相爱,这样的爱情令无数人动容。

而牛津大学生物医疗工程学博士研究生禤彦勋为张伟量身定做的步行辅助器,让他们的生活燃起了新的希望。在步行辅助设备的帮助下,张伟重新站立,从在旁人搀扶下尝试迈动步伐,到独自缓步行走,再到推着危丹的轮椅前行,整个过程牵动着在场所有人的神经。张伟结束体验后两人相拥而泣,嘉宾、观众无不潸然泪下。

步行辅助器让张伟危丹一起出去晒太阳的平凡心愿得以实现,科技也在赋予更多人正常生活的能力。正当花季的女孩子墨在一岁左右就因良性肿瘤导致骨骼发育异常,从她学会走路第一天起,便只能用一只脚跳跃行走。

虽然能够通过截肢安装假肢的方式改变这一状况,但子墨和家人不愿意屈服于命运,他们相信科技能带来更好的解决方法,这一天终于如约而至。中国工程院院士、骨外科学和骨科生物力学专家戴尅戎基于3D打印技术为子墨进行了手术,为其安装了一个制约式人工膝关节,子墨如今已能自如地用自己的双脚正常行走。

科技让弱者变强,让强者更有爱的力量,这便是《智造将来》所要弘扬的价值观之一。节目不仅带观众走进科技体验者的真实人生,也让大众看到了科技工作者通过劳动成就梦想的过程。

郑安原本只是一名普通的纸箱厂车间女工,只因工厂老板萌生了造机器人的想法,4个人的小团队便一股脑儿扎进科技研发当中。而只有初中学历无法深入学习系统理论知识的郑安,找到了独特的工作方式。她参照着在网络上的坦克底盘照片,和团队耗费四五个月的时间做出来一个机器人的原型。

不出所料,第一版的模型是不成功的。郑安和伙伴通过更换一个个细小的零部件,一次次地优化性能,最终制造出能够拉动一吨重物、火场救援的“铁金刚”。郑安也通过自己的不断奋斗,从一个纸箱厂女工成长为一名机械工程师。这些真实而富有戏剧张力的故事,拉近了大众与科技的距离。

总结

借助舞美道具、户外场景展现科技技术本身的魅力,通过恰当的叙事方式生动地讲述科技体验者和科研工作者的真实故事,使得《智造将来》带给观众不同于以往科技类节目的观感,科技改变生活,科技温暖人心。

蒋昌建告诉影视产业观察,这一季节目录制已经基本完成,虽然团队进行了多方面的努力,但科技节目的综艺看点依然无法与以真人秀节目相比。对于节目的受众群体、在多大范围内能引起大众的反响和共鸣,他还是怀着一个较为理性保守的预估。

令人欣慰的是,节目在青少年群体、科技创新爱好者以及期待科技改善生活的人群中引起了广泛讨论。节目组也收到了大量的观众来信,一方面表示对节目的支持和感谢,一档公益性科技节目出现在周末的电视荧屏,着实令人惊喜。同时观众也希望节目中展示的科技项目能够尽快广泛应用到现实当中,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困惑。相信随着后续节目的播出,“暖科技”的力量会更加深入人心,不断发展的科技技术一定会造福于更多的普通人。让我们持续关注《智造将来》,浙江卫视每周日晚21点20分,优酷视频全网独播。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