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习俗中的道家文化:春节

“春节”一年中最大的节日,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

null

相传中国人第一次过“春节”起源于舜帝时期,舜帝即天子位,率领各部族首领于农历岁首祭祀天地,这也就是过春节的由来。

每年农历的最后一天是“除夕”,新年第一天是“春节”,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过年”。它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流传最广、人数最多、范围最大的传统节日,是名副其实的“中华第一节”。

null

春节是个团圆的日子。然后开始给家中长辈拜年,希望老人身康体健,一家人的和睦会化作一种祥瑞让家人们新年顺利,当然最开心的就是小孩子们,因为即使再调皮也不会被惩罚,过年在于和睦,不能打骂孩子。而且还有压岁钱。

null

说起压岁钱:即压胜钱,与道教特别有关系。最早的压岁钱出现于汉代,也叫厌胜钱,或叫大压胜钱,这种钱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是为了佩带玩赏而专铸成钱币形状的避邪品,因为小孩魂魄不全,方有此举。早期来说,压岁钱并不是给真钱,而只是给像钱一样的象征性的东西,是希望起到震慑性的作用。但后来,人们逐渐把压岁钱实用性的意义强化了,因此就变成了给真正的货币。

null

不论是在道教中,还是在传统民俗中,春节求吉祥都是第一要务。在中国,吉祥符号、图案似乎很不起眼,但却无处不在,无人不用。吉祥对于中国人而言,就像水之于鱼,天空之于鸟,空气之于人。中国的吉祥文化产生于何时,源自哪里,似乎没有人说得清。惟一可以肯定的是,当人有了追求幸福、美好、平安的愿望时,它们便被创造出来。而且是通过各种手段和形式,遍及生活的各个方面。道教认为,每年的正月初一,都是祈福求吉祥的好日子。全国道教宫观都会在这一天为大众作吉祥道场,祈求神仙护佑所有信众。值得一提的是,道教并不提倡烧头香、烧大香。祖师有言,一炷真香本自然。每个人大年初一到道观中烧的第一炷香都是自己的头香,用清香三支敬神,即可以表达对神仙的恭敬,同时也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莫让烧香变成了功利性的迷信行为。

null

过年是求福纳祥的日子,所以过年的时候,尤其不能说脏话、我们传统的春节习俗是,过年时候人要说吉利话,给老人拜年要真心恭敬,摔碎了东西要说“岁岁平安”,以确保新一年可以顺风顺水、平安吉祥。

- E N D -

null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