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街头出发,带你看北宋东京街市

《知否知否》中,在新婚之夜,顾廷烨不顾旧俗,也要去樊楼为盛明兰买好吃的饭食,只因她说从未去过。顾二郎爱妻子体现得淋漓充分。而另一方面反映出京城名流都去过这个负有盛名的地方,似乎“樊楼”是北宋东京酒菜最为好吃的地方。剧中,樊楼所在的街市时常出现在画面中。热闹的街市,错落的房屋,往来热闹的人流,都告诉我们东京是个有趣的地方,北宋是一个兴盛繁华的时代。

null

null

中国最早的建造城市的记录为《周礼·考工纪》,上书:“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环涂以为诸侯经涂,野涂以为都经涂。”

大意为:建造比较理想的都城,占地面积大约9里见方,四面城墙,每个城墙开上三扇大门。城市内,规划九条南北向道路,九条东西向道路,道路可容9辆车乘并行。王宫的左前方为“祖”,祭先人;右前方为“社”,祭神保佑五谷丰收;正前方为“朝”,处理公事;后方为“市”,便于大家进行贸易。

null

在这个最初的建造范本中,可见宗庙、社稷、王权才是真正被帝王看中的,而经济的地位比较低,地理位置最差。发展到唐朝,都城的规划已经根据实际用途进行了调整。但是依然可见王权政治为重。市场却依然被限定在设定好的范围内,用围墙隔离,并设置宵禁对市场的营业时间进行限制。这很像现在的大型商场,内有各种商铺,营业时间一到,便落门上锁,内外隔离。

到了宋朝,皇帝们都非常重视经济和文化,农业和手工业都得到一定的发展,因此市场交易活跃,商业得到提升。人们有钱又有闲,于是第三产业也得到充分发展,尤其在京城。

国家产业结构重心的变化体现在城市的布局和规划层面。宋人们沿着人流众多的街道,开设酒坊、茶楼、酒楼、瓦子等店铺,形成热闹的街市。这种做法更容易招揽客人,也为民众们提供了便利。由此形成的商业形式——街市更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发展。宋朝街市的形成突破了以往里坊制的形式限制。对于千年形成的格局,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可以说是现代商业街的前身。

北宋定都东京(开封),为五代的旧城。因为东京位于大运河的中枢,水陆交通更加便利。兴许五代十国战事纷扰,每个朝代统治时间都不长,所以即使有梁以汴州(开封,唐时旧称)为东都,晋、周在此处建都,也都并未沿袭传统的上述中提到的《周礼·考工纪》中的法式进行规划。直到北宋王朝开始,都城的规划依循旧城格局,以坊巷为骨架,打破了旧时都城的封闭的里坊制。这种形式更加适应商业的自由发展,整条街巷,根据人流量的大小,自然生长出各种各样的建筑形态,组成了体态丰富,错落多致的沿街建筑组合。

null

当时,最繁华的商业地段集中在都城的东北、东南和西部的主要街道。皇城正南向的御路两旁设有御廊,以及潘楼街、南朱雀门外街、马行街等都是当时热闹的街市,临街的房屋有二楼三楼的,凡是东京的酒店前面都建有“彩楼欢门”。

null

潘楼街、南通一巷是金银彩帛交易的场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听闻。”(《东京梦华录》)。由于宋朝取消了宵禁,故而街市上的店铺能自主营业时间,马行街上还有医馆药铺,各种酒坊小吃店。有的店铺三更熄灯打烊,五更便掌灯开门,而街市上的酒舍瓦肆更是无论刮风下雨通宵营业,这更是开创了中国店铺最早的二十四小时营业制。(此段文字依据《东京梦华录》所写)那时中国经济最为繁荣的时代,想想现在大城市里少有的几家二十四小时营业的店铺:麦当劳、7-11、金鼎轩、马兰拉面馆等,是不是觉得我们还不如北宋人享福。

更有《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七月七夕,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七夕前三五日,车马盈市,罗绮满街,……”

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上,也可以看到当时繁华的商业街市的一个片段。

null

当时的街市,有整条街是商业用途的,也有居住与商铺混杂在一起。这些建筑开窗开门统一面向街道,是最早期的townhouse了。这在《水浒传》中可见,武大郎的家与王婆的店铺大门都开在同一条街上。潘金莲开支摘窗时,支棍正砸在正在游逛在街市上的西门庆身上。

null

当时的街市以酒楼最为繁盛,“当时的酒店有所谓’宅子酒店’与’花园酒店’之分:前者为旧住宅改建而成,不但临街设店,还有庭院,庭院中“廊庑掩映,排列小阁子,吊窗花竹,各垂帘著”;后者酒店庭院就是一座园林,如东京宴宾楼,即设有亭榭、池塘、画舫、秋千,供顾客玩赏。酒店外观在街道上不仅以楼高层多令人注目,而且门前常设有高大彩楼(用木架子搭成,上系有彩绸装饰)。有的门前有红色杈子(一种木栅栏),有的挂着带粉红色边的帘子,还有的挂着金红纱栀子灯(一种形式如栀子花的灯),装修非常漂亮。”(《中国古建筑赏析——宋辽金》)

null

当时东京数得上名号的就有七十二家之多,其中以矾楼最为鼎盛。也就是《知否知否》中,常常提到的“樊楼”。此酒楼共三层、设五个单体楼以飞桥栏杆相通。每到夜晚,灯火闪耀,光华亮眼,士人大夫,名流商贾在此饮酒作乐,一掷千金。最为有名的是宋徽宗在此会见李师师,并册李师师为瀛国夫人。

1930年—1935年任河南博物馆馆长的开封著名学者关百益先生,曾彩绘一幅《樊楼灯火图》,刊载于1935年《河南书画展览会书画谱,为首幅第一号,该图于1936年冬悬挂于书店街味纯楼饭庄。(百度百科)

null

东京街市的繁荣是北宋经济发展的一个具体体现。那时人们生活安定,市场贸易活动频繁,消费方式种类繁多,市井生活也丰富多彩。在这里人们有二十四小时的夜生活,也有动辄千金的大型交易,各种样式的小手工艺品让你眼花缭乱。如果可以穿越的话,你想去北宋的东京城看看吗?

剧照均为作者截屏剪裁,其余图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