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是历史趋势,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发展方向,促进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举措。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要“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新时代处理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构建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新型民族关系的必然选择,对于推动我国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需要从居住环境、经济交往、社会结构和思想文化四个维度推进。
一、居住环境上相互嵌入是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必要前提
居住环境是人类生活居住、休息游乐和社会交往的空间场所。由于自然和历史原因,一些少数民族在地理空间上相对聚居,民族分布和居住空间高度重合。这种同一民族集聚的居住环境,使得他们与其他民族交往较少,沟通不畅,彼此缺乏认知和了解,容易产生陌生感、疏离感。在诸多因素作用下,甚至有可能发生冲突和矛盾。而民族居住环境上的相互嵌入就是要打破这种局面,在尊重并保障民族成员个人意愿和合法权益的前提下,使各民族相互掺杂交叉,在相互接触和交往的基础上增加彼此认知和了解,实现心理和情感上的相互接纳认同。通过居住环境的互嵌,为各民族在居住、就业、就学、社会交往等方面相互交往提供便利,使各民族成员真正融入共同的社会生活中,联结成结构相连、关系相融的有机社会整体。
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持续的交往互动中,通过地理空间上的相互嵌入,逐渐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空间分布格局。这种空间分布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做是我国各民族在宏观空间地理上的“互嵌”,而宏观空间地理上的相互嵌入,为微观居住环境的“互嵌”创造了条件,有利于各民族相互交往,团结合作。要推动建立民族互嵌式社会环境和社区环境,从居住生活、工作学习、文化娱乐等日常环节入手,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推动民族互嵌式社会环境和社区环境建设的第一步,就是要促进民族间在居住环境上相互嵌入。通过各族群众在共同的社区环境生活中加深了解、增进感情,进而推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民族关系发展,巩固民族团结,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二、经济交往中互惠互利是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强大动力
一个民族要满足自身生存、发展需要,就必须以互利互惠为原则,与其他民族进行经济交往。正是这种满足自身需要、追求经济利益的强烈愿望,驱使民族间开展广泛深入的交往,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强大动力。我国各民族发展的历史也是经济交往的历史。由于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生产方式截然不同,民族间的经济贸易就极为迫切,著名的绢马互市、茶马互市应运而生。农耕民族的绢、茶叶以及铁器等与游牧民族的马匹、皮毛等物品进行交易,实现了物资上的余缺调剂,各民族各取所需,满足了彼此的需求,实现了民族的共同发展。同时,频繁的经济贸易活动,有效防范了战争风险,促进了沟通和交流,增进了理解与友谊,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统一。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为民族间的交往交融交流注入了新的强大动力。首先,分工协作规模扩大促进了社会交往。自然状态下的小生产逐渐发展成为社会化大生产,各民族之间在生产方面的联系逐步加强,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社会分工进一步扩大,分工协作日益精细、复杂。社会大分工促进了普遍交往的建立,而普遍交往是民族交融的重要前提。其次,人员流动日益频繁促进了社会交往。在市场经济下,因经济交往引起的人员流动日益频繁,大规模的人员跨区域流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民族空间分布格局,使各民族混居、杂居程度不断提升,为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创造了条件。最后,科技进步促进了社会交往。马克思说:“电报已经把整个欧洲变成了一个证券交易所;铁路和轮船已经把交往手段和交换的可能性扩大了100倍。”当今时代,以高铁为代表的交通技术和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通讯技术大大缩短了交往的时空距离,降低了交往成本,极大促进了民族间的交往。
三、社会结构上相互融合是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保障
促进民族交流交往交融,要推动经济交往,在经济交往的基础上形成空间集聚,在居住环境上相互嵌入,降低交往成本、加深交往程度。但如果只是经济往来和居住环境上的相互接近,而没有社会结构上的深入融合,那么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就难以深入,在一定条件下,甚至可能引发对立情绪,产生矛盾冲突。各民族只有实现更深一层次社会结构的融合,才能构建一个稳定的、均衡的社会结构,真正形成各民族密切联系、休戚与共、共同发展的社会共同体,从而切实保障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
社会结构包括分层结构、从业结构和人口分布结构,社会结构与民族结构的高度重合极易加深民族间的隔阂,是影响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主要障碍之一。民族成员更趋向于将经济发展、社会民生等事务引向民族层面,使普通的社会矛盾转变成民族矛盾,影响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各民族在社会结构上的相互融合,打破社会结构和民族结构的高度重合状态,通过大力提升民族地区教育水平,提高民族成员的生产技能,让少数民族成员积极参与到各个行业、各个层次的工作中,改善少数民族的社会结构分布状况,在共同的生活和工作中真正实现社会结构的相互融合,推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四、思想文化上相互学习是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思想基础
思想文化上的相互学习为居住环境上的互嵌、经济交往中的互补和社会结构上的相互融合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每个民族都有自身独特的文化,文化差异是民族差异的重要体现。每一名民族成员都承载着、传播着所属民族的民族文化,他们在与其他民族交往的过程中展示和分享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符号。纯粹的、单一的民族文化是不存在的,各民族文化是在相互学习、彼此吸收的过程中形成的,各民族发展的历史也正是相互学习彼此优秀思想文化的历史。每个民族以其独特文化吸引并影响其他民族成员,在长期的互动过程中,各民族相互了解、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达到感情相依、情感交融,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嵌式文化格局,促进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向纵深发展。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程度取决于民族思想文化中共同的部分。民族间思想文化共同性因素越多,越能产生对他人思想以及行为上的理解,唤醒情感上的共鸣,交往就越频繁,交流越顺畅,交融越深入。共同的文化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奠定了共同的思想基础,同时,不同的民族文化在交流撞击中也不断得到整合,形成共同的文化取向和价值诉求。当下,尤其要注重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在推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要坚持尊重规律、循序渐进、多维并举的原则,以经济交往为基础,形成空间上的集聚,降低交往成本、加深交往深度,促进交往结构的互嵌,进而在文化思想领域形成一元主导、多元文化共存发展的格局,最终促进民族大融合大发展。
作者:张文晓 (作者系中央党校科社部博士研究生)
来源:青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