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学投军经磨百劫立下汗马功劳
陈济棠生性好动,喜欢跳马骝圈,童年时候经常与同辈的小伙伴们玩兵战的游戏。彼此之间各以竹木棍棒为武器,番薯、芋头及生果作军粮,相搏为乐。
1907年,17岁的陈济棠放弃在防城两等小学的学业,进入钦县警察讲习所学习。6个月的警察训练结束后,陈济堂认为当警察没意思,立志要投身军旅,成就一番事业。于是两年后,陈济棠考取广东陆军小学,次年春由邓仲元介绍秘密加入同盟会。1912年秋,陈济棠转入陆军速成学校步兵科继续深造。陆军速成学校的前身是陆军讲武堂,民国元年(1912年),广东都督胡汉民将该学堂改为陆军速成学校。龙济光踞粤后停办。
辛亥革命之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先是派人暗杀了宋教仁,接着又用铁血手段镇压了孙中山、黄兴等人领导的“二次革命”,迫使孙、黄流亡海外。这让当时还是热血青年的陈济棠感到非常失望。
1913年,陈济棠从陆军速成学校毕业之后,到琼崖投靠陆荣廷门下的督办公署当中尉差遣员,后因不满督办公署的腐败,便转入陆荣廷辖下的苏汝森团,担任机枪连的排长,正式开始其军旅生涯。
然而,陈济棠履职不久,团长苏汝森就被广东督办龙济光所杀,只好隐姓埋名藏匿在一海军大副家中。1914年,该海军大副出任广东中区司令,同时顺手给了陈济棠一个副司令的头衔。在此期间,陈济棠结识了著名的革命党人邹鲁,并参加了邹鲁等人策划的讨伐龙济光的起义。失败后几经周折才至肇庆加入桂军林虎部,任连长。
1915年后,陈济棠奉命率部进驻阳江、电白一带剿匪,因军功而递升营、团长。
1920年粤桂战争爆发,粤军一路势如破竹。借此机会,陈济棠联合陈铭枢、李昆岩等人脱离林虎部,在阳山宣布独立,并会同其他粤军坚守莲塘峡要隘,成功阻击了往西逃窜的桂军。此战,使困顿多年的国民党人终于喘过气来,也为陈济棠赢得了一生发展的重大机遇。
时任粤闽军参谋长兼第一师师长的邓仲元,是陈济棠在陆军小学就读时的教官兼好友,并且是陈加入同盟会的介绍人,在其力荐下,陈济棠出任一师第一营营长。
1921年7月4日,陈济棠率其一营在阳山城北大败老桂系沈鸿英部1个旅,迫使其退回广西境内,扭转了粤北战局。陈济棠因此在粤军之中声名大振,彻底改变了其投军以来诸多不堪的时运。
陈炯明叛变之后,陈济棠加入拥护孙中山的阵营,并于1922年6月,接替陈铭枢担任粤军第四团团长,参加讨伐陈炯明的战斗,与邓演达、张发奎等,配合滇桂军于1923年1月把陈炯明驱逐出了广州,为孙中山再次南下广州建立革命政权立下了赫赫战功。此战之后,陈济棠升任粤军第一师第二旅旅长,并又率部在师长李济深的带领下,讨伐入侵广东的沈鸿英,为广州革命政府解除了重围。
1925年2月,陈济棠率部西征援桂,五战五捷,协助李宗仁、黄绍竑统一了广西。
1925年7月,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粤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粤军第一师扩编为第四军,李济深任军长,陈济棠升任第十一师师长。
是年9月,陈济棠率部作为右翼纵队的主力,参加讨伐陈炯明叛军的第二次东征。10月21日,陈济棠部在双金与陈炯明老部下谢文炳的5个团遭遇,经两小时激战,予敌重创,缴获退管炮1门、步枪数百支,成为二次东征著名的双金之役。10月26日,国民革命第一军第三师被陈炯明手下的林虎部大败于罗经坝,一路溃退,林虎部甚至追击到了离总指挥蒋介石仅一二里的地方。情势万分危急,蒋介石都想到了自杀。这时,陈济棠率部以日行60公里的速度赶来增援,在双头地区将林虎部拦腰截下,为彻底歼灭陈炯明残余势力立下了汗马功劳。
1926年1月,陈济棠又奉命率十一师与张发奎的十二师共同登上海南岛,讨伐邓本殷并全歼了邓本殷所部。第二次东征和南征的胜利,结束了广东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为国民革命军北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