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金市场民国时期较为动荡,受战乱影响政策也不连贯。我们以建国后至今的国内黄金市场发展为脉络大致梳理一下。
1949年建国后的中国黄金市场还处于严格管制,因为当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形势下,为了防止不法分子投机倒把,建国之初是严禁黄金交易的,民间不能进行黄金白银买卖,统一受央行管理。
直到1956年经历三大改造,初步取得国民经济恢复和经济建设成就后,1957年国务院才发出通知,组织群众生产黄金。而十年文革时期,黄金生产基本停滞不前。
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后,1979年央行开始发行纪念币和投资金银币等。1982年著名的熊猫金币发行,黄金饰品零售市场放开。1983年国务院发布《金银管理条例》,统购统配的政策形成。
1993年后,随着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国内对黄金市场政策有所松动,虽然仍然实行统购统配的政策,但是金价不再是固定报价,实行浮动报价。
1999年底,白银市场放开,白银现货交易市场成立,为黄金市场放开奠定基础。
2001年4月,央行宣布消除黄金“统购统配”的计划管理体制。两个月后,央行启动黄金周报价制度,进一步与国际黄金市场接轨。
2002年10月30日,上海黄金交易所成立,从此拉开了中国黄金市场化的序幕,黄金市场走向全面开放。
2008年国内黄金期货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国内黄金市场形成了现货、期货和商业银行场外市场三大市场共同发展的格局。
而后国内黄金市场逐步走向国际化,近十年来的国内黄金市场经历了2010年国内央行出台的国内黄金市场发展纲要、2012年底银行间黄金询价交易和上海黄金交易所国际板业务推出,国内商业银行也纷纷加入伦敦黄金定盘商,人民币国际化影响下的国内黄金市场在世界黄金舞台上影响力逐步提高。直至今日,可以说,国内黄金市场已经蒸蒸日上,未来将走向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