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2年,公历取代了儒略历,意外地令10天从历史上消失了。儒略历这个词语,对读历史的人应该并不陌生。尤其是1917年俄国爆发的革命,实际爆发于在公历11月7日,却因为俄国当时仍使用的儒略历尚在10月而得名“十月革命”。儒略历是现代公历出现前流行于欧洲的历法,到底它与公历有何区别?
儒略历是太阳历的一种。公元45年,罗马终身执政官凯撒·尤利乌斯采纳埃及天文学家索西琴尼的历法,并一直在欧洲沿用至中世纪,部分地区更沿用至今。这套历法以凯撒的姓氏尤利乌斯(Julius)为名,中文一般将“Julian”音译作“儒略”。
儒略历中正常一年有365天,分12个月。每4年会有一闰年,在二月最后补上一天。三月(March)是为了纪念罗马战神马尔斯(Mars)的月份,故此在古罗马,“三月”才是正月,而最后一个月“二月”(February)则是日子最少的月份,相当合理。儒略历看起来好像跟我们日常所用的公历差不多,那到底它有何神秘之处,竟会产生了像“十月革命”一样的误差呢?
奥妙就在于“闰年”的次数。我们今天都知道地球的公转周期约365.25天,故此每4年便会多出一天,须以闰年的方式解决。古人也很早发现了闰年的规律,公元前713年古罗马的历法已是365.25天。问题是,地球实际的公转周期并非确切就是365.25天,而是约365.2422天。两者相差好像很少,但每128年便会多出一天。使用千多年后,欧洲人发现春分点与复活节计算上与实际的天体周期已出现很大差异,儒略历历法有错误!至16世纪初,意大利地区开始研究新的历法,最终由南意利的天文学家里利乌斯提出,并由教廷的顾问克拉维斯编订出新历。
新历法继续每4年一闰,但世纪年中除非能被400整除,否则不设闰年。换言之1700、1800、1900、2100年都不闰(1600跟2000年都能被400整除)。这样,每400年的闰年次数便由儒略历的100次,减少3次变为97次。一年的平均周期就为365.2425天,更为接近地球公转周期,要每3,030年才会多出一天(从1582年算起,下次多出一天是公元4612年)。1582年2月24日,教宗格里高利十三世发出诏书《最困难之间》,确定新历将会于10月执行。
但儒略历使用到1582年时,日子已比实际日子多出了10天。为了消除多出的10天,于是教宗规定公元1582年10月4日的次日便是10月15日。故此在部分西方地区(只限于那些在1582年已采用新历的国家),并不存在1582年10月5至10月14日这10天。这套历法便是一直沿用至今天的公历,又以教宗的宗号命名为“格里高列历”。
不过,虽然格里高列历从科学上是正确的,但并不是整个欧洲地区都马上改用新历。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欧洲的宗教争议上。在欧洲传统中,罗马教廷向来是掌握一切科学解释权的机构。然而并非所有欧洲国家都跟随罗马教廷——在11世纪,希腊东正教会与罗马教会大分流后,很多东欧国家就跟随希腊东正教会而不跟随罗马教会;更糟的是1517年马丁路德引起新教改革后,西欧像英国、荷兰、北德很多地区已改信新教。
西班牙、法国、意大利诸邦等天主教国家固然乐于马上跟随教宗的决定改用格里高列历。但很多新教国家并不肯接受教廷的指示,一直要到18世纪才陆续弃用儒略历(例如英国于1752年才改用)。可能基于认为儒略历才是罗马正朔的观念,东正教国家更加晚使用格里高列历,一直要到20世纪初。例如俄国1917年十年革命后,苏联终于在1918年改用新历;东正教的大本营希腊和土耳其更晚,分别于1923年和26年改行。亚洲国家中,最早使用公历的是日本,1873年明治维新后便开始使用,而中国则在1912年民国元年开始使用。近代的伊斯兰国家日常中也起用格里高列历。可以说,格里高列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公历”。
时至今日,仍有很少数地区在使用儒略历。东正教在计算宗教日子时,乃坚持会用改革后的儒略历。而有一些地区,像英国(苏格兰)的昔德兰群岛、北非柏柏人所用的传统历法、以及希腊内一个东正教神权自治体“阿索斯山”,时至今日仍在使用儒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