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锁定 静待时机
青年得志的邓锋,在过完开挂般的前半生后,即便投身到刺刀见红的创投圈,也极力保持着克制与体面。
1
1981年,18岁的邓锋从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毕业,以优异成绩走进了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现改为电子工程系)的大门。此后的人生中,他永远站在时代的潮头,中国改革开放30年给这代学子带来的成长机遇,他都看准了,抓住了,而且完成得是那么漂亮。
在清华完成本科学业后,1986年到1988年期间,邓锋在清华继续攻读电子工程系研究生。那个时候,中关村刚起步,创业热潮也涌进了毗邻的清华园。他受跟朋友借来的一本《硅谷之火》的影响,邓锋被惠普、英特尔和苹果等硅谷企业的创业故事所深深吸引,他的创业激情初次被点燃。
所以,他一边坚持学业,一边开始勤工俭学和尝试创业,从在学校里搞科技咨询、电脑照相,拓展到从中关村接项目,做起了科技承包商。
他淘来一些国外废弃的电脑板,在学校的2号楼租了三间房,招来本科低年级学生进行维修。“那个时候,电脑板是纯高科技的东西,修好一块板他们给我们200块钱,我收100,我给学生100。1988年的时候,本科生干一天修好一块板挣100块钱,还是相当诱人的。当时我父母的月工资也不过100左右。”凭着这些勤工俭学活动,邓锋月平均收入可达8000~10000了,他的外号“清华首富”也因此而来。
1988年,邓锋提前一年完成研究生学业。此后,他在中关村创业,合作伙伴包括TCL的李东生和创维的黄宏生。那时的邓锋,并没有太受当时出国留学潮的影响,他认为他早晚要出国留学,但不是现在,因为他正享受着中关村创业的激情和快乐。
然而他学生物化学的女朋友已从北大毕业将要出国。于是,邓锋不得不结束了这段“后学生时代”的创业期,把自己出国的计划提前了,两人于1990年双双飞到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给了邓锋奖学金,于是他到该校计算机工程系攻读硕士,几个月后,邓锋与女友结婚,一起转到洛杉矶求学,邓锋转到南加州大学,攻读计算机工程专业。
1993年,在南加州大学攻读博士期间,不安分的邓锋加入芯片巨头英特尔做工程师,参与研发第一个笔记本电脑所用的奔腾I和奔腾II的工作,过上了待遇优厚的“金领”生活。在英特尔工作期间,邓锋慢慢意识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安全领域将会获得飞速发展,其中蕴涵着巨大的商机。
十多年前,点燃他创业激情的是透过书籍传递过来的“硅谷之火”,而如今人在硅谷,邓锋心中的创业之火被再次点燃。他开始和好友商议创立公司,专做网络安全产品。
2
后来,他遇到了清华大学同宿舍的同学、当时在思科工作的柯严。1997年,邓锋在打篮球时又结识了第三个伙伴、同为清华校友的谢青。三个充满理想的年轻人凑在一起,开始盘算NetScreen的模式。
最开始,三个人都没有辞去各自的工作,而是在邓锋家简陋的车库里,每周六就创业项目碰一次,后来每周两次,再后来每天晚上都见面。
5个月后,邓锋放弃了英特尔公司优厚的股票期权,两位合作伙伴也都从原来公司辞职,共同组建了创业团队,义无反顾地投入了Netscreen的创办。对于这三位来自中国的年轻人而言,唯一的生存机会就在于推出“Disruptive Technology(革命性的科技)”,他们认为随着网络安全市场的不断发展,硬件集成防火墙技术的一旦突破肯定能带来商业上的巨大成功。他们在车库里开始的创业历程似乎暗示着他们也会取得同样在车库里起家的乔布斯、杨致远、比尔•盖茨那样的非凡成功。
NetScreen在天使投资人和红杉资本等风险投资商的逐步支持下,在获得所需的充足资金后,技术转化为产品并投放市场的速度得到很快提升,公司也取得了迅猛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网络安全技术公司。
公司聘请了美国人来做CEO,澳大利亚、欧洲、美国、日本、韩国等多国人在这里组成了一个拥有文化多元但却协调工作的团队。NetScreen的客户包括政府、华尔街的金融机构和世界500强企业等。
2001年,NetScreen公司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2004年,NetScreen被美国瞻博网络(Juniper Networks)看重,并以42亿美元被收购,就这样,离开硅谷,回到中国的邓锋,创办了北极光创投。
3
在邓锋归来的2005 年时的中国,风险投资正风起云涌。但邓锋并不急,成立北极光后,他先和柯严、朱敏几个老朋友用自己的钱做了一个投资基金。2006 年初开始和美国的LP 沟通,其中包括美国顶级投资机构NEA 和Greylock Partners,成功募集了第一期基金。
虽然遭遇过80 后创业者高燃和视频网站Mysee 这样的小波折,但邓锋在他熟悉的世界中屡有斩获:北极光的代表作之一,展讯通信的两位创始人都是他在硅谷就认识的朋友,2002 年邓锋以个人投资进入了展讯,“武平和陈大同两人之前都取得过成功,市场大、团队好、有创新,这是我投资展讯的缘由。”展讯的创始团队与邓锋有着类似的成长经历,武平、陈大同这样描述自己:“都在国外做了十几年,都雄心勃勃地想回来做一番事业。”
创业初期展讯选择了2.5G 市场,软硬件结合、集成单芯片的技术路线。第一份工作在英特尔参与设计芯片的邓锋嗅到了创新技术应用于现存大市场的机遇——这也几乎成为后来北极光投资技术类项目的主线。与邓锋有相似眼光的海归投资人也很快聚拢起来,朱敏的介绍下,NEA 会同另几家机构先后向展讯投入了3,000 万美元。
事实上,北极光初期投资的项目中,有4 个都是和NEA“协同作战”,其中炬力集成、中信医药的成功退出都带来可观的回报。协同作战之余,邓锋也有自己的判断,他长期看好展讯通信,但是担忧MP3芯片制造商炬力集成,两家公司如今的走势印证了他的预言。
这原本是一个美好故事的开头:创业英雄转身成为顶级VC。但来自云端的北极光创投和邓锋遭遇了险恶的中国互联网江湖,中国和美国两个商业世界,比太平洋还宽广的鸿沟,已经让生于斯的北京人邓锋充分意识到这片经济热土背后的暗礁和潜流。
投过Facebook的邓锋,在开心网只有5 万用户的时候就介入了,“非常早期,所以价格并不高”,他认可程序员出身的程炳皓:理性与稳健。但在社交游戏潮起潮落中,稳健让开心网错过了开放平台的窗口期。程炳皓的个性真实反映在决策上:“你让我回过头去说还会不会考虑那么久,我说我还会这么做的。”
开心网的兴衰也让邓锋学到了中国互联网的第一课——巨头垄断。在新浪和腾讯的强势下,邓锋最后选择了“打不过腾讯,就卖给腾讯”,他多少有些无奈,“选择和腾讯合作,因为他们太强势的地位冲击了开心网。中国互联网成功的案例不多,我想很大程度就是因为垄断。”
结 语
回国这么多年,邓锋自认变得更本土化、更接地气,但沉吟几秒后,他又觉得自己其实并没有大的变化。他没有想过什么时候要离开,他太享受VC这份工作了——和企业共同成长的感觉,让他觉得自己时刻处于创业期,就像他创办NetScreen时一样。
独角兽阅读:
- 图灵资管丨“通达系”退出丰巢,快递末端“江湖”巨变
- 图灵资管丨微众银行的财务表现,不是你以为的那样
- 图灵资管丨腾讯系微众银行预计2020年上市,估值预计4000亿左右
图灵资管
图灵资管
给我一个好看,可以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