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可以吃的面粉捏出“敦煌仙女”,用细细的绒线、亚麻线绣出一只眼神犀利的大老虎,吃着糖画猜灯谜——2019年2月19日,“龙耀琼楼•华璨玉宇”龙华元宵民俗庙会活动在龙华地区的新地标云锦天地举行,这也是龙华元宵民俗庙会首次走进徐汇滨江商务楼,为居民、白领和滨江建设者共同打造的一次传统佳节活动。
李茂君 摄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看到,现场充满了浓浓的元宵氛围,不仅挂满了中国结和灯笼,庙会舞台一侧还专门设置了“灯谜区”,供广大白领和社区居民进行有奖竞猜,奖品则是一枚精美的中国结。在庙会“元宵区”,由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乔家栅中式糕点制作技艺传承人现场教授手工元宵。现场还设置扎灯彩、中国结等20个非遗项目摊位进行现场互动,白领和居民跟着非遗传承人现场学习扎兔子灯、编中国结等技艺,感受昔日龙华老街的传统盛景。
李茂君 摄
庙会现场,2016年徐汇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名录项目“面塑”的区级传承人李国庆正现场教授几位白领学做面塑水果。只见他轻巧地将一团粉色面团包裹进更大的一枚黄色面团里,稍加揉搓后,用刻刀轻轻按压,一个黄里透粉的寿桃跃然手中。点缀上两片嫩绿色的面塑叶子后,短短两分钟,一枚带着鲜嫩活力的寿桃就真正完成了,让现场白领大呼有趣。
李国庆面塑作品。 舒抒 摄
他告诉记者,作为面塑发源地——山东菏泽的面塑第四代传人,自己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跟随父亲李新发学习面塑技艺,经过几十年的工艺改良,李氏面塑具有经久不裂、色彩不退、可长久保存的特点。为了保存面塑最古老的制作工艺,他坚持用面粉制作面塑,为了使作品更易于长久保存,李氏面塑的面团中还加入了蜂蜜、食用防腐剂等原料,根据专门配比调制,这也成为李氏面塑的一大秘诀。李国庆介绍,眼下他正与相关厂家合作,探索批量生产面塑面团的可行性,以便将这一传统非遗技艺向更多学校和年轻人群推广。
徐月玲展示绒绣工艺。 舒抒 摄
去年电视剧《延禧攻略》的热播,让绒绣这门非遗技艺走进大众视野。庙会现场,曾在上海红星绒绣厂工作30余年的徐月玲正在绘制一幅吉祥虎,一旁不少白领纷纷询问“这同十字绣有区别吗”“我能试一下吗”“真好看哪里可以买”。徐月玲介绍,绒绣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来到中国,位于徐家汇的土山湾一带曾是绒绣在中国最早的传播地之一。上世纪50年代,高桥、红星两家绒绣厂在内上海崛起,一时间绒绣艺术精品和手工绒绣日用品成为上海定向出口的重要商品之一。
徐月玲同时坦言,眼下上海像她这样专精绒绣技艺的“老师傅”最多不超过30人,但另一方面,正如庙会现场白领们的反馈,许多年轻人对绒绣地毯、绒绣家装饰品都很感兴趣,只因绒绣产品都需手工制作,制作周期长,量产的可能性极低。“希望更多人认识绒绣,让这门技艺传承下去。”
徐月玲展示绒绣工艺。 舒抒 摄
现场聚集了不少在云锦路、龙兰路等徐汇滨江新建商务楼工作的白领,一位手中拿着糖画的白领邹小姐告诉记者,自己是从微信公众号上得知这次开设在商务楼内的“午间庙会”的,虽然是工作日,但没想到元宵节当天还能逛一逛小时候记忆中的庙会。不过她也提出建议,明年的庙会可否增加更多传统糕点、酒酿、糖葫芦、元宵的现场制作,同时希望有更多传统艺术能进驻这个新版本的龙华庙会,“一边吃一边逛,最像小时候的记忆。”
李茂君 摄
龙华是具有千年文化积淀的老街区,上海龙华庙会是华东地区著名的传统庙会之一,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2008年,龙华庙会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由礼佛的单一庙会逐渐发展为集旅游赏景、商贸饮食、文化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庙会。庙会集中了舞龙舞狮、古韵丝竹、荡湖船、吊香炉、欢庆高跷,行街表演等民间习俗,然而随着城市发展,龙华庙会的传承面临困难。因此近年来龙华街道探索新的传承方式,在白领中培养对龙华庙会以及传统习俗的兴趣,对近百首民谣进行抢救性挖掘,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本次活动由徐汇区文明办,徐汇区文化局,徐汇区龙华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主办,徐汇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承办,上海东航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协办。龙华街道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街道将继续推进“传统文化共享生活圈”和“徐汇滨江文化生活共同体”建设,将非遗文化送进楼宇,更好地让楼宇“动起来”、企业“联起来”、楼宇与社区之间“合起来”,让企业发展和区域提升有机融合,吸引更多的优质企业和人才在龙华汇聚。
舞龙队在后台准备
传统剪纸工艺展示
传统糖画 舒抒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