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究竟是哪国人?
“肖邦”是哪国的发音
“我叫肖邦,请不要把我叫做‘乔品’。”这是个很老的笑话了。不过,如果按照拼写的话,Chopin在日语里一般都会被读作“乔品”。把它读作肖邦的念法应该出自法文,而不是波兰语。为什么一个波兰人的名字要用法语来读呢?只是因为他从21岁之后就一直住在巴黎直到去世?还是因为他的父亲是法国人?
肖邦的父亲尼古拉出生在法国东部波修省一个拥有葡萄园和磨粉厂的富农家庭。附近有一处叫马拉维的土地,领主是波兰的帕克伯爵,这位伯爵在法国大革命前夜离开法国回波兰去了。回国之时他把那个叫尼古拉·肖邦的聪明孩子一同带走,让他在自己开办的烟草厂里当会计。五年之后,列强瓜分波兰,这位法国青年参加了国民卫队,还晋升至中尉。但不幸负伤,战争结束之后,成为无业者。好在自己是法国人,因为会讲法语当上了拉钦斯基的家庭教师。从他做家庭教师的各方面表现来看,他是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这种情况跟如今一个美国人或者加拿大人来到中国,只要会讲英文似乎都能找到兼职来糊口差不多。
在尼古拉任教的拉钦斯基家有一个叫玛利亚的女儿,虽然已婚,但她疯狂的迷恋上了拿破仑,后来还成了拿破仑的情妇,绯闻传得满天飞,这或许改归功于自己通过这位家教学会了法语。
离开拉钦斯基家,尼古拉又成了斯卡尔伯格伯爵家的家庭教师。伯爵有一个叫Tekla-Justyna Krzyzanowska远亲的女儿寄宿在家住。这个姑娘家道中落,既无地位也无财产,但受过良好教育是肯定的,这个姑娘就是肖邦的母亲。
(图中二维码为本期节目BGM曲目第二首“Frédéric Chopin Mazurka No.6 in A minor Op.7 No.2”所在专辑)
肖邦是何许人
如上篇所述,肖邦是一个寄居在波兰的法国人的儿子,“肖邦”这个名字的读音绝对应该是法文。父亲托了是法国人会讲法语的福,懂得上层社会的社交规矩,成为华沙某个贵族的家庭教师。其实不论何时,贵族的“家庭教师”都是个很体面且待遇优厚的工作,要教上流社会的弟子,要具备与上流社会人士身份相衬的教养和风度。一个普通农民能谋求到这样体面的职位,或许只是因为他是个法国人——当时法国是欧洲第一强国。这不免让人想起几年前的笑话:《西游记》里,玉帝哥哥一路西行,如此受欢迎,很有可能是因为他是大唐子民,拿着大唐的护照(皇帝亲授的通关文牒)……
尼古拉的儿子弗雷德里克·肖邦20岁前一直生活在波兰,去世的时候也才39岁。所以严格意义上讲他的一生呆在波兰的时间要比在巴黎的时间还长一点。父亲是个法国人,自己将近一半的时间生活在法国,按照一般人的潜意识,他似乎更想把自己活成一个法国人。但肖邦始终彻头彻尾认为自己是个波兰人。他写了53首玛祖卡舞曲,并不仅仅是为了讨沙龙里贵妇人们的欢心;从波罗纳兹和叙事曲中你能感受到他的一颗爱国之心。他在不大的社交圈里抛头露面,法语讲的并不太好,他就是一个生活在法国的波兰人。
人们并不是通过这些点点滴滴来推测肖邦是个不折不扣的波兰人;他是明确阐述在遗言里。那句著名的遗言估计所有爱乐人都知道:如果我死了,请将我的心脏送回华沙……